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纪海波 陈仁辉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福建 厦门 361102)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在结构和能力素质方面的现状,并提出了完善选拔与培训机制、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能力素质及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的具体措施。此外,文章还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创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体系、提升教育方法及加强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协同育人。通过上述举措,旨在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充满活力的辅导员队伍,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

正文


引言: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增强,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基地,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新的挑战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的队伍建设对教育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结构不合理、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亟需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分析了辅导员队伍现状,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旨在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一、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基础。该理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辅导员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承担着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全面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要求辅导员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品质、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身心素质,以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根本遵循。该理论明确了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途径,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方向。辅导员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辅导员必须深刻理解并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他们的工作旨在培养具有坚定信仰、深厚爱国情感、优良品德、扎实专业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3.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该理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内容和方法。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应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内涵,要求辅导员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分析

1.辅导员队伍结构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结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职称、学历和年龄三个方面。首先,在职称结构上,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呈现出明显的初级职称集中现象,初级职称辅导员占据了较大比例,而高级职称辅导员则相对较少。这种现象不仅限制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成长空间,也反映出晋升渠道的不畅,不利于队伍的长期稳定发展。其次,在学历结构上,虽然硕士学历辅导员已经成为队伍的主体,但博士学历辅导员的数量仍然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队伍在学术研究、专业指导等方面的深入发展。博士学历辅导员的稀缺,使得队伍在科研能力和深度上难以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最后,在年龄结构上,年轻辅导员占据了较大比例,他们虽然充满活力,但往往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与此同时,年长辅导员的缺乏,使得队伍在经验传承和稳定性方面存在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传帮带效应。

2.辅导员队伍能力素质分析

在能力素质方面,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和不足。辅导员的政治素质普遍较高,他们能够坚守政治立场,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引导。然而,在业务能力方面,部分辅导员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他们可能在心理咨询、职业规划等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上存在短板,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此外,德育水平虽然得到了普遍重视,但在德育内容的创新和方法的多样性上,辅导员队伍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辅导员需要不断创新德育工作,以适应这些变化。总体来看,辅导员队伍能力素质的提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辅导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并通过实践锻炼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索

1.完善选拔与培训机制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完善选拔与培训机制。选拔过程中,应严格制定标准,不仅要求辅导员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和实际工作能力。此外,选拔过程应公开透明,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培训方面,新入职辅导员需接受全面系统的岗前培训,包括学生工作理论、实践技能、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对于在职辅导员,应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以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鼓励辅导员参与学术研究和实践项目,以促进其持续成长和职业发展。

2.优化队伍结构

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对于提升整体工作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年龄结构上,应形成合理的梯度,既要有经验丰富的资深辅导员,又要有中年辅导员稳定骨干力量,还要有年轻辅导员带来新的活力。在学历结构上,应鼓励辅导员提升学历层次,特别是增加具有博士学位的辅导员比例,以提升队伍的学术研究能力和专业指导水平。在职称结构上,应合理配置不同职称的辅导员,建立明确的晋升通道,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发展动力,从而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辅导员队伍。

3.提高队伍能力素质

提高辅导员队伍的能力素质,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政治理论学习应成为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必修课,通过深入学习,确保辅导员能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坚定理想信念。在业务能力提升方面,应通过专业培训、实践锻炼和学术交流,使辅导员在心理咨询、职业规划等方面具备专业水准。德育水平的提升则需要辅导员不断创新德育内容和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育,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通过这些措施,全面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对于激发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热情和职业认同感至关重要。在待遇保障方面,应确保辅导员的薪酬福利与工作强度和贡献相匹配,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在晋升通道方面,应明确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路径,为其提供晋升机会,激发其职业成长的积极性。在职业认同感提升方面,应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加强职业文化建设等手段,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公正评价辅导员的工作成效,以此作为激励和选拔的重要依据,从而营造一个公平、竞争、有序的工作环境,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健康发展。

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策略

1.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首要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满足学生成长需求。这不仅体现在课程设计上,更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个人观点,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同。知行合一的理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和升华认识。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培养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理念则强调教育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这意味着学校不仅要在学术教育上下功夫,还要重视体育、艺术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良好品德的新时代青年。通过这些理念的贯彻实施,可以有效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具有时代气息。

2.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应注重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时代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之中。为此,学校可以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涵盖历史、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优秀传统文化。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则要搭建多样化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例如,设立创新创业基地、社区服务站点等,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育人体系建设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增强教育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学校可以开发在线学习平台,制作微课视频,举办线上讲座等活动,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这三个层面的体系建设,可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3.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课堂教学改革应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参与度。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个性化教育则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在各自的起点上不断进步。融媒体教育的推广,则是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例如,通过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手段,推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育的即时性和便捷性。这些方法的创新和运用,能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4. 加强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协同育人

加强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协同育人,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明确双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形成教育合力。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日常管理工作,而专业教师则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和研究指导。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沟通学生情况,共同制定教育方案,确保教育目标一致。搭建协同育人平台,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促进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交流与合作。这样的平台不仅能让双方更好地了解彼此的工作内容,还能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出谋划策。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例如,开展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既学到专业知识,又能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所需的有用之才。

五、结语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多个层面和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和实施。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完善选拔与培训机制、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能力素质及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完善教育体系、提升教育方法及加强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协同育人,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未来,高职院校应继续深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探索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未来,高职院校应当继续深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探索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康易赟,周丙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要求、现实挑战与突破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4,(02):85-89.

[2]李树学,龚超.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政策环境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01):75-78.

[3]王露.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优化路径探索[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2,24(03):36-41.

 

1.纪海波,男,汉族,(1987.12.15),福建厦门人,本科,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2.陈仁辉,男,汉族,(2000.5.2),福建莆田人,管理学学士,厦门南洋职业 ,人力资源管理师,婚姻与家庭指导师 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