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教学评一致性引导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于丽丽

大连博思中学116000

摘要

什么是教学评一致性?它是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新课改、推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教学理念。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相结合,确保教学评三个环节能够相互支撑,共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教学评一致性;初中语文;教学研究

正文


“教学评一致性”思想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从“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评价与怎么评价”几个方向进行具体的探讨。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实践,以此有效实现初中语文综合素养培养的新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这充分适应了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全新的情感体验,有效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

一、改革教学,体现兴趣

要真正地使初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教育模式的整合效应以及效果得到有效利用,初中语文教师就必须把学生重点放在第一位,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让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和经验去关注深入地学习,从而造成语文学习的松懈,影响到整个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的效果,所以提升初中生的注意力至关重要。因此,在实施教育时,初中语文教师要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激发,使他们能够从消极接受转变到积极、主动吸收,让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得到更大的提升。而多元的教育是初中语文教育工作的基础,其不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可以指导他们探究学习的道路。[1]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课堂教学、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综合运用,逐渐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推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入发展。举个例子,课程教学中,老师如果仅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课文然后进行解析不能使每学生都能主动地参加。可是,假如创造了一个情景,让学生在对话中寒暄,彼此用生活化的内容对文章问题进行提问就会让兴致不高的学生也会主动结合所学知识参与讨论。在此期间,胆小的同学们也会被周围的情景所感染,从而开始进行文章的探索由此,在初中语文课上,老师要让同学们在课堂里进行对话,把语文的知识和实际情景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上灵活地运用知识进行文章的交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素质发展,使他们从“被动学习”向“积极学习”转变,并不断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促使课堂教学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

二、围绕课标,定位目标

“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中,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发展特点来进行单元语文教学。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结合语文教学要素,设定一个短期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老师根据不同的学情,把教学目标分为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短期目标,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水平,从而达到“教学评一致性”的目的。比如,在初中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教学中,老师们可以根据诗歌教学主题把握新课改的要求,制定新的“教学评一致性”阅读教学计划,促进“教学评一致性”阅读教学有效开展。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制定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计划:①通过与主题的联系,分析这部分诗歌的形式和内涵,了解中华文化背景下的“四季”魅力。②运用群文阅读,理解并把握该课时所要把握的话题;③认真研读每一首诗歌,认真揣摩用词遣句,学会利用不同的季节景色抒发情感的写作方式,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写作水平。是《观沧海》中秋风吹动树木,带动海浪翻涌的气势和威力;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春光茫然消逝,诗友即将远谪的感愤与惋惜;是《次北固山下》中春初客行停泊,归雁寄托情思的凄苦与愁楚;是《天净沙·秋思》中乐景衬于哀情,思归但仍漂泊的忧伤和彷徨。在设定短期目标的同时,还能激励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并对学生的阅读展开科学的评价,从而能够有效保证“教、学、评”的一致性[2]

三、融合知识,多元板块

要想将“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概念付诸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与前测的学情分析相结合,将教学活动进行有机地融合起来,进而设计出合理的学习活动,让教学目标板块、学习任务板块和教学评价板块达到高度的统一。所以,在设计学习任务板块时,要注重知识点的整合,从多角度给学生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地探索,建立起深度学习模式。对《藤野先生》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新课标和前测试的结果,在“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下,老师可以给学生指定以下的学习任务:这篇文章是如何表现出剧情的?鲁迅在文中写了哪几个地方的故事?详略如何划分?文章以什么样的线索组织事件的?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你有何领悟?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篇文章中所描述的事情你认为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教学任务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够根据任务进行目的性阅读,并对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剖析,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角色的个性,从而能够对文本所要表现出来的思想情绪进行更为系统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学为本”的教育目的,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的质量。[3]

四、教为引导,优化指导

要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目标,需要把握“学”为主的基础,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主体,达到有效“教”的目的。同时,在“教”的过程中,也要思考如何“教”才能使学生的语言学习水平迅速提高新一轮课改对语文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出了需要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研究与了解,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更多鉴赏学习的技巧,增强对古诗词甚至是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领悟,以此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而古诗词中蕴含丰富的意象,这就要求教师对其进行深入指导,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古典诗词的动态美、传神美和自然之美。第一,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实施“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方式,最关键的是要让教师对课堂节奏有一个准确把握,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课内和课外都要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让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加充实。在读懂的基础上,也要对古诗词内涵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并且要根据课本内容来进行大量课外古诗词的拓展阅读,确保所学课外古诗词可以在学生的课堂上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有关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第二,让学生给予朗读感悟意境和情感韵味。在教学评一致性”教学中,教师扮演着主导角色。例如苏轼《水调歌头》中,教师就把古代与现在的节俗进行对照,引导学生想象和体会诗人的写作意图与创作内涵。古诗词篇幅短小,但是在字、词使用上都高度凝练,能够让同学们在各种情绪朗诵中提高对古诗词的了解,尤其是那些情感充沛的诗词。比如毛泽东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要鼓励同学们用激情澎湃的声音进行朗诵,充分塑造他们的自信针对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李煜多愁思变、亡国故人的境界,体验他对生命的感慨与感伤。如此,可以让同学们在朗诵中更好地还原作家的本意和真情实感。第三,利用多媒体手段使课堂的形式更加多样化。鉴赏古诗词就是要从一花一草开始,去体会诗人在文字中构筑的意境。因此,在目前互联网“教”的大环境中,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言语指导是不够的,必须与多媒体相融合,使课堂的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在丰富教材内容的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而在教学中,音乐是最容易引起学生的联想与感染的,而录像则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并使他们的感觉机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教师可以针对性为同学们播放有关诗歌歌曲录像视频,把更有吸引力的东西呈现给同学,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古诗词中的情感,从而对意境有更深的领悟。

五、运用技术多样评价

在教学改革以及双减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应改变过去单一评估的现状,提高教学、学习、评的一致性,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其实,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网上评价模式为实时、多方位、多渠道评价开辟了一块新的试验田。在疫情时期,要进一步推广“把评估融入日常教学中”的教学模式针对学习中的“盲点”,老师通过直播互动、任务单学习、一对一答疑、问卷测试等方式来解决教学中的评估不足问题,分析解决了评估单一的一些问题: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要准确设计教学策略,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有针对性讲解或辅导,确保学习效果。此外,利用信息技术问卷星的形式,设定答题规则,完成试卷的批改,并根据问卷星的分析反馈,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助力课堂反馈。通过这种多渠道的合作,将学习的空间扩展到家庭和学校的各个方面,从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教学,能够更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将每个困难变成“突破点”,将每个思维误区变成“核心能力开发区”。在教育深度整合的大环境下,我们将继续寻求新的整合策略,使学生的学习质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六、结语

总之,初中语文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的认知状况,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确定学习任务和评估标准,让实施的教学真正响应学生真实的学习要求,从而真正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致性评价理念的落实体现在多个方面,语文教师要建立教育情境,把课堂设计的重点放在“应该学什么”以及“怎样学”上,并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蔷,李亮.推动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一致性:意义,理论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9(5).

[2]方桂园.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新丝路:下旬(8):2

[3]范海涛.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策略[J].教育,2020(48):2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