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王琳

​海城市后英实验学校 辽宁 鞍山 114200

摘要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有助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热情与主动性,从而提升学习成效。鉴于此,本文深入探讨了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导入的重要作用及其提升有效性的策略,旨在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有效性

正文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要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着力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而课堂导入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成为广大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接下来,本文将就此课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导入的作用

(一)调动学习积极性

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往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关于旅游的单元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一段美丽的旅游景点视频作为导入,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有效的课堂导入也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比如,教师可以用一个幽默的英语笑话作为导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他们能够以更加轻松的心态投入到语言学习中。

(二)明确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例如,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提出一些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猜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从而引导他们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加有针对性地听讲和思考1】。或者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导入,明确地向学生传达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本节课中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任务有清晰的认识。

(三)增强课堂互动

课堂导入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例如,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点评。此外,好的课堂导入还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和成长。

二、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导入有效性的策略

(一)互动式导入

高效的师生互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保证教学效果。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式导入方式,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帮助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2】。例如,在“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如“What are your good learning methods?”“Have you ever had any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English? How did you overcome them?”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趣味性导入

英语本身就是一门有着较强趣味性的语言学科,在初中英语教学,教师就可以运用多种趣味方式进行课堂导入,这样能够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期待,从而达到良好的导入效果。以“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巧妙地利用与中秋节相关的素材进行导入。首先,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中秋节的视频,视频中可以展现人们欢聚一堂、赏月、吃月饼等场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中秋节的氛围。或者教师也可以展示一些与中秋节相关的图片,如圆圆的月亮、精美的月饼、热闹的中秋晚会等,然后让学生猜测节日名称和相关习俗。学生在思考和猜测的过程中,会积极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同时也对即将学习的单元主题产生浓厚的兴趣3】。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能够自然地引出本单元的主题,还能让学生在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英语谜语、玩英语游戏等方式进行导入。比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些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谜语,如“What is round and has a lot of fillings?(月饼)”等,让学生进行猜测。或者教师也可以用描述性的语言来形容一个与中秋节相关的单词,让学生猜出这个单词。这些趣味性的导入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减少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果。

(三)呈现式导入

呈现式导入通过直观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多媒体资源是进行呈现式导入的有力工具。以“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比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在商场找卫生间的视频,视频中可以呈现不同的人物在商场中焦急地寻找卫生间的场景,他们向路人询问,路人热情地指路。学生通过观看这样的视频,能够直观地感受问路和指路的场景,并且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和表达方式。除了视频,教师还可以展示一些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图片、图表等。比如展示商场的平面图,让学生指出卫生间的位置,并尝试用英语描述如何到达那里。或者展示不同场景下的问路和指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对话内容,进而展开讨论4】。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思维能够被积极调动起来,他们在观察和讨论中逐渐熟悉本单元的主题。此外,教师进行实物展示也是一种有效的呈现式导入方法。例如,在教授关于生活用品的单元时,教师可以拿出一些实物,如杯子、铅笔、书本等。让学生用英语进行描述,“This is a cup. It's blue and it's made of glass.”学生在描述实物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还更加直观地感受了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

(四)主题意义渗透式导入

主题意义渗透式导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仅是为了引出单元主题,更是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单元主题的深层含义,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价值观。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讲述故事、引用名言等方式进行主题意义渗透式导入。以“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讲述一个孩子曾经非常害怕黑暗,不敢独自睡觉,但通过不断挑战自我,逐渐克服了对黑暗的恐惧,变得勇敢坚强的故事。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沉浸在故事中。在讲完故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变化,鼓励他们分享自己曾经害怕的事物以及如何克服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自然地引出本单元关于成长和变化的主题,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成长的意义和价值。或者,教师可以引用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名言,如“Change is the only constant in life。”当这句名言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名言的含义。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拓展,批判性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逐渐提升。同时,通过深入思考单元主题也让学生们更加关注自己的情感变化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趣味性、呈现式和主题意义渗透式等导入策略,以提高课堂导入的有效性,从而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参考文献

[1]王杰.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探索[J].学周刊,2024,(30):116-118.

[2]李丙山.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探索[J].中学生英语,2021,(18):100.

[3]赵亮萍.对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导入的研究[J].学周刊,2019,(36):45.

[4]陶小梅.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探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02):143-14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