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引领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探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李艳惠

​海城市高中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摘要

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引入,为小学美术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提升了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这将有助于学生高效构建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美术学习水平。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了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特点及实践策略,旨在全面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

正文


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小学美术教学的重心逐渐转向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点的零散传授,使得学生难以构建起完整的美术知识体系,更难以形成全面的美术素养。在此背景下,新课标引领下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以大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注重知识的整合与迁移,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当要加强对大单元教学的研究,积极探索有效的实践策略,以推动美术教学的创新,助力学生美术学习的深入与全面发展。

一、新课标引领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特点

(一)整体性

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体现在能够将美术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等要素有机地整合为一个整体。以大单元主题为核心,要求教师围绕主题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情境中,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例如,在以“四季之美”为大单元主题的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将涉及到不同季节的色彩特点、自然景观、绘画表现形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这样的话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关于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绘画技巧,还能通过欣赏不同季节的艺术作品,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之美,培养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并且这种整体性教学还有助于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美术知识框架,避免知识的碎片化,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整体认知水平。

(二)融通性

新课标倡导学科融合,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具有融通性的特点,强调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融合。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以“可爱的动物”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巧妙地融入语文、科学、音乐等多学科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1】。比如,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描绘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结合语文教学,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相关成语、诗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描绘猫时,可以引用“猫步轻移”、“猫眼圆睁”等成语,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这样的话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还能促进他们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全面发展。

(三)结构化

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强调知识的结构化,即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知识结构。在大单元教学中,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任务或小主题,并且每个子任务或小主题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通过逐步完成这些子任务或小主题,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大单元主题所涵盖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强化教学成效。

二、新课标引领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

在新课标引领下,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是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教师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主题。首先,教师需要深入研读课程标准,把握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标和方向,确保主题符合课程要求。例如,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文化的理解,那么就可以围绕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创新这一方向来设计主题2】。其次,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例如,一年级学生对色彩充满好奇,教师就可以将“色彩的奇妙世界”为大单元主题,然后再围绕色彩,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基本颜色,以及它们之间的混合变化,借助此,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二)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

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环节。为此,教师就需要以确定的大单元主题为核心,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和筛选。比如,在“色彩的奇妙世界”大单元主题下,教师就要将教材中与色彩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先从认识三原色入手,让学生了解红色、黄色、蓝色是最基本的颜色。然后通过色彩混合实验,让学生观察两种原色混合后产生的新颜色,如红加黄变成橙,黄加蓝变成绿等3】。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一年级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或儿歌,如《小红帽》《彩虹歌》等,将色彩知识融入其中。例如,教师可以讲述《小红帽》的故事,并引导学生思考小红帽的衣服是什么颜色,森林里的树木、花朵又是什么颜色,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色彩的魅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简单的色彩搭配知识,如对比色搭配和相近色搭配,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色彩搭配的效果,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

(三)设计大单元教学任务

设计大单元教学任务需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和主题进行。为此,教师就可以将大单元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子任务,并且保证每个子任务都要有明确的指向和要求。以“色彩的奇妙世界”主题为例,教师就可以设计以下任务:一是色彩认知与分类。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习色彩的分类,如冷色调、暖色调、对比色、互补色等;二是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色彩实例,如自然景观、建筑、服饰等,并分析这些实例中色彩的运用,探讨色彩如何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审美;三是色彩搭配与创意设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色彩搭配设计项目,如校园文化墙设计;四是色彩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让学生创作一幅以色彩为主题的绘画或摄影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通过以上子任务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索“色彩的奇妙世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完善大单元教学评价

完善大单元教学评价,是确保教学质量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大单元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并主动推进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首先,评价应注重激励与引导,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以“色彩的奇妙世界”为例,教师就可以从知识、技能、创意等多个维度对学生的单元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全面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让他们在成就感中收获学习的喜悦4】。此外,评价方式可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模式。为此,教师需要先从专业角度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中肯的评价,为学生指明提升方向。随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相互欣赏,从而实现更大的进步,并享受美术学习的乐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引领下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强调教学的整体性、融通性和结构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系统和深入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理解大单元教学的特点和内涵,从明确教学主题、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和完善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虹.新课标引领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探究[J].大众文艺,2024,(12):155-157.

[2]付譞羽.新课标引领下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优化与创新[J].中国民族博览,2024,(09):198-200.

[3]彭庆慧.新课标引领下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界,2024,(01):80-82.

[4]荆伟丽.新课标引领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06):136-138+14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