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高桂秋

山东省梁山县马营镇倪楼小学 山东 梁山 27262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积千累万, 不如养个好习惯。托尔斯泰有关习惯的名言说得更妙好的习惯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使人成为囚徒。可见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一味地为成绩而教学,为教而教,而应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上来,教会主动有效地学习。而小学阶段又是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习惯养成不仅影响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而且影响以后乃至将来的一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培养小学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就谈谈我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

在课堂中,我经常对学生讲:听别人说是一种修养,使别人听是一种艺术!”让学生们大胆去说,并要求学生在发言时,一定要努力让每个同学都听你讲。这样就改变了学生发言的对象不只是让老师听,更是要让同学们听。同时,不断地引导学生,告之善听者往往也是最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这样,慢慢地培养了学生会听、乐听、善听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强化倾听的意识以外,还需要细化训练,注重教给学生一些倾听的方法,使学生懂得倾听、学会倾听。平时,经常指导学生正确的倾听姿势,要让学生尽量学会做到四心:一要耐心,当听到同学的发言有错误时,一定要耐心地等他把话说完,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不足二要细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仔细听、听完整,并努力学会抓关键词句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分析与归纳三要用心,在听取同学意见时也不能盲从,要用心想一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做到有选择地接受。四要虚心,当同学提出的意见与自己不同时,能虚心地接受,一边听一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以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完美。还要让学生懂得学会倾听不仅是尊重了对方,更是尊重了自己。总之,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会对人的全面素养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真诚处事,学会了关心,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

二、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俗话说:字如其人。写字的过程就是学习做人,培养学习态度、习惯的过程。郭沫若曾经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可见抓好写字教学,对培养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何等重要,良好的写字习惯包括认真的书写态度,正确的执笔运笔方法和写字的姿态等。要想把字写好,就得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仔细观察字的结构,揣摩笔画的呼应、避让、穿插,并要脑眼手互动,准确控制运笔的轻重疾徐。每节写字课上,我首先和学生一起分析字形结构,看清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再教给学生如何行笔、运笔的方法,最后要求每个学生用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在田字格中整洁、规范地书写好每个汉字,并且要求学生将习字融入日常作业、日记、习作等书写活动之中。此外,我还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让学生临摹、描红;利用学习园地发表学生的书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这样通过长时间的坚持不懈的强化训练,学生写字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逐步养成认真书写,卷面整洁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读书笔记的习惯

平时阅读自己的课外书时,可以在书上写写画画,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画下来,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阅读别人的书籍时,遇到精彩的部分可以积累下来;外出时,及时把所见所闻和感想写下来,哪怕是只言片语,要像茅盾先生说的那样,身边应当时时刻刻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录下来。同时要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日记不仅是小学生练笔的好形式,而且也是加强品德修养、锻炼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大凡作家、名人都有写日记的习惯。日记不但形式十分灵活,可长可短,可叙可议,可描写,可抒情,可说明,而且内容也非常广泛,可以海阔天空,无所不谈。但要注意从这些琐事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受,反映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而且要坚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就是质疑问难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题更重要。创造的过程更是从发现疑点问题开始,没有疑点问题就谈不上创造。古人把学习称之为做学问,强调了学习必须一边学,一边问,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勤于思考质疑问难的习惯,做到孔子说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应当勇于向别人请教,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问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

五、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认识或难以理解的字、词,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正确理解,成为阅读障碍,或写作上的拦路虎。许多学生遇到困难时,要么跳过去不理睬,结果是囫囵吞枣;要么向别人求助,养成一种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因此读书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近年来涌现了大量的语文知识、各种专业辞典等,如《唐诗鉴赏辞典》、《学生作文辞海》等,有条件的可以向学生推荐几种必备的工具书,培养学生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六、系统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对于学生来说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掌握教材中的内容外,还需要通过德智体美劳的学习以及生活实践,获取更多的学习知识和生活知识。学生从来不是单一进行的,而是一项系统性、全方位的工作,想要做好各方面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做好系统性的培训至关重要。在这一背景下,首先需要树立良好的预习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通过预习可以促使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让他们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作为课堂的“前奏曲”,预习对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基于此,应当做到“做预习,不可少。细读文,明内容。课后题,动动笔

其次,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俗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做好事先充分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在课堂上要做好课前准备的工作,该准备工作可以提醒孩子们快要上课了,并将他们潜意识对下节课的相关知识回忆起来,起到一定的巩固效果。

再次,上课记笔记。在上课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培养小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记号或记录,对疑难问题、重点内容、关键语句进行标注,这样可以及时回看重点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一步巩固。有相关数据证明,在上课期间做好笔记,可以掌握50%的课堂知识;如果再对关键的语句、段落做好标记和整理,可以掌握80%左右的知识。因此,对于笔记的重要性要有正确的认识,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如何做好笔记,让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做好记忆和复习。

最后,养成口头表达的习惯。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以及“双减”政策的落实,在现阶段开展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育要重视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口头表达的重要性要有正确的认识,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水平,特别是在当前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需要重点培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通过简练、易懂、精准的语言表达出想要阐述的意思。但从实践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存在问题,比如,有些学生经常出现语无伦次、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等普遍存在的问题。甚至很多学生没有勇气到人群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就算到讲台上也会出现“怯场”的情况,出现手足无措、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做好日常的指导,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勇于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掌握口头表达的技巧和方法,锻炼自己表达的勇气,使自身的综合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当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习惯后,不仅能提高学习的质量,而且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受益终身。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语文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可见,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关注学生的习惯培养,掌握策略,从小抓起坚持不懈。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孩子们受益终生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