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时代的城乡规划建设探讨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徐婷

张家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下花园分局

摘要

城乡规划建设关乎城市与乡村发展水平。为迎合国家战略,城乡规划建设需以国土空间规划时代为参考,重新确定总体目标,部署相应工作,构建完善的工作体系。未来的工作中相关人员需继续探索城乡规划建设的新方向,以促进城乡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建设

正文


引言

在新时期,国内的经济发展更为迅速,因此国土空间规划进行编制的需求也随之提升,规划工作要符合科学、合理,要注重战略性、协调性、实施性和可操作性。处于新时代背景下,更要关注城乡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发生的变化,进行规划编制时,首先要考虑新时代国土空间发展的未来需求,利用新时代红利最大限度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作用。 

1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

1.1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城乡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体现了它们在推动城乡发展、优化国土资源配置、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城乡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共同关注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旨在实现城乡空间结构的合理布局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国土空间规划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分类、等级划分和功能区划,为城乡规划提供空间环境和基础保障,确保了城乡发展的资源供给和环境支撑。城乡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在协调城乡关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国土空间规划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定位和功能定位,为城乡规划提供了发展方向和引导,促进了城乡间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城乡规划的实施对国土空间布局有直接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化发展的推进,城乡规划需要合理引导和控制城市扩展的方向和规模,同时保护农村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恶化。这就需要国土空间规划对城市发展进行有效引导和管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城乡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共同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保障。国土空间规划通过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区等制度和政策措施,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城乡规划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布局和保护生态空间、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

1.2目标定位与功能定位一致

城乡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在目标定位和功能定位上的一致性和配合性,体现了它们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空间结构和布局方面的重要作用。城乡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定位应紧密衔接,都是为了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纲要的要求。国土空间规划作为统筹各类土地利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国土空间安全的重要手段,其目标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规划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城乡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对城市和农村空间的合理布局和规划,促进城乡结构优化、资源环境协调、公共服务均衡,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人民生活改善的目标。因此,城乡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都是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的协调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确定了不同地区的发展功能定位,包括生态保护区、重点开发区、农业核心区等,以及相应的管控政策和措施。这些功能定位为城乡规划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引导,为城乡规划的功能布局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城乡规划则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空间功能布局和用地规划,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的功能定位,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农村发展空间、生态保护区域等,促进城乡间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2国土空间规划时代的城乡规划建设路径

2.1遵循既定的理念

国土空间规划时代下,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规划建设的联系越发紧密,各地区在进行城乡规划建设时需理顺二者的关系,调整城乡规划建设的各项工作。为解决城乡发展中的土地问题,城乡规划建设时应关注城市及乡村的土地开发、利用现状,考虑经济发展趋势及用地需求,重新确定各类土地的用地面积及其在城乡总用地中的占比,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合理开发土地,避免占用耕地及其他不合理的用地行为。同时,城乡规划建设应从国土空间规划的宏观角度出发,遵循国家的既定发展观念,做好以下各项工作:第一,切实从人民利益着手,就是在城乡规划建设的各项任务中都应该提前关注人民的需求,征求民众意见,有条件的情况下让民众积极参与到其中,打好群众基础。第二,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建设均应考虑生态需求。如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建设方案在短期内利国利民,但从长远角度可能出现一系列的生态危机,此情况下需重新调整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建设方案,协调短期与长远、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以免规划建设活动产生生态问题。现阶段的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建设均应贯彻“绿色环保”要求,认真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及治理、资源的适度开发等工作。

2.2做好城乡规划建设的功能分区

不同于传统的城乡规划建设路径,国土空间规划时代下的城乡规划建设呈现出系统性特征。为提高规划建设水准,有关主体需关注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以此为基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城乡规划建设的功能分区。多年来我国在城乡规划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越发注重功能分区。但因每一城市和乡村各有其特点,功能分区方面尚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仅从地理的概念进行了功能划分,虽明确界定了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等的界限,但后续的发展中伴随着交通拥堵、生态恶化等问题,反而不利于城乡发展。为此,国土空间规划时代下的城乡规划建设方面,需考虑可持续发展因素,重新进行功能分区。具体来说,应构建具备结构特性的功能分区新概念,保持生活、生产及休闲的一体化。在实际的城乡规划建设中渗透新概念,可保障每一区域的功能完整,使办公、商业、居住及工业区域内可分别从事相应的活动,再发挥各功能分区的合力作用。另外,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还需要紧抓主要城市职能、主要发展指标、空间管控指标等关键规定。如在空间结构的规划分区方面,应坚持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思路,考虑各城市、乡村的资源分布等情况,部分城乡适合采取轴向组团空间布局模式。

2.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当前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城乡规划建设的要求高、难度大。为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各地区的城乡规划建设期间,国家和政府应加大资金支持。根据大量的工作经验,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如资金支持较少,后续将无法进行制度、人才等建设,也难以更新技术。许多城市都在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形成了城乡规划建设的新思路、新路径,但在实施期间面临资金短缺限制,影响了规划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规划建设效果不佳。对于这方面问题,后续的工作中有关部门应围绕城乡规划建设总目标,给予较大的资金支持。第一,政府部门需转变观念,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认识到资金的作用,将城乡规划建设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一大部分,并计算、论证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所需的资金总量,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第二,不应过度依赖政府的财政支持,而应该由有关部门根据资金需求,制订融资计划,向社会资本等寻求帮助。

结束语

时代进步的今天,人们对城乡规划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以促进资源开发与利用,迎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总体来看,国土空间规划时代下的城乡规划建设强调规范性,需要各主体单位执行已有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各司其职,处理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经济与生态等之间的关系。现阶段诞生了很多关于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建设的新理论、新方法,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未来有关部门应找准城乡规划建设的方向,有重点、有方法地构建工作体系。

参考文献:

1]赵佩佩,顾浩,孙加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J].规划师,2014,(04):95-100.

2]王璐瑶.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转型思考[J].建筑设计管理,2015,(07):58-59,63.

3]周伟林.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转型的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15,(02):71-75.

4]刘远志.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J].科学与财富,2018,(17):130.

5]张宝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J].中国商论,2016,(25):075.

6]于少康,李统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J].中国土地,2018(10):18-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