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中英语情感化教学模式初探研究
摘要
关键词
职业高中;英语教学;情感教学;教学模式
正文
0.引言
近年,情感化教学理念的兴起,使教育界对此议题愈发重视。情感作为驱动个体行为的潜在力量,对于学生学习热情及成果产生深远影响。将情感化教学策略融入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与引导,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构建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语言学习的魅力与价值[1]。因此,在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研究情感化教学的实施方式,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1.实施英语情感化教学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1 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原则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而在情感交流方面也同样如此。努力使情感活动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身心发展阶段相匹配,是有助于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2]。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感受英语语言的独特魅力,以此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1.2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的原则
在进行情感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平等原则,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保持平等的地位。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且精心策划各种活动,以便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而选择最适合的教学策略[3]。现代教育理念倡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对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1.3 激励学生的原则
在英语情感化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高度重视激励原则。情感可以被划分为积极和消极两大类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着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努力营造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4]。积极情感包括成就感、满足感以及自信心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教师适时的鼓励和肯定来加以激发[5]。
2.当前职业高中英语情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过于知识导向,忽视情感交流
在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情感交流的必要性。根据调查数据显示,80%以上的教师更加注重知识传授**,忽略了对学生情感需求的关注。这一现象导致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较为有限,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6]。
由于英语被视为应试科目,教师通常将教学目标限定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因此教学过程偏向于机械地灌输语法、词汇、阅读理解等内容。这种单一的知识导向,使得学生的学习体验枯燥乏味,未能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共鸣[7]。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僵化,课堂互动局限于“讲解—记笔记—考试”的模式,情感因素严重缺失。学生在这种单调的课堂氛围中容易失去学习动力,无法有效地提升对英语学习的兴趣[8]。调查图表显示,多数学生对当前教学中缺乏情感支持的满意度较低,他们普遍认为英语课堂学习体验不够愉快,难以激发学习热情。
2.2 教师忽视学生情感需求及变化
职高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薄弱,造成对英语学习的恐惧心理,容易陷入厌烦、焦躁的情绪中不能自拔。但老师们在课堂上往往忽略了这个问题,对这种情绪变化缺乏支持策略,对学生消极情绪的处理也难以做到有效。比如,教师在学生面临学习困难或成绩不佳的情况下,对成绩的提高过分关注,而对学生情绪的关注却被忽略掉了。不少同学反映,由于英语基础薄弱,导致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屡屡受挫[9]。加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启发和引导,未能充分运用情感支持策略,使学生长期处于应激、焦虑状态,学习积极性和信心进一步降低。部分学生在学习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甚至自我怀疑。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并给予适当的疏导和支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对心理健康造成损害。
2.3 课堂氛围单调,情感互动薄弱
职业高中英语课堂,常见教师主导,过专注于讲解而轻忽师生间的互动。此种模式致使课堂气氛枯燥,学生参与度及课堂满意度偏低。情感互动匮乏,课堂待之以刻板,活动范围普遍依附于教师的单项传输,学生情感及思维鲜有表达与回馈,诸如,课堂提问环节常显机械,学生回答问题多半表现为浅层次回顾知识,未能引发深度思考和情感交流。如此,学生参与兴趣锐减,自我激励动力不足。若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及时的情感反馈,如教师的赞赏与肯定,其学习动机就会逐渐削弱[10]。
3.职业高中英语情感化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3.1活跃英语课堂氛围,塑造和谐师生关系
新版职高英语教材为师生情感交流提供了平台,丰富的教学内容有助于促进互动。在真实语境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师引导下,学生能激发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知识。为此,英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图像解说、故事扩展、辩论、短剧表演等,帮助学生融入课堂并理解内容。教师还可以补充历史、文化等背景知识,推荐相关课外读物,扩展学生词汇和知识面。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意见,表扬积极发言的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
3.2深化英语教育活动,巩固师生关系
职业高中英语教师应主动参与英语角服务,展示外国名人肖像、童年照片及代表性文化物品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定期组织班级学生参加英语角活动,如英语智力游戏、猜字、猜谜等。同时,针对中学生普遍对名著及明星感兴趣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后收集名人信息,并在英语角分享其生平简历、喜好原因,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加强同学间、师生间的情感纽带。英文音乐、诗歌、散文具有独特艺术魅力,教师可举办诗词朗诵比赛、英语歌唱比赛等活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浓厚英语学习氛围,旨在构建和谐课堂环境。
3.3精评细判作业,鼓舞学子热情
作业批改不应仅作为对学生学业表现及认知水平 的评定,且更应视为师生间的纸面互动桥梁。当前,大部分职业高中英语教师采用的作业评估方法主要是在学生作业后标上 A、B、C、D 等,对于优异者通常只给予“Excellent!”的标注。然而,学生在接收到作业反馈时,往往仅瞥一眼教师的评价,甚至有些学生并不关心教师为其作业所打的分数,导致师生间缺乏深入沟通。此种传统作业评估模式未能充分发挥作业的潜在价值。
