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提质增效的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提质增效
正文
引言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双减政策大不推进的环境下,提质增效也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习作属于较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具有见效慢、耗时较长等特点,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缺少生活阅历及习作积累,这种情况下要想促使习作教学真正做到提质增效,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教师教学难度。鉴于此,笔者则就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提质增效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 创设趣味习作情境,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情境”这一词在新课标文件中有多次出现,可谓是当下教育领域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1]。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要想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教师即可在习作教学课堂为学生创设出极具意义的教学情境,而且还需要保证情境的真实性,即要衔接学生实际生活及教学内容来创设情境,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表达欲望,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有效运用语言文字,这样就能为学生后续写作打好基础,从而真正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先加大对习作教学目的的解读,然后再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习作情境,以此来提高习作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这样学生自然会主动参与到习作中。以“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为例,这一单元习作教学要求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清楚地概述某一件事情的经过以及自我的感受,为了有效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教师即可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历史人物故事会”情境,在情境中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想象成为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然后再以第一人称视角概述下“我”的故事,这样就能借由情境激发学生表达与交流的欲望,而学生表达的过程则是另一种形式的写作,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习作乐趣,以此来切实提高学生习作能动性及参与自觉性,最终真正起到提质增效的习作教学效果。
二、 立足单元典型课文,指导学生构建习作框架
纵观小学语文教学情况即可发现,虽然习作是语文教学落脚点,可是很多教师在对学生教学时,大多会将课文教学与习作教学分开推进,无法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要想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对教材课文的解读,立足于单元内的典型课文来为学生在传授写作技巧,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课文阅读中逐渐提高自身写作水平。小学生要想真正写出一篇优质作文,首要任务就是要先构建好习作框架,即要对文章结构进行构思,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有着不小的难度,而单元课文则能够为此提供依据。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可基于单元典型文本来帮助学生构建习作框架,以此来促使学生能够真正写出具有完善结构的作文。以《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海滨小城》这几篇文章为例,它们同属于一个单元,课文都是“总—分—总”结构,教师可以借此来为学生传授这一习作结构,这样就能有效培养学生习作结构概念,让学生写出具有完善结构的作文,从而真正提升语文习作教学效果[2]。
三、 开展整本书阅读,丰富学生习作素材
整本书阅读是新课标中提出的重要阅读理念,其与传统阅读教学有所不同,整本书阅读具有更为详细的故事人物、背景、时间等线索,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丰富学生习作素材的重要方法。为此,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要想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教师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增加习作素材,进一步深化读写结合,这样就能有效引导学生以“阅读输出”为目的进行“阅读输入”,这样学生就能在习作过程中避免出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情况。以“习作:我和 ___ 过一天”为例,教师即可在学生习作之前围绕着这一单元“神话”题材,要求学生开展以“中国古代神话”“经典神话故事”为主题的整本书阅读,然后再要求学生在整本书于都之后在横线的空白区域填写上自己阅读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人物,而后续的习作也会因为学生整本书阅读积累而更加的顺畅,从而真正有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确保提质增效目标得以落实。
四、 指导遣词造句技巧,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材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挑选的课文,在遣词造句上也极具技术,教师可以基于此来加强对学生的习作指导,这也能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效果,有效助推习作教学提质增效。在习作过程中,学生若能掌握遣词造句技巧,其写出来的作文也会更加具有感染力,反之,整个文章给人的感觉自然也就十分平淡,无法真正打动人心[3]。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可以紧扣教材中的优美语句、高质量语言文字来为学生知道一些遣词造句技巧,以此来有效促使学生习作水平得以提升。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其作为一篇写景的文章,其中有很多的好词好句及精美表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可以此来作为切入点指导学生遣词造句技巧、修辞手法使用等内容,这样就能进一步助推学生习作能力提升,从而真正有效落实习作教学提质增效。
五、 借助课后小练笔,强化学生习作训练
“小练笔”主要指的是阅读过程中随文写作的一个全新课程设计,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仿写课文编导方式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表达能力”,亦或者是让学生在借鉴作者思想情感及方法的过程中磨练他们的“思想力”,这样就能为学生写出高质量作文打好基础。习作教学关键还是在于学生真正参与到“写”的实践中,不然一切都是空谈,所以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要想真正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在课后为学生设计“小练笔”任务,借由这一方式来促使学生亲自参与到习作训练中,长时间下去学生习作水平自然也能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在《爬山虎的脚》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即可创新作业设计,为学生设计一个课后小练笔任务,即要求学生仿写文章写一种植物的变化,这样就能及时检验学生对于文本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是不是能够有效运用于写作实践中,在创新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切实助推学生习作水平提升,从而真正促使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能够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4]。
六、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要求也有所变化,处在这一环境下,以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方法自然也亟待革新。提质增效作为当下教学重要要求,其对于小学语文习作而言难度不小,毕竟语文习作教学要想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无法一蹴而就,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深刻把握新课改要求,深用教材来为学生构建习作框架,然后再创新习作教学方法,借由整本书阅读丰富学生写作素材,这样才能真正强化学生习作能力,有效落实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提质增效目标。
【参考文献】
[1]伍娟.义教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研究——评《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荟萃》[J].语文建设,2024,(12):82.
[2]王向青.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创新策略[J].启迪与智慧(上),2023,(10):6-8.
[3]陈汉辉.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探究[J].家长,2023,(24):136-138.
[4]林国耕.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探究——以《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日记教学为例[J].语文新读写,2023,(14):66-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