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
关键词
技工院校体育课堂教学德育教育
正文
引言
对技工院校的学生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该阶段的学生是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应该对其提高重视,而其中的体育学科教学是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场所,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时,不仅要重视这些部分,更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1、在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意义
1.1激发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
我们应该了解到体育是充满挑战和竞争的一项活动,是希望能够在运动的过程当中让参与者不断的突破自我,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挑战。在技工院校的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应该设置多样化的体育项目以及相关的竞赛,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拼搏进取精神,让学生能够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运动当中学会坚持不懈勇于挑战的精神,并且要将这种精神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当中去,对其日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1.2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体育活动过程当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能够帮助学生去获得竞赛项目的成功,不管是在篮球项目当中还是足球项目当中,学生之间紧密合作的关系都是必须存在的,共同为团队目标一起努力。在开展技工院校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于这些团队活动的组织,使学生的团队意识得到加强,让学生能够理解到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学生在体育活动当中可以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也能够让学生对其日后的发展有重要的认知,促进与同事之间的良好沟通合作。
1.3能够进一步调控学生的个人情绪
技工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体育活动作为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之一,是应该得到相关教师的认可的,并且积极的使用该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释放自身的压力,缓解焦虑,使学生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适当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并且培养学生冷静睿智的应对态度。除此之外,体育活动当中成功的体验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等,并且也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
2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2.1集体观念淡薄
在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学中,集体观念的培养通常被忽视。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通常更关注个人技能的展示和成绩的取得,而忽视了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的重要性。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体育教学中缺乏对学生集体观念的有效引导和教育。学生缺乏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导致在团队项目中难以形成有效的配合,进而影响整体表现。
2.2体育道德意识淡薄
我们应该了解到体育道德是体育精神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此应该加强关注,但是在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学当中,一部分学生的体育道德意识是非常的淡薄的,他们在比赛时会缺乏公平的竞争精神,会出现违规的行为,一些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不惜使用一些违背公平原则的手段,比如贿赂裁判、作弊、使用兴奋剂类刺激性药物等,完全违背了体育道德。大而且在日常锻炼当中也会缺乏对设施器材的尊重和保护,这样的行为会损害体育运动的纯洁性,影响了学生的道德素质。
2.3社会公德缺乏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当中,有一些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是相对缺乏的,在参与体育活动的时候,会忽视对公共秩序的维护以及对他人权益的尊重,也就是说有一些学生会在体育公共场所当中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等,这会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德形象。
3、技工院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3.1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教育
作为一名技工院校体育学科的教师,在开展体育学科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去丰富其教学内容,并且借助于有效的教学资源,使得德育教育和体育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在进行队列队形、体能训练、球类运动等常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严格要求学生的仪态、纪律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例如,在队列队形的训练中,通过反复练习和严格要求,让学生理解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进而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自律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结合具体的体育项目,比如说田径足球,篮球等多种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理解公平竞争,尊重对手,团结合作的体育精神。
3.2游戏比赛法
游戏的加入在技工院校的体育学科当中,会得到学生的喜爱,这也有利于德育教育的渗透。而且比赛法也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在渗透德育教学中能够体现出社会性特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在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要从本质上出发,先明确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依据设计制度完成游戏比赛,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要学会相互合作,提高精神意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和比赛,让学生能够在参与的过程当中潜移默化地去接受相关的德育教育。比如说在一些拔河比赛接力比赛的项目当中,学生之间是要进行团队合作的,并且学生也可以相互鼓励,培养学生自身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而且教师也可以通过相关规则的设置裁判处罚等方式,让学生去正确的理解公平竞争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借助于游戏比赛当中的胜负关系,让学生能够正确的去面对失败和挫折,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让学生要对比赛进行总结和反思,认识到自己在比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在日后如何更好地进行改正。
3.3加强体育精神宣传教育
教师要做的就是加强体育精神的宣传教育,让班级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去理解体育精神的内涵以及价值,并且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讲解、观看比赛录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精神的魅力以及力量。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校园文化,去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体育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
结语
结合上文叙述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作为技工院校体育学科的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去,对于学生来讲是能够促进其健康成长的。在技工院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加强德育渗透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要求。体育教育工作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健康体格,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以及遵纪守法的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张洋洋,张翠萍.探索体育教学德育渗透实现路径[N].山西科技报,2024-07-02(A06).
[2]李志强.“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课堂常规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案例分析[A]2024第二届四川省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报告会论文集(1)[C].四川省体育科学学会、四川省学生体育艺术协会,四川省体育科学学会,2024:4.
[3]毛利.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J].体育风尚,2024,(06):113-115.
[4]陆飞.浅析技工院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6):94+96.
[5] 赵孟洋,胡健华.新时代美育与德育融入体育舞蹈教学的价值诠释与实现路径[J].田径,2024,(10):7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