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阅读助力小学信息科技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
关键词
小学信息科技教师;专业发展;专业阅读
正文
随着2022年版国家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小学信息科技学科被赋予了新的重要地位,成为了一门国家必修课程。本学期,新教材如期而至,新课程拉开帷幕。新的变化和挑战也随之而来。新课标对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跨学科整合的能力。为了应对新要求和新挑战,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专业发展成为了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师迫切的需求。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阅读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帮助教师汲取新理念,开拓思维视野。鼓励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多读书、读好书,通过专业阅读不断提升教师个人素养,深化对教育的理解,是当前除了积极做好系统性的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外另一条重要的专业发展途径。
一、专业阅读助力小学信息科技教师转变观念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转变观念。观念的转变是认知提升的过程。阅读对于观念转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郝晓东老师在《未来教师》一书中所说“做好一件事,不论是一项教育改革、学习共同体,还是设计一个邀请函,都需要一种内在深刻的体会。”改变,从阅读开始。通过阅读,人们可以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塑造开放心态,接纳多元文化。
阅读《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及其解读,对小学信息科技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至关重要。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如软件的使用和硬件的组装等。新课标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围绕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这四大核心素养,教师需要重新设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构学生学习成长路径。同时新课程标准还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做了新的要求,都需要小学信息科技教师通过深入阅读新课标,从而转变观念,实现对学科教学的重构。
二、专业阅读推动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素养提升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不断更迭,信息科技教师所需具备的能力素养也应紧跟时代要求。学科知识、专业知识和人类基本知识内容和比例也应随着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随时进行改变和调整。
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期刊等文献资料,教师可以及时了解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阅读优秀的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等实践性文献,教师可以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和智慧,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通过阅读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等理论性文献,教师可以深化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魏智渊老师在《教师阅读地图》一书中例举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成长期、成熟期和卓越期可阅读的书单,而其中的专业知识和人类基本知识的相关书籍对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在各个专业发展阶段也同样适用。而就本体性知识而言,处于成长期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可阅读《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Arduino从入门到精通:创客必学13个技巧》、《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案例》、《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等技术、案例类书籍。处于成熟期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则可以阅读《教育叙事——教师学会做研究的起点》、《基于教学实践的信息技术课程研究》、《深度学习:超越21世纪技能》、《如何观课议课》、《如何编制和使用量规》等对课程、教学进行研究和深度思考的书籍。而到了卓越期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就可以阅读如《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创客运动》、《计算之魂》、《技术哲学》等探究方向和原理之类的书了。
三、专业阅读指导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创新实践
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阅读,不是浅层次的阅读,而是有深度的知性阅读。执行阅读遵循“理解领会概念——实践体会——回到书中找答案——交流”四个步骤的循环。正如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理念,专业发展离不开阅读与实践的合力支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新课标对教师校本教研的建议中提出了“设计——实践——反思——改进”的持续循环教学研究结构,为信息科技教师提供了创新实践的范式,帮助信息科技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探索,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阅读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教师可以接触到前沿的教育理念,为自己的教学创新提供理论支撑。专业书籍和期刊中的大量案例和策略,让教师可以学习到丰富的教学手段,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学习平台和新媒体的大量出现,让小学信息科技的专业阅读多了新的选择,互联网中的海量的信息,为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一位老师通过阅读其他地区的活动简报了解到“项目式学习”这一理念,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信息科技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信息科技知识,提升创新能力,激发了对信息科技学科课程的学习兴趣。
四、专业阅读促进小学信息科技教师交流共进
善于团队合作,乐于分享是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的共同特征。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师而言,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方面比较有优势。专业阅读需要“啃读”,与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啃读一本书,不仅能提升素养也有利于形成共同的语言密码。通过共读,开展共读分享活动,老师们可以与同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通过交流和讨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聆听其他老师的经验和案例,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论,从而实现跨学科教学和融合教育。素不相识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师们通过阅读,聚集成学习共同体,共研共创共同生活。将阅读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将阅读中获得的新知识、新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综上所述,专业阅读对于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专业阅读策略和方法,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和挑战。
参考文献 :
[1] 郝晓东.未来教师[M].大象出版社.2022(175)
[2] 魏智渊.教师阅读地图[M].漓江出版社.2014(045-053)
[3] 夏仲文.专业阅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基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专业阅读[J].教育观察,2021,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