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级理论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部编版小学三、四年级课外阅读教学为例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张琳娜

兰州市七里河西站小学教师 邮编:730020

摘要

三层级理论把阅读教学分为解码、释义、评鉴三个层级,能够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阅读感知和理解能力,阅读欣赏和分析能力以及阅读评审和迁移能力。为了将三层级理论运用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深度挖掘文本,设置学习计划;开展多种阅读活动,连续推进阅读;构设教学评价,深化阅读效果。本文通过实际教学活动研究,为小学语文教师连贯有序地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三层级阅读教学 整本书阅读 小学语文

正文

 

整本书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同于以往的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更加注重连续性、整体性,是一种深度的阅读。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不仅要了解书中的内容,提高语文素养,更要丰富阅读体验,拓展阅读视野。

南京师范大学黄伟教授提出的“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不同能力层级的要求。三层级理论将阅读教学解读分为释义、解码、评鉴三个层级。释义层是解读文本,包括文本的内容、主题、思想、情感等;解码层是解读文章作品的艺术手法、言语智慧等;评鉴层是对文章作品的评论、评判、鉴别和借鉴。

将三层级理论运用到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有利于设计出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的整本书阅读策略,构建起一个连贯有序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体系。

本人在LX小学所任教的2020级(5)班的三年级下和四年级上两学期中,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推荐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和四年级上册推荐阅读书目《中国神话传说》《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为例,基于三层级理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下面浅谈一谈三层级理论指导下整本书阅读的一些实用教学策略。

(一)深度挖掘文本,设置学习计划

整本书的篇幅较长,内容丰富,对于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不容易把握重点,阅读完整本书以后对内容的把握很有可能浮于表面。因此,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要深度挖掘整本书的内容,同时结合课标的要求、语文要素和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习惯提炼重难点,设置学习目标。

课标提出:“三四年级学生要阅读中国古今寓言故事、中国神话故事,学习其中蕴含的中华智慧,口头或书面分享自己获得的启示。”

因此我们为三年级学生选择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古希腊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和俄国文学家克雷洛夫创作的《克雷洛夫寓言》三本阅读书目。这三本书也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推荐书目,教材中这一单元为寓言故事单元,单元的语言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三年级的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过一些寓言,通过课文中四篇寓言故事的学习,已经对寓言这种体裁有了初步认识。在学习课文之后,通过这三本书的整本书阅读,学生将对寓言故事有进一步了解和认识。

《中国神话传说》《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为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中的推荐书目,这一单元为神话故事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的神奇想象和鲜明人物形象。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能够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这也是学生迁移能力的一种体现。《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则精选了希腊、罗马、北欧、印度等世界各地的经典神话故事传说。通过这两本书的整本书阅读,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地域神话故事的魅力。

借助三层级理论,我们可以将文本中需要理解的部分按照根据释义层、解码层、评鉴层进行分类,具体来说,释义层着眼于阅读感知力和阅读理解力的提升,解码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力和阅读分析力,评鉴层则关注学生阅读评审力和阅读迁移力的培养。据此,可以设置一个三层六级的学习计划,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实现从基础到高阶连贯阅读整本书的目的。我们制定了如下的学习计划表:

1 三本寓言故事三层六级学习计划表

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

学习层级

自主阅读3本书中的寓言作品,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其中道理。

了解寓言故事的背景知识、出处

释义层

阅读感知力

积累寓言故事中的成语

摘录相关名言、人物言论

阅读理解力

初步了解寓言故事内容,能用“人物+事件+结局”的方式概括故事大意。

能够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感受寓言故事的语言风格,进一步了解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

深入阅读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做好阅读积累。

解码层

阅读欣赏力

感受寓言诙谐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

阅读分析力

体会寓言故事拟人、夸张的常用修辞手法。

能够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阅读成果,在生活中进一步感悟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比较三本书中寓言故事的异同,做出简单评价。

评鉴层

阅读评审力

能够将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与大家分享。通过不同形式展现故事内容。

阅读迁移力

能够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进一步感悟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2 两本神话故事三层六级学习计划表

