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晨曦,筑梦远航——“晨曦班”的班级文化建设实践初探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张贝贝

山东省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256200

摘要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良好的、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空间,对于育德树人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班级文化的建设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为班级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探索运用班级文化滋养学生心灵,要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特色文化、家校融通文化等都纳入整个班级文化体系之中,才能使育人更有效。


关键词

班级文化;班级核心价值理念;小组管理;教育的本质

正文


 班级文化是班级精神面貌、学生思想状态的综合体现,它聚焦在学生的学习态度、自律品质、思想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的养成教育。 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管理和学生个性的社会化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并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创建班级文化,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笔者多年工作在小学基础教育一线,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和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反馈中,觉察到班级文化的各个方面在班级建设、管理中的各个阶段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现结合自身班级管理实践,谈谈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尝试:

一、精神文化

我们班共有47个孩子,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们一起走过了1400多个日子,我见证了每个孩子的成长与蜕变。瞧,他们从一个个小不点儿成长为了自信自立的阳光少年,我因全程参他们的整个童年而欣慰。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为了更好地打造我们的班集体,我们立足于我校“九年成就一生”的办学理念,围绕“与书香为伴,与健康同行”的校风,秉承“爱与责任”的校训,结合我们班孩子的特点及对学校育人目标的理解,再加上个人因素,我比较喜欢毛泽东主席对留学生说的一段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既然留学生是早上八九点的太阳,那我亲爱的孩儿们便是晨曦少年,一群沐浴着晨曦、筑梦远航的少年!于是,“晨曦中队”应运而生。

至于班级核心价值理念,我们借“曦”的发音形成了以“xin”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同时集合了班级中所有人的想法确定了我班的班徽、班训、班风及班歌。班徽由两部分组成,一本打开的书、两个在晨曦中奔跑的孩子,寓意晨曦的男孩、女孩们迎着早上的第一缕阳光尽情在书的海洋里“畅游”,其中的六抹阳光为变形的心型,分别代表衷心、爱心、恭心、孝心、关心、信心,以此解读为“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恭心献给自然;孝心献给长辈;关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

说起班徽的设计还有个小插曲,晨曦少年奔跑在阳光下,最初的设想是六缕阳光下奔跑着男生、女生。刚刚接手我们班时,我喜欢跟孩子们共读课外书目,也鼓动家长们开启亲子共读之路,慢慢地孩子们、家长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读书中,也逐渐尝到了阅读的甜头。在设计班会时,家长们竭力建议体现下我们的班级特色,我欣然同意,如此以来孩子们更能开启阅读小马达广泛阅读啦!

我们的班训:阳光下奔跑,书海中徜徉。班风:自信、自强、自立、自尊。班歌借用了杨培安的《我相信》,以此自我鞭策积极向上、一往无前!

二、环境文化

环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能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为此,我从两方面与大家交流,即班级外环境及室内环境布置。

我们班的室外环境由外墙及展板构成。展板主题为“营造书香班级,点亮心灵灯盏”,主要映射关心、信心两方面的价值观。关心与小组管理挂钩,以小组为单位统筹规划个人赶超目标;信心留给自己,主要展示优秀读书记录卡及书法作品。外墙主题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主要渗透忠心、爱心、恭心的价值观。每月一更换,结合学校主题随机布置,如三月份的“雷锋精神”渗透为人民服务的忠心教育;四月份“清明主题”,又设置了“缅怀革命先烈”“清明习俗”等内容,渗透爱国及传统文化教育,文明祭拜又让孩子们对自然有敬畏之心;五月份的“强国专题”更是呈现了为国家做出贡献的“群星璀璨”“花之绽放”栏目,将国之功臣与晨曦少年的别样精彩对比展示,激励孩子们中心祖国并充满信心勇往直前。

室内环境主要分为班务栏、图书角、黑板报三部分。黑板报一月一更新,由宣传部孩子自行分工完成。班务栏主要张贴了小组评价、班规及荣誉。小组评价作为每月优秀个人及优秀小组的评价标准,从卫生、纪律、穿戴、各科学习等方面及时量化打分,评优树先。班规由班委带领本班同学共同商榷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以促进班级向好发展。

三、特色文化

在大阅读教学的今天,在全民阅读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了阅读带来的“甜头”——眼界变宽,思维开阔,理解力、表达力的提升更不在话下,于是亲子阅读、师生共读、早读午诵暮吟,我们想着法儿让孩子们去读、去悟,挖空心思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们班的班级特色应该就是“悦读越快乐”!

