综合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
摘要
关键词
综合护理;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
正文
全髋关节置换术为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常用方式,但是术后患者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术后恢复效果较差。随着临床研究发展,发现综合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护理水平,这为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相关护理研究提供了新方向[1]。文中对常规护理模式、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进行了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1.08至2023.08时间段中于院内接受诊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分析对象,共计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设置成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年龄范围方面:35岁至65岁,均值(46.26±1.18)岁;性别方面:7例为男性,18例为女性。观察组:年龄范围方面:37岁至71岁,平均数(42.25±6.67)岁;性别方面:男女占比值为12:13。经处理组间年龄、性别等数据之间差异较小(P>0.05)。择取要求:临床综合诊断为股骨颈骨折;资料齐全;满足手术指征,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剔除要求:中途退出。
1.2 方法
1.2.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
辅助患者完成术前检查,按照标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配合医师完成手术操作,密切观察不良事件;术后注意并发症预防控制,给予康复锻炼指导。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
①基础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适当的镇痛方案(注意力转移法、药物镇痛法、物理镇痛法等)。②伤口:确保伤口敷料干燥、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防止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③体位与活动:选择合适的体位,如后外侧入路术后应避免内收内旋动作,避免患侧肢体受压或过度屈曲。④功能锻炼:指导进行早期活动,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随着病情恢复,逐渐过渡到扶助行器站立、行走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避免过度锻炼。⑤情绪调节:积极与患者与家属进行沟通,详细讲解相关疾病健康知识内容,使其了解手术治疗后可获得的效果、术后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的重要意义、个人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增强康复信心。合理利用呼吸调节法、认知疗法、音乐疗法等方式,帮助改善不良情绪。⑥并发症预防控制:进行踝泵运动等,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协助拍背,鼓励深呼吸、咳嗽排痰,预防感染;按时翻身,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预防压疮。⑦营养干预:指导合理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
1.3 判断标准
统计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长、肿胀持续时长、并发症发生情况(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评估疼痛程度(视觉模拟法,0分表示不存在疼痛感,10分表示疼痛感十分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组间比较情况来看,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长数据值、肿胀持续时长数据值、并发症发生情况数据值、疼痛程度数据值均更低,P值结果<0.05,统计学差异大。
表1分析两组切口愈合时长、肿胀持续时长、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程度(`x±s)(n,%)
组别(n=25) | 切口愈合时长(d) | 肿胀持续时长(d) | 疼痛程度(分) | 总并发症 |
观察组 | 29.48±2.68 | 13.74±1.79 | 3.26±0.15 | 0(0.00) |
对照组 | 37.48±3.01 | 8.52±0.74 | 5.02±0.68 | 2(8.00) |
X2/t | 9.925 | 13.474 | 12.637 | 8.333 |
P | 0.001 | 0.001 | 0.001 | 0.003 |
3 讨论
常规护理模式下,虽然能够促进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但是存在术后伤口愈合慢、肿胀时间长、疼痛明显等情况,对预后效果造成不良影响。综合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照顾患者时,综合运用各种护理方法和技术,全面、科学地对患者进行护理的一种模式,能够更全面地满足患者的需求。该种新型护理方法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实施,能够增强护理系统性、全面性,减少各方面因素对康复不良影响,有利于减少手术治疗后相关不良事件,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以达到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的目的[2]。
结合文中研究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长数据值、肿胀持续时长数据值、并发症发生情况数据值、疼痛程度数据值均更低,P值结果<0.05,统计学差异大。综合护理通过定期更换切口敷料、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预防感染,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有利于切口的愈合[3]。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肌肉收缩运动,有助于减轻肿胀。定期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和病情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并发症,针对不同并发症风险(如踝泵运动预防静脉血栓,拍背、排痰预防感染,按时翻身预防压疮)采取对应预防干预措施,减少并发症风险[4]。合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选择适当的疼痛干预方式,减轻疼痛感[5]。但是文中研究中所选例数存在局限,不能充分证实综合护理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的价值。
综上所述,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施以综合护理措施,可促进切口愈合与肿胀消失,可减少相关并发症风险,减轻机体疼痛程度,这对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秀娜. 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综合保温护理效果观察[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23,29(1):177-179.
[2] 张敏,何鹏,吕雪,等. 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配合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22,19(15):160-162,174.
[3] 曾平. 综合护理配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 饮食保健,2021,10(13):172.
[4] 范佳怡,杨立辉. 综合护理配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A1):120.
[5] 宋军娜,张丽丽.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综合护理方法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6):223-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