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
关键词
高中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正文
引言
我国目前在数学教学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但还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很多的理论还只是停留在对教材的研究和解读上,因此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好的体系。同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因素,而这些问题是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改进和完善。我们知道数学是一门非常注重思维能力的学科,所以要想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就必须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特定的思维活动中,在不违背人类正常思维规律的前提下,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去探索未知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超出常规、突破常规的,对人的创造性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已经成为了高中数学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高中数学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重要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中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1.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与个人的发展息息相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才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与学习。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要想使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好地学习与掌握,就必须要在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加深入地理解,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都会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将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讲解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教师所安排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而这样做只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并不能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必须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都会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并且通过讲解与灌输来使学生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思想。而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一定的阻碍。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必须要积极地采用新的教学理念,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与发现,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己对数学问题独特的见解。
三、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逐渐引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但是很多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数学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都感到学习数学比较困难,他们觉得数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科目,所以对数学产生了排斥心理。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并且还在课堂上设置了很多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反而会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很困难,所以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厌恶和排斥心理,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教学理念存在偏差
虽然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逐渐引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但是由于教育部门对新课改的要求不够深入,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注重数学知识的讲解和传授,所以不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畏难情绪,而且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排斥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愿意主动去学习数学知识,这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3.数学教师自身能力不足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育部门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高中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够重视,所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会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自身能力不足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就需要教师从教材中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并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数学是一门富有逻辑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善于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巧妙地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进行创设问题情境,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学习过程才会变得生动有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先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最终得出公式。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端,是人的思维活动的重要基础。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良好的观察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观察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并对一些数学问题进行观察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并掌握一些科学的观察思考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并对一些数学问题进行观察思考。
3.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培养创新意识
“想象是对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性的思维。”新课程标准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把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知识内容,通过设置悬念、揭示矛盾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和新问题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使他们在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中萌发强烈的创造欲望,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提供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氛围。这种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最有效、最直接、最有价值的途径。
4.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
数学是一门实践和理论紧密结合的学科,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而人们面对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一般都要运用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研究。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问题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通过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5.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板书和投影仪进行知识讲解。这虽然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它具有直观性强、便于操作等特点。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动画展示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传统数学教学中抽象、枯燥的讲解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所学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动画演示功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将一些比较复杂的公式、定理等更加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能大大提高数学知识的教学效率,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6.采用归纳学习法,帮助学生掌握规律
归纳学习法是指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掌握这一知识点的规律,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学生掌握了一类知识,就能掌握该类知识的规律和特点,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例如,在讲函数解析式时,我先对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等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函数的特点。经过归纳总结后,学生对函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然后我又让学生找出一些具有类似性质的函数,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等。让学生归纳出这些函数的共同特点,然后再让学生去归纳其他不同类型的函数。通过归纳总结后,学生掌握了一类知识,也掌握了多个数学公式和法则,为他们进一步探索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7.利用数学教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从实际出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在理解、记忆、运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教材为依托,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造性思维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在高中数学“函数与方程”这一章中,函数与方程是高中数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在许多实际问题中,我们都要用到函数与方程,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函数和方程之间的关系,然后教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把已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语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能力,使其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张瑜.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
[2]突出创新思维弘扬传统文化——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梁礼华.教育现代化,2018
[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李小青.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
[4]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李小青.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