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

学习层级

自主阅读2本书中的神话传说,了解故事内容。

了解神话故事的作者、出处、相关地域文化。

释义层

阅读感知力

理解书中难懂的词语、句子。

初步了解神话传说的内容,能用“起因、经过、结果”的方式概括故事大意。

阅读理解力

能边读边想象,感受神话的神奇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深入阅读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传说,摘录书中精彩的、有意义的、饱含哲理的语句或片段。

解码层

阅读欣赏力

感受神话故事奇特的想象。

体会神话故事鲜明的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品质。

体会神话故事拟人、夸张的常用修辞手法。

阅读分析力

能够感受阅读神话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阅读成果,能够创作自己的神话故事。

比较两本书中不同地域神话故事的异同,做出简单评价。

评鉴层

阅读评审力

能够将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与大家分享。通过不同形式展现故事内容。

阅读迁移力

将神话故事中可借鉴的点融入自己的写作中,展开想象,创造自己的神话故事。

 

(二)多种阅读活动,连续推进阅读

围绕学习计划,我们在三年级下学期开展三本寓言故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在四年级上学期开展两本神话故事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分别根据三层级的释义层、解码层、评鉴层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案,采用了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连续推进整本书教学。以下是本研究教学实施路径展示:

1)寓言故事书阅读教学活动

任务一: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

目标设定:此阶段的阅读任务以实现释义层的理解为目标,三本寓言故事出自不同的国家,学生在理解寓言这种文体特征的基础上需要对他们的创作背景有一个初步了解。并在理解寓言中的词句的基础上,对故事大意和背后的寓意有一定的了解和体会。

活动一:借助“寓言卡片”猜故事

准备“对牛弹琴”“后羿射日”“狐狸和葡萄”“北风和太阳”“池子与河流”等学生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卡片,让学生猜测寓言故事。猜对以后进一步让学生选出这些寓言故事对应的出处。

活动二:初步了解图书,制作“图书信息卡”

通过填写“图书信息卡”让学生初步了解三本寓言故事集的国籍、作者等背景信息,也为下一步的阅读打好基础。

活动三:按兴趣分组,每周阅读打卡

让学生在三本寓言故事书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本,组成阅读小组进行阅读。以五周为单位组内共读一本书,读完以后换下一本书进行阅读,十五周可读完三本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每人每周以阅读笔记的方式进行打卡,积累好词好句。学生既通过自主阅读,养成边读边摘录的习惯,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激励解决词、句的阅读基础问题。

活动四:填写故事大意卡,讲述寓言故事

举办第一次寓言故事大会,要求学生在讲故事之前,先填写故事大意卡,以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为要素,梳理自己最感兴趣的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再以小组为单位,组内讲述故事,要求故事内容清晰,表明寓意。分享结束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最佳讲故事者”在班级中讲述,全班同学认真倾听,给出评价,教师总结。

任务二:体会寓言风格,感受寓言魅力

目标设定:这一阶段主要围绕解码层的目标来设置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体会寓言故事诙谐幽默、轻松活泼的语言风格,感受寓言故事的魅力。我设计了两个活动,让学生制作寓言推荐卡、以小组为单位表演故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故事,进行创作,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阅读解码层的鉴赏目标。

活动一:寓言推荐官

每位学生制作寓言推荐卡,把寓言故事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摘录下来,写一写自己推荐这个故事的原因,并为卡片设计插图,在班级进行展示。

活动二:演一演

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演绎喜欢的寓言故事。要求注意人物诙谐幽默的语言,用丰富的动作神态来演绎。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自己制作角色面具和其他道具。其他同学认真观看,评选出最佳表演者。

任务三:评鉴寓言故事,分享阅读成果

目标设定:这一阶段是阅读完三本书后进行的拓展任务,在三层级中属于评鉴层,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最高。对于三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对比评鉴寓言故事,同时将书中内容为我所用,创作出自己的寓言故事。

活动一:比一比

从三本书中挑选有特色的篇目,进行比较阅读。如三本书中都有《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这三篇故事内容上、寓意上、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也可以让学生找出寓意相似的故事,说一说不同的书中,都是通过怎样的情节说明相同的道理的。

活动二:妙笔写寓言

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篇喜欢的寓言故事,讨论寓言中的道理在生活中有没有体现。以此为素材创作一篇属于自己的寓言故事,全班进行评比,选出最佳班级寓言故事。

