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耿艳娜

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 山东菏泽 274500

摘要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主张将问题与情境这两种教学媒介结合应用起来,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契合新课标教学要求,也能为学生深入鉴赏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助推学生美术鉴赏水平得以提升的有效策略。鉴于此,本文也就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展开了实践分析,希望借此来突破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困境。


关键词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问题情境

正文


引言

    《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情境化教学是学生由抽象知识学习转变为具体情境学习的有效策略,能够让知识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得以建构。纵观以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即可发现,其大多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则是被动接受教师知识灌输,这种去境脉化的美术鉴赏课程很难真正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难切实提高学生美术鉴赏水平。“问题情境”创设则能改进上述问题,主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及探究欲,让学生在问题情境思索中深度学习及鉴赏,这样学生整个鉴赏水平自然能够得到提升。

一、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原则

(一) 真实性原则

    高中美术教师在鉴赏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鉴赏意识,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从而有效助力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及解决问题能力提升[1]。而要想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时,需要遵守真实性原则,具体而言就是要衔接学生实际生活来创设“问题情境”,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问题情境”之间的距离,同时结合自身已有生活体验及经验展开鉴赏,从而切实增进学生理解及感悟,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鉴赏效果。

(二) 启发性原则

    高中美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鉴赏时,启发性原则同样也是教师需要遵守的一个原则,这是激活学生思维、有效确保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情境思考与解决中的关键。具体而言,教师“问题情境”的创设一定要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尽可能具有一定的悬念及开放性,这样才能很好地唤醒学生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作品鉴赏及问题思考中,从而真正将“问题情境”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

(三) 主体性原则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除了要坚持上述几个原则之外,主体性原则同样也十分重要,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基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认知发展区及个体差异进行合理设计,确保问题难度适中,最好是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问题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契合学生思维特点及鉴赏水平差异,以此来确保班级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问题情境”引领下深度鉴赏及探索,进而真正优化高中美术鉴赏教学[2]

二、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对策

(一) 巧借视频素材,创设问题情境

视频素材可以说是情境再现的主要媒介,特别是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视频情境也成为当下教学领域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高中美术教师在鉴赏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即可巧借视频素材来为学生创设出形象、生动、直观的问题情境,这样就能借由多媒体视频情境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这能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下主动参与到问题情境中鉴赏美术作品,以此来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鉴赏效果。具体而言,高中美术教师可以在创设“问题情境”时,结合美术鉴赏作品来为学生搜集与其相关的视频素材,然后直观展示出来并且结合课程目标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学生整个鉴赏能动性与自觉性自然能够提升,从而真正优化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以“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为例,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课堂上即可为学生搜集一些中国山水画,像是《溪山行旅图》、《秋色平远图》、《早春图》等,然后搜集相关资料将其制作成为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出来,此后再聚焦多媒体视频资源为学生创设如下问题情境:“总这几幅中国山水画中我们能够看出其体现出了什么样的创作理念?对比这几幅作品的空间效果,思考一下中国画在营造空间效果时使用的方法是什么?画中的留白有什么用意?”这样学生就能在视频素材引领下自主鉴赏及思考,而学生解决问题情境的过程就是其对鉴赏知识要点形成有效认知的过程,能够真正强化学生鉴赏意识及能力[3]

(二) 衔接学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艺术大多源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术作品本就与我们实际生活紧密相关,这也就决定了高中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鉴赏教学时,自然要衔接学生生活,这是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有效强化学生理解的关键。针对这一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教师最好是能够衔接学生生活来为其创设出一个真实、熟悉的生活化问题情境,这能有效引领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思考、分析问题,这样学生鉴赏能动性不仅能够提升,还能有效助推学生解决鉴赏实际问题,从而真正助力于学生鉴赏水平提升。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这一幅作品可谓是一幅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作品,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聚会聚餐场景,教师在鉴赏教学期间,即可衔接学生生活为学生创设如下问题情境:“我们在参加各种聚会的时候,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记录这一瞬间的美好?”借由这一生活化问题情境来引领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对这一幅作品进行鉴赏,这样学生就能将生活感悟迁移到美术作品鉴赏中,从而真正强化学生认知,并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美术价值。

(三) 结合文化背景,创设问题情境

    美术作品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反而是依赖于创作者当时所处时代文化背景而形成的,也正是作品本身所折射出来的文化背景才促使其更加具有魅力。为此,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还可以结合创作者所处文化背景来为学生创设出合理的“问题情境”,这能为学生鉴赏提供背景,也能更好地增进学生理解。以《荷石水禽图》为例,学生在鉴赏过程中若直接观察画面,是无法理解画面中的怪异之处的,也不能明白两只鸭子的眼睛为什么要翻白眼。这个时候,教师即可在学生鉴赏之前为学生先讲述一下朱耷命运多舛的人生,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对画家所处时代背景、人物生平形成有效认知,此后再基于此创设问题情境:“你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翻白眼?联系画家生平,你们试着分析一下画家笔下的动物翻白眼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学生就能在文化背景引领下深度思考及鉴赏,从而有效助推学生自主思考、深入品鉴,切实强化学生鉴赏水平。

(四) 结合角色扮演,创设问题情境

    情境教学法在应用时,角色扮演同样也是常用教学方式之一,主张围绕着作品内容创编表演蓝本,学生则可以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这样学生就能在亲身体验中形成深刻理解及情感共鸣。为此,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趣味性较强的角色扮演来创设问题情境,这能让学生以亲历者的身份直接进入到相应的情境中,这样整个作品情境感悟及体验才会越发深刻,从而真正突破鉴赏教学困境[4]。以《梅杜萨之筏》为例,这一作品主要是为我们讲述了1816年法国发生的一个真实的海难事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作品中的一个人物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角色模拟中思考他这一在说什么?这一幅画从哪些方面营造出了一种紧张的氛围?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学生就能在角色扮演的问题情境中更好地感悟作者创作意图及表达的情感。

三、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让整个美术鉴赏教学因此而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也能激活学生自主鉴赏思维,让学生在情境中深入作品内部展开深层次鉴赏,这样就能在于教育了的实践中提升鉴赏效果。为此,教师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一定要准确认识“问题情境”创设意义,结合美术鉴赏内容及学生学情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情境”有效驱动学生深入鉴赏,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美术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黄瑞棣.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百科知识,2024,(15):80-82.

[2]张艳.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情境创设方法的应用研究[J].好家长,2023,(03):78-80.

[3]张馨仪.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研究[J].科幻画报,2021,(11):265-266.

[4]席茜.问题情境在高中美术鉴赏模块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5):91-9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