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模式探索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完玛扎西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藏族中学 邮编:747200

摘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不仅关乎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的掌握,更在于其能否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具备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高级思维能力,以及是否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未来社会所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

正文


一、引言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与探究的教学模式,为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它鼓励学生围绕真实世界的问题或项目展开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资料搜集、方案设计、实践操作、成果展示等一系列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还锻炼了其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等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2.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关键。它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强化他们的合作与沟通技巧。这些综合能力的提升,将为学生在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生涯中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2.2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提升数学教学质量,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强调学生主体性和实践性。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2.3适应未来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正不断演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核心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能够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能够迅速适应并脱颖而出。这样的教育,将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他们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模式探索策略

3.1项目选择与设计

为了确保项目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必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精心挑选和设计项目主题。项目的选择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他们在项目中主动思考、积极实践。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如“校园节能减排方案设计”、“家庭理财规划”等,这些主题既贴近学生实际,又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挑战性。在设计项目时,我们还应注重涵盖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多个方面,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可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同时,项目设计还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总之,项目式学习的项目选择与设计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兴趣点,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2情境创设与问题提出

教师应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情境,这些情境应具有真实性和复杂性,以便更好地模拟现实世界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情境创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置身于一个具体的问题环境中,使他们能够自然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例如,在“校园商店销售数据分析”项目中,教师可以展示校园商店的实际销售数据,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这些数据来提升销售额或优化商品布局。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还需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确保学生了解他们需要达到的学习成果。清晰的目标和任务有助于学生保持学习的方向性和动力,使他们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探究活动。

3.3合作探究与成果展示

鼓励学生分组合作,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每个小组成员都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相互协作,共同为项目的成功努力。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应积极交流思想,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方案,通过集思广益来攻克项目中的难题。项目完成后,成果展示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学生应以多种形式展示他们的项目成果,如报告、PPT、实物模型等。展示不仅是对项目成果的总结,更是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的宝贵机会。通过展示,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同时也能够从其他同学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和经验。总之,合作探究与成果展示是项目式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它们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还能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从而实现知识的共享和智慧的碰撞。

3.4评价反馈与持续改进

为了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注重过程评价和表现评价。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项目进展,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在反馈中,既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就,也要明确指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这样的反馈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自我反思,学生可以深入剖析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计划。总之,评价反馈与持续改进是项目式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我们可以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教学案例分析

4.1案例一:制作最大容积的粉笔盒

项目背景

本项目旨在通过亲手制作一个容积最大的粉笔盒,激发学生对空间几何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项目要求学生在限定材料(如纸板、胶水等)和特定尺寸要求下,设计出容积最大的粉笔盒模型。

实施过程

1.问题提出:教师首先提出“在给定材料下,如何制作一个容积最大的粉笔盒?”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容积与形状、尺寸之间的关系,明确项目目标和要求。

2.方案设计:学生分组讨论,初步设计粉笔盒的形状(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和尺寸(长、宽、高或底面半径、高)。每组选择一种形状,通过数学建模计算其容积,并绘制设计图。经过比较,长方体形状因其便于制作和较大的容积而被多数小组选中。

3.制作与测试:学生根据设计方案,使用纸板、胶水等材料制作粉笔盒模型。制作完成后,使用细沙或小米等填充物进行容积测试,记录数据。例如,一组学生制作的长方体粉笔盒尺寸为长15cm、宽10cm、高8cm,计算得容积为1200立方厘米。

4.成果展示与评价:学生以PPT和实物形式展示成果,分享设计思路、制作过程、测试数据以及心得体会。教师对学生的设计、制作和测试结果进行评价,肯定其创意和努力,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材料浪费、制作精度不够等,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本项目,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2案例二:探究校园绿化面积的优化方案

项目背景

本项目聚焦于校园绿化现状,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提出并实施绿化面积的优化方案,以此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项目期望通过实际行动,为校园增添更多绿色,提升学习环境质量。

实施过程

1.数据收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对校园四个区域的绿化面积进行实地测量。使用卷尺测量树木、草坪、花坛等的尺寸,并记录下来。经过一周的努力,共收集到数据:树木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草坪面积3500平方米,花坛面积500平方米,总计绿化面积为6000平方米,占校园总面积的30%。

2.问题分析:学生分析数据发现,校园绿化虽有一定规模,但存在布局不合理、植物种类单一、部分区域绿化不足等问题。

3.方案设计:针对问题,学生设计优化方案,提出增加乔木、灌木和花卉的多样性,合理布局,以提高绿化覆盖率和观赏性。计划新增乔木100棵,灌木200株,花卉300盆,预计新增绿化面积1500平方米。

4.实施与评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方案进行植物采购、种植和养护。半年后,再次测量绿化面积,数据显示新增绿化面积达到1450平方米,接近预期目标,校园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5.成果展示与评价:学生以PPT形式展示项目成果,分享优化过程中的挑战与收获。教师对学生的努力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在植物选择和布局上还有待优化,并提出具体建议。

通过本项目,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运用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技巧,还亲身体验了校园绿化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与探究的教学模式。通过合理选择项目主题、设计项目实施流程、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未来,初中数学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项目式学习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清泉.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策略[J].华夏教师, 2022(15):3.DOI:10.3969/j.issn.2095-3267.2022.15.012.

[2]李云.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的初中数学项目化学习模式应用[J]. 2022(9):13-15.

[3]张建彩.核心素养视域下以项目式学习重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J].理科爱好者, 2023(4):101-10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