(2)《中国神话传说》《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教学活动设计

经过了三年级一学期的整本书阅读,学生已经培养了一定的阅读习惯,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四年级的两本神话故事书我们也根据三层级理论设计了三个由易到难的任务,每个任务通过几个活动来实现,许多教学活动沿用了上学期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仅列出提纲供大家参考。

任务一:读懂神话故事,概括故事大意

活动一:看图片,猜神话

活动二:初步了解图书,制作“图书信息卡”

活动三:按兴趣分组,每周阅读打卡

活动四:填写阅读信息卡,梳理神话故事

以起因——经过——结果为线索,帮助学生概括神话故事内容

任务二:搭乘想象列车,感受神话魅力

活动一:神话推荐官

设计并制作神话推荐卡,推荐自己最喜欢的神话,提出新的要求:1.在推荐卡上推荐想象丰富的片段。2.推荐你喜欢的神话人物,说明喜欢的理由。

活动二:演一演

以小组为单位演绎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表演出人物特征,感受人物魅力,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并互相评价。

任务三:评鉴神话故事,分享阅读成果

活动一:比一比

以小组为单位,读一读不同地区相似的神话故事,讨论他们的异同之处。

看神话故事的电视剧片段,对比电视剧和书中描写的区别,说一说你更喜欢哪一种。

活动二:神话故事新编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今天的时代背景,创作新的神话。创作出的优秀作品在班级中展示。

(三)构设教学评价,深化阅读成果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周期较长,一部分阅读是课下学生自己进行的,还有一部分是课内的阅读交流展示。教师必须构设一个连续、有效的评价体系,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同时,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评价必须要遵循‘教—学—评’一体化的原则,在不同的教学任务中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在释义层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课下的自主阅读,突破字词难关,了解故事内容。学生自己对自己的阅读进度和学习状态最为了解,通过自我评价,可以让学生时时监控自己的阅读成果。此外,通过设置组内互评机制,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互相督促下更好完成阅读任务。

表三 释义层阅读教学活动学生自评分表

自评内容            评分

 

我能够按照计划,每天阅读半小时


在阅读中,我遇到难懂的词语,能够使用看插图、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式理解词义


在阅读中,我主动积累了许多好词好句


我能够看懂故事,知道故事的道理,并能把故事讲给他人听


 

 

 

表四 释义层阅读教学活动学生互评分表

阅读活动            评分

 

 

 

打分

制作故事大意卡

故事大意卡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清晰

梗概简要不啰嗦

字迹美观、漂亮


我会讲故事

口齿清晰、声音洪亮

能够准确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表达出一定道理

语言生动、有感情


 

解码层的阅读教学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针对这一层级,寓言和神话的阅读教学都设置了“寓言/神话推荐官”和“演一演”两项活动。评价标准就是通过学生制作的推荐卡,看看学生在阅读寓言时,是否受到寓言的启发产生了一定的感悟,阅读神话时,是否主动积极发现那些富有想象的句子。通过分析学生的推荐理由,可以得知学生阅读时,在语言特点、修辞手法、故事内容等方面有怎样的审美,是否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而在演一演的活动中,则应该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打分。既要设置表演的打分规则,同时也有培养学生认真观看、倾听他人表演,培养规则意识。

 

 

表五 解码层阅读教学活动学生评分标准

评分细则            评分

 

 

 

打分

台词

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普通话标注。

普通话标准,声音略小,勉强能听清。

声音非常小,普通话不够标准,几乎听不清台词。


情节

情节完整、故事精彩。

情节跳跃,不太连贯。

情节不完整,几乎看不懂故事。


表演

语言生动活泼,动作、表情丰富

语言连贯,有一些动作、表情

语言磕磕巴巴,缺少动作和手势。


道具

配有符合人物头饰,服装符合角色特点,道具精美

服装恰当,有一定的道具

没有任何道具


评鉴层需要考察的是学生的评价鉴赏能力。评价时可以结合学生在分享会中的发言与学生互相之间的评价来综合打分。在写作活动中,无论是新编寓言故事还是神话故事,都有要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迁移能力综合起来进行考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9.

[2]黄伟.三层级文本解读理论的主要内涵[J].语言教学通讯,2023(26):23-24.

[3]高炜.关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策略的探讨[J].中外交流,2021, 028(001):726.

[4]高羽佳.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策略[J].文理导航2024(2):55-5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