必读书目师生共读。我从三年级便与孩子们一起共读,假期里每日分享阅读计划与共读思考题,第一轮阅读扎扎实实、步步为营。第二轮便是开学后的家庭作业,效果不言而喻。

亲子共读硕果累累,共读必读书目、写读后感,班级推荐家庭教育书籍,多渠道提升家长们的素养,促家校合作向好发展。

海量阅读填充阅读空白。从成语接龙到故事接龙再到大部头的中外名著,孩子们乐于阅读、酔于分享。活动形式多样,如亲子共读、生生共读、师生共读,孩子们成语接龙录制视频、线上展示活动、绘本故事《逃家小兔》及《夏洛的网》课本剧表演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带着研修手册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曲阜、台儿庄研学之旅,深入了解儒家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边走边思,研学路上互帮互助,培养班级凝聚力,我班孩子的环保意识、倾听能力、求知如渴的学习态度赢得了同行老师的一致好评。

四、制度文化

为落实学校的育人目标,制度文化是保障。我们首先制定班级建设的目标“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以此约束孩子们的言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结合班级自主管理、小组管理的优势,发挥常规班委及值日班长的积极作用,采用《班级日志》与班规结合的方式达成目标。

分享一个小故事。本学期开学不久,我们学校开始试推行学生会管理机制。我们班在卫生、跑操、就餐纪律等方面屡屡中招,暗射了班规的不完善。周一下午,五个班委紧急集结,谈班级现状、聊以身作则。我则倡榜样示范、励自主管理!线上班委会高效进行,完善班级管理制度、自主班会隆重召开,试行一周效果明显,班规初步定稿。

五、 家校融通文化

互相尊重与信任,给彼此真实的存在感,是我班家校共育的精髓。孩子们心系父母,家长们心有孩子。

每次学校活动,家长们的支持热情不亚于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广播操比赛,家长们为孩子配齐白手套、白鞋子;合唱比赛统一红体恤、小国旗、红绸子;运动会、家长开放日的水果、巧克力……我班孩子总能从家长那里刷到满满的存在感。被爱包围的孩子自信心是与生俱来的。

班级活动分享借助班级微信群、美篇等随时记录孩子们的精彩瞬间,让家长们第一时间接收孩子的在校表现。

爱是互相的。孩子们深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内涵,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我们都会精心准备手工作品或感恩活动,让我班的爸爸妈妈们感受到爱的回馈。

家长进课堂是家长和孩子们最为期待的事情,家长们有备而来为孩子们传授课堂所学不到的知识,孩子们拼命吸收课外营养,努力拔节生长。家长进课堂也成了家校联系的润滑剂,一方面让家长体验老师备课、上课的用心,一方面直观了解孩子们的上课状态,感受孩子们的不易。

六、行为文化

德国教育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提到“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在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我的孩子们,孩子们也互相影响,努力从对方身上汲取营养。我班孩子热爱读书、团结互助,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

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强国有我”的民族自豪感。价值观的渗透让孩子们时时处处自律自省,日常行为得到了很大提升,课堂发言积极,课下高效完成接听作业;集会秩序整齐划一;集合快静齐;就餐、午休“食不言寝不语”;班级、卫生区卫生干净整洁;跑步步伐整齐、呼号响亮;学习上能做到早读午诵暮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荣誉是对过去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激励,最后用一句话勉励我和我的孩子们:沐浴晨曦,筑梦远航!鲜花在前面,我们在路上!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