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风在初中班级德育中的渗透与融合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杨建

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大营镇大营中学 邮编:550802

摘要

红色家风,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道德教育资源。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红色家风融入初中班级德育工作中,不仅能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旨在探讨红色家风在初中班级德育中的渗透路径与融合策略,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班级德育体系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红色家风;初中;德育

正文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青少年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和价值观的碰撞。在此背景下,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通过红色家风这一独特资源,对于培养新时代青少年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红色家风融入班级德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二、红色家风的内涵与价值

(一)红色家风的内涵

红色家风是指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含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忠诚担当、清正廉洁等优秀品质的家庭风尚和道德传统。它不仅是革命先辈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二)红色家风的价值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三者通过红色家风的渗透与融合,在初中班级德育中形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红色家风,作为红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深厚的精神内涵。它不仅仅是革命先辈个人品德和家庭风尚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传承红色家风,我们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铭记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独立、富强而英勇奋斗的先辈们,更能激发他们对当下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种历史的传承,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激励着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于学习和生活中。

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红色家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与红色家风中的精髓不谋而合。通过讲述红色家风中的感人故事,展示革命先辈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我们能够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这些价值理念的内涵和意义,进而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这种价值观的共鸣与融合,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更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红色家风还以其独特的魅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红色家风中,我们可以看到无数革命先辈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这些品质不仅激励着他们在革命道路上勇往直前,也为我们今天的学生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通过学习和传承红色家风,学生能够从中汲取力量,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更加坚定自信、不屈不挠。同时,红色家风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尝试新事物,从而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三、红色家风在初中班级德育中的渗透路径

(一)融入课堂教学

在初中班级德育的广阔舞台上,红色家风的传承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活力。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措施。

我们精心策划并开设了红色家风课程,这一举措巧妙地融入了道德与法治、历史等核心学科之中。在这些课程中,我们特别增设了红色家风专题,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和深刻的理论分析,带领学生们穿越时空,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我们精心挑选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作为课程内容,用他们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和英勇的斗争,为学生们树立起一座座精神的灯塔。这些故事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与不凡,更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我们还注重整合教材内容,深入挖掘与红色家风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和案例。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我们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思考红色家风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在历史课上,我们则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围绕红色家风中的某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这些教学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堂体验,还促使他们在互动中加深了对红色家风的理解和认同。

(二)开展实践活动

在初中班级德育的实践中,我们积极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红色家风的独特魅力。其中,组织红色主题班会和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是两项尤为重要的举措。

红色主题班会是我们定期举行的班级活动,每一次都围绕着红色家风这一主题展开。班会上,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互动环节,如故事讲述、角色扮演等,旨在让学生们在参与中深刻理解红色家风的内涵与价值。通过讲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感人故事,学生们被深深打动,他们的心中涌动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也激发了对红色家风的认同与传承意识。而角色扮演环节则让学生们亲身体验革命岁月的艰辛与不易,他们在扮演中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与追求。

我们还充分利用周末或假期时间,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这些基地是历史的见证,是红色文化的宝库,更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参观过程中,我们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展品、聆听讲解,让他们直观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学生们漫步在纪念馆的展厅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他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与洗礼。在烈士陵园前,学生们向革命先烈默哀致敬,表达了对他们的无限敬仰与怀念之情。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红色家风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价值。

(三)家校合作共育

为了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红色家风传承体系,我们特别重视家庭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家长学校培训和亲子共读红色书籍两种形式,将红色家风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家庭之中。

我们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旨在向广大家长普及红色家风知识,提升他们对红色家风重要性的认识。在家长学校的课堂上,我们邀请专家学者、革命先辈后代或资深教育工作者,通过生动的讲解、丰富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向家长们阐述红色家风的内涵、历史背景、时代价值以及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有效融入等关键问题。家长们在这里不仅能够学习到红色家风的理论知识,还能获得实用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和传承红色家风。

我们积极推广亲子共读红色书籍的活动。我们精心挑选了一批红色经典书籍,这些书籍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较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家风元素。我们将这些书籍推荐给家长和学生共同阅读,鼓励他们在忙碌的学习和生活之余,抽出时间一起沉浸在书海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通过亲子共读,家长们不仅能够与孩子共同学习红色家风知识,还能在互动交流中增进亲子关系,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阅读红色书籍,更容易产生共鸣和认同,从而更加自觉地学习和传承红色家风。

四、红色家风与初中班级德育的融合策略

(一)创新德育模式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创新性地运用了情境模拟与项目式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以深度挖掘并展现红色家风的精神内涵。这些方法通过构建模拟或真实的场景,使学生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与崇高精神,从而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在情境模拟中,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与红色家风紧密相关的场景,如革命时期的艰苦环境、英雄人物的抉择瞬间等。学生们被分配到不同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和互动对话,亲身体验革命先辈们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深刻理解他们坚定的信念与无私的奉献。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与启迪,红色家风的精神内涵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们的思想之中。

我们还引入了项目式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围绕红色家风的主题开展自主探究与实践。学生们通过团队合作,搜集资料、分析案例、制定方案,最终完成一系列与红色家风相关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加深了对红色家风的理解与认同,还培养了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和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能力。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德育教育的效果与质量。

(二)强化情感共鸣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深入挖掘并广泛传播革命先辈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学生们的内心世界,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通过细腻而生动的讲述,学生们仿佛亲眼见证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感受到了他们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和崇高的精神。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历史的回顾,更是精神的传承。它们如同一座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学生们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与革命先辈进行心灵的对话。在故事的感染下,学生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他们开始思考自己应该如何面对生活、如何追求梦想、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

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引导学生们将红色家风中的优秀品质,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他们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受这些知识,而是主动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这些价值观。这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转变,正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

(三)构建评价体系

为了全面而深入地推动红色家风的传承,我们构建了一个多元化、多维度的德育评价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视他们在红色家风传承方面的表现与成长。

我们将学生在参与红色主题活动、阅读红色书籍、讲述红色故事、践行红色精神等方面的表现纳入评价范围。通过课堂观察、同伴评价、自我反思、家长反馈等多种方式,全面收集学生的相关信息,形成对学生红色家风传承情况的客观评价。

这一评价体系的设计,旨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红色家风的学习和实践。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努力与付出得到认可与肯定时,他们的学习动力将得到极大激发,进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红色家风的传承中去。同时,这种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方式,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成长状况,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五、结论

红色家风在初中班级德育中的渗透与融合,是新时代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融入课堂教学、开展实践活动、家校合作共育等方式,可以有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未来,应继续探索和创新红色家风与班级德育的融合策略,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杨美新,黄丽."新时代"红色家风德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 10(4):6.DOI:CNKI:SUN:DDYY.0.2018-04-017.

[2] 高红,张启森,严楠.红色家风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价值旨归,现实挑战与实践进路[J].南京开放大学学报, 2024(2).

[3] 杜鹃.红色家风精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融入探究[J].秦智, 2022(12):0130-0132.

[4] 王煜.红色家风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J].党史博采:下, 2019(6):2.

[5] 吴雪.红色家风传承研究[J].科学大众:科技创新, 20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