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康复护理指导对结肠癌化疗患者生命质量的提升评价
摘要
关键词
身心康复;结肠癌;生命质量
正文
结肠癌是消化道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核心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和化疗,这些治疗的目的是彻底清除肿瘤,防止其进一步扩散和复发,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手术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影响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同时增加能量消耗。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健康细胞造成损害,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患者可能会感到癌因性疲乏(CRF),这种疲劳往往伴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CRF不仅削弱了患者对化疗的配合度,还影响了治疗效果和整体生命质量[1]。鉴于此,本研究纳入我院78例结肠癌化疗患者展开研究,探析身心康复护理指导的实际干预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随机抽取我院78例结肠癌化疗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各39例),参照组年龄范围在43至78岁之间,平均(60.90±2.19)岁,研讨组年龄则介于44至77岁之间,平均(60.87±2.26)岁,两组资料P>0.05,均衡可比。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在获取患者充分知情及同意的前提下进行。
1.2方法
参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式,研讨组在此基础上实行身心康复护理指导,具体如下:①心理疏导:建立稳定的医护患关系,深入掌握患者的病历背景;在沟通时,护理人员应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理解其心理特点和需求;然后根据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变化,帮助其纠正错误的思维模式,引导其正视消极情绪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鼓励其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同时协助患者采用逻辑思考,逐渐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放松疗法、音乐疗法等方法,为患者创造一个放松的环境,以减轻其焦虑;②群体康复:将患者分为每组包含5到7人的小组,通过相互介绍来促进彼此间的了解和融合感,安排一系列轻松且富有乐趣的歌唱活动和主题讨论,以激发正面的氛围。从化疗首日开始,鼓励患者在舒适的条件下每日行走15min,连续五d,持续四周;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需全程陪伴并指导患者,确保运动强度适宜,心率提升以基础心率为基准,增加30次/min作为安全标准[2]。此外,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在宁静的治疗室中引入沙盘疗法,采用无水的沙盘,借助轻柔的引导词引领患者感受沙粒的细腻,步入冥想的宁静境界;之后,鼓励患者根据自己的内心情感和当前需要,自由发挥创作沙盘作品,全程尊重患者的自主意愿,避免任何形式的干扰。作品完成后,引导患者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与情绪的转变,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以增强其面对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出院后,患者应在家人的陪伴下继续坚持步行锻炼,保持与住院期间相一致的频率和时长,同时密切关注身体状况,确保运动过程的安全[3]。
1.3观察指标
①癌因性疲乏情况:使用BFI量表进行评估,共计9个条目,分值为0-10分,分值越低表示越佳;②生命质量:使用QLQ-30C量表进行评估,涉及社会、角色、情绪、认知、躯体共计5个条目,分值越高表示越佳。
1.4统计学与方法
全部调查数据均由SPSS23.0软件处理,数据以(`x±s,%)形式展现,以t、x2检测对比差异,如果P<0.05,则说明组间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癌因性疲乏情况对比
研讨组BFI评分低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BFI评分比较(±s,分)
组别 | 例数 | 化疗前 | 化疗14d | 化疗28d |
参照组 | 39 | 2.38±0.49 | 7.82±1.26 | 8.92±1.94 |
研讨组 | 39 | 2.39±0.36 | 4.34±0.84 | 5.68±1.82 |
t | 0.102 | 2.763 | 7.606 | |
P值 | 0.918 | 0.007 | 0.000 |
2.2两组生命质量对比
研讨组QLQ-30C评分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QLQ-30C评分比较(±s,分)
组别 | 例数 | 社会功能 | 角色功能 | 情绪功能 | 认知功能 | 躯体功能 | |||||
化疗前 | 化疗后 | 化疗前 | 化疗后 | 化疗前 | 化疗后 | 化疗前 | 化疗后 | 化疗前 | 化疗后 | ||
参照组 | 39 | 55.27±8.43 | 44.84±7.23 | 48.74±8.39 | 40.98±7.55 | 44.26±8.23 | 32.09±7.87 | 45.48±8.27 | 35.28±7.65 | 38.32±7.43 | 33.32±6.43 |
研讨组 | 39 | 55.32±8.42 | 53.54±8.09 | 48.64±8.35 | 47.32±8.71 | 44.27±8.27 | 43.09±8.76 | 45.04±8.75 | 44.62±8.27 | 38.03±7.15 | 37.03±7.15 |
t/x2 | 0.026 | 5.007 | 0.052 | 3.434 | 0.005 | 5.833 | 0.228 | 5.177 | 0.175 | 2.409 | |
P值 | 0.979 | 0.000 | 0.958 | 0.001 | 0.995 | 0.000 | 0.820 | 0.000 | 0.861 | 0.018 |
3.讨论
CRF(癌因性疲乏)是癌症患者接受化疗时常遇到的问题,其特点是迅速出现并持续存在的乏力或疲劳感,这会干扰治疗进程和生活质量。CRF的成因复杂,涉及化疗引起的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贫血、白细胞数量减少,以及与癌症相关的并发症、血液生化指标异常、消瘦、炎症、内分泌失调、睡眠障碍等多种因素[4]。缓解CRF的策略多种多样,包括营养补充、药物干预、体育锻炼、音乐疗法、改善睡眠质量、抗抑郁治疗、纠正贫血、针灸和按摩等。音乐疗法通过降低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放松肌肉紧张、影响边缘系统来减轻压力和疲劳;有氧运动有助于刺激神经系统,缓解肌肉紧张,改善新陈代谢和器官功能;沙盘游戏疗法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通过摆放沙具来表达潜意识内容,减轻焦虑,实现身心放松[5]。本研究结果揭示,与参照组相较,研讨组BFI评分明显降低,QLQ-30C评分明显提高(P<0.05)。说明相较于传统的常规护理,身心康复护理的指导更能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疲劳症状;通过实施温和、简易且规律的身心康复活动,患者的疲劳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均有所恢复,从而减少了对生命质量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结肠癌化疗患者在身心康复护理指导模式有效干预下,癌症相关疲乏改善显著,生命质量得以提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张起,路静静. 身心康复护理指导对结肠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1):3274-3277.
[2] 沈玲,郭玲文,巫志兰,等. 身心康复护理指导对结肠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3,8(20):95-97.
[3] 王培培,姚翠. 结肠癌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杂志,2023,38(23):14-19.
[4] 朱春燕.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2,22(41):123-127.
[5] 许俊. 快速康复理念在结肠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3,33(6):126-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