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角下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养成途径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周宏

烟台船舶工业学校 山东省烟台市264006

摘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在中职学校,要实现这一育人目标,不仅需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更应以身作则,以高尚的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榜样,助力学生健康成长。鉴于此,本文探讨了立德树人视角下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养成的重要性,通过对师德师风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结合中职学校的教育特点和学生需求,提出了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养成的策略,明确了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养成的途径,旨在提升中职学校师德师风水平,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提供保障。


关键词

立德树人;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养成途径

正文


引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是实现这一任务的关键。中职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合格劳动者的重任。中职学校教师其师德师风状况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从立德树人的视角探讨中职学校师德师风的养成途径,加强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师德师风的内涵

(一)师德的内涵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包括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作风等方面。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二)师风的内涵

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行为方式和工作作风。它包括教师的教风、学风、作风等方面。师风是师德的外在表现,是教师职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立德树人视角下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养成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课程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会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同时,他们也会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此外,良好的师德师风也可以营造出更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促进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立德树人的要求下,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自身品德修养的提升,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1】。例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敬业精神,能够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和每一个学生,同时也需要具备关爱学生的情怀,能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关爱。立德树人视角下的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养成,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这是因为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并且他们也会用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如诚实守信、勤奋努力、团结协作等,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榜样示范。教师的师德师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的形成。只有具备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扎实专业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五)有利于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师德师风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促使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从而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六)有利于促进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中职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而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树立中职学校的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学生和优秀教师,促进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立德树人视角下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不高

一些教师对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理解不深,缺乏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能很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

(二)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有些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对工作敷衍了事,不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有的教师缺乏爱心和耐心,对学生冷漠、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还有的教师存在有偿家教、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不良行为。

(三)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足

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的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经验,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还有的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四)师德师风建设的氛围不浓

一些中职学校对师德师风建设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宣传教育和激励机制,没有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教师之间缺乏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良好风气,对师德师风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四、立德树人视角下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养成的策略

(一)强化师德教育,提升师德素养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中职学校应重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并通过积极开展各类师德培训活动,帮助教师实现自我提升。首先,学校要定期组织师德培训活动,邀请教育专家、优秀教师等进行讲座和培训,让教师深刻理解师德师风的内涵和重要性,提高教师的师德意识和职业素养2】。例如,中职学校可以开展师德师风专题讲座,让相关的教育专家解读最新的教育政策和师德要求,分享优秀教师的教育经验和师德故事,以此来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中职学校还需要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专门的师德教育课程,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伦理学》等。课程内容要紧密结合中职教育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让教师在学习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师德修养。同时,学校还需要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师德教育相关书籍和资料,不断丰富自己的师德知识储备。此外,师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得要注重师德实践。为此,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实践活动,如教育扶贫、志愿服务、社区教育等,让教师将师德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二)完善师德评价体系,激发师德内驱力

激发教师的内驱力是促进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养成的关键因素。因而,中职学校需要通过对师德评价体系的不断优化,激发教师的师德内驱力。首先,中职学校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指标体系,涵盖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行为、师生关系等方面。同时,中职学校还需要保证评价指标的明确性与可操作性,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教师的师德水平。例如,在职业道德方面,学校就可以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作为具体指标3】。其次,中职学校需要采用自我评价、同事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领导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师德师风。此外,中职学校还需要将师德评价结果与教师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挂钩,对师德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师德存在问题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和督促整改。通过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教师提高师德水平的内驱力,让教师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三)营造良好校园文化,弘扬师德风尚

校园文化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学校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此,中职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环境布置、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传递正能量,弘扬师德风尚。例如,在校园内设置师德师风宣传栏,展示优秀教师的事迹和风采。或者也可以通过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增强对师德师风的认识和理解。此外,中职学校还需要鼓励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教师团队文化。为此,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团队建设活动、教研活动等,增强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在团队中,教师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团队文化也能够对教师的师德师风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教师在良好的团队氛围中自觉遵守师德规范,提升师德素养。

(四)加强师德监督,严肃师德纪律

学校要建立健全师德监督机制,加强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帮助教师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为此,学校可以成立师德监督小组,定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师存在的师德问题。同时,要建立师德投诉举报制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教师的师德行为进行监督。而对于收到的投诉举报,学校则需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投诉举报人。一经核实投诉举报中存在的师德失范行为,学校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4】。学校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警告、记过、降低职称等级、解除聘用合同等。同时,要对师德失范行为进行通报批评,起到警示作用,防止其他教师出现类似问题。此外,学校还应定期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活动,通过组织教师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师德失范案例等方式,让教师深刻认识到师德失范行为的危害性,增强教师的自律意识和底线意识。

五、立德树人视角下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养成途径

(一)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1. 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

2. 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

通过举办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3. 建立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核机制

将教师的思想政治表现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对思想政治素质不合格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

(二)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1.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明确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

2. 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监督机制

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师的不良行为。建立教师职业道德投诉举报制度,畅通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渠道。

3. 开展师德师风先进评选表彰活动

定期评选表彰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和集体,树立榜样,激励广大教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三)强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1. 加强教师培训

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

2. 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观摩、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分析等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 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支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鼓励教师积极探索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

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2. 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活动

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主题活动,如“师德师风建设月”“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等,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

3. 加强舆论宣传

充分利用校园网、校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事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评价机制

1. 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师风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中职学校的特点和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师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师德师风表现等方面。

2. 完善师德师风评价方法

采取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同事评价、领导评价等多种方式,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全面评价。

3. 强化师德师风评价结果的运用

将师德师风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绩效工资等挂钩,对师德师风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对师德师风存在问题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和相应的处罚。

六、结语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在立德树人视角下,加强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职学校应需要通过强化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评价体系、营造良好校园文化和加强师德监督等策略的实施,从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强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以及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不断探索和创新师德师风养成途径,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丽花.中职立德树人目标对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与现实回应[J].学周刊,2023,(12):36-38.

[2]胡世玉.立德树人视角下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养成途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170-171.

[3]陈巧.牢记育人初心提升师德师风培养合格人才[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7):185.

[4]潘爽.中等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青春岁月,2019,(07):13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