针对职高生英语基础较弱的情况,英语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不能仅凭完成质量等级评定,而要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进度上。教师要以正面评价激励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这对进步明显者是有利的;对于不思进取的人,教师要给与鼓励,指出问题,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缺点,找到提高的方向。老师也要善于发现作业中的闪光点,比如学生引用名言“nopains,nogains”,老师可以把笑脸标在相应的位置上,哭的脸标在语法错误的地方。这样,学生在接到批改后,为了进一步改进和发扬,就会更加注意老师的批注,了解自己文章的优点和不足。
3.4利用先进科技,提升情感教育效果
老师们能运用多媒体智能教学设备,如增强现实技术数字课本等来丰富教学内容和呈现形式,提高学生对学习兴趣和情感的投入程度。增强现实技术能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中进行语言训练,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师还能在互动教学平台上运用智能白板电子学习资源等手段进行实时监控学生学习进度和表现加强课堂沟通的开展。如教师能运用数字化词汇游戏在线语法测试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并能及时给予情感鼓励和反馈。通过多媒体智能化教学的开展,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好的效果。
4.情感教学模式应用效果的评价与反思
4.1 评价情感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根据学生成绩的对比分析,采用了前测和后测的形式,比较情感化教学实施前后的成绩变化。研究对象为某职业高中两个平行班级的学生,一个班级为对照班,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另一个班级为实验班,实施情感化教学模式。在为期一个学期的实验中,两个班级在英语学习上的表现有明显差异。
表1学生成绩变化
班级 | 教学模式 | 期初平均成绩 | 期末平均成绩 | 提升幅度 |
对照班 | 传统教学 | 62.3 | 65.1 | 2.8 |
实验班 | 情感教学 | 62.1 | 71.5 | 9.4 |
从上表可以看出,情感化教学模式的实验班学生成绩提升幅度远高于对照班,表明情感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提升其学习效果。此外,通过课堂观察与问卷调查,实验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显著提高,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和参与讨论的次数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更为积极活跃。通过对比课堂气氛,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多为被动接受知识,而情感化教学模式则更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使其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促进语言技能的全面提升。
4.2 情感教学模式的局限与改进方向
由于学生的性格、认知水平、情感体验等存在较大差异,情感教学在具体实施中难以一刀切。例如,部分学生情感内敛,情感教学对其学习动力的激发效果较弱。部分学生对情感化教学不适应,反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在情感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情感激发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情感化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更多时间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和情感互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的时间成本。如果没有合理的教学规划,可能导致教学进度缓慢,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在实施情感教学时需要平衡好情感调动与教学内容的衔接,确保教学效率不受影响。
改进建议:职高学生对学习有独特的需求,未来的情感教学应强调在职场中融入英语以增强实用性、激发学生使用英语的热情等实用性和技能培养。同时,帮助教师进行经常性反思和改进,需要学校开展情感教学培训。为了更有效地传递情感教育内容,教师还需要注重自我情绪的调节和成长。
5.结束语
在职高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法,使学生在课堂上提高学习动力、活跃程度,在师生心理隔阂缩小的同时,改善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教师的情感认知不足,以及教师在推广过程中的多元性影响。因此,在综合考虑职高学生多元需求、优化教学效果、营造优质学习环境、为学生全方位成长提供有力情感支撑的基础上,未来需要积极探索更加多元、切合职业教育实际的情感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魏晓玲.职业高中英语教师情感化教学的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22,(08):72-73.
[2]Bettazzoli N .A Didactic Model for Teaching Bioethics: Didactic Constructivism and Narrative Imagination. The Co-construction of Critical Judgments, Narr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Emotions and Feelings[J].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174(C):2174-2183.
[3]许新叶.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策略研究分析[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岳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0:2.
[4]Kathleen M A ,Angel F ,E. J C , et al.Iterative Design and Pilot Implementation of a Tiered Coaching Model to Support Socio-Emotional Teaching Practices[J].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2022,42(2):124-136.
[5]顾丽君.探究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的未来规划[J].中学生英语,2022,(34):13-14.
[6]A. F L .Moderator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Models and Reading Achievement for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The Role of Emotional Warmth and Instructional Support[J].Teachers College Record: The Voice of Scholarship in Education,2012,114(8):1-30.
[7]Brunsdon J J .Flourishing through The Spectrum: Toward an affective-oriented composite pedagogical model?[J].Europe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2024,30(1):69-84.
[8]廉超,陈乐欣,刘淑琴.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确证+情感体验+行为追求”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观察,2024,13(10):100-103.
[9]黄敏敏.情感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校园英语,2023,(41):91-93.
[10]陈玲琳.PBL教学模式在色彩情感表现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06):98-101.
[11]侯丽娴.移动技术与情感教学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英语广场,2021,(05):90-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