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阅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任如勇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凤凰镇东侯楼小学274600

摘要

主题阅读作为一种创新性的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强调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阅读,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知识面、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主题阅读,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更多元化的文学作品,还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及文化内涵,从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

主题阅读,小学语文,创新策略

正文


一、"主题阅读"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主题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领域的应用,其深远意义远不止于表面的文字堆砌,而是深刻地塑造着学生的阅读生态与全面发展。这一教学模式如同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引领他们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探索、深度学习。主题阅读还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更能深刻理解不同领域的文化内涵,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网络。这种全面的知识构建,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主题阅读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要求学生不仅仅是表面的阅读,而是要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分析,通过对比、归纳、批判等方法,挖掘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与价值。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具备独立思考、辨别真伪的能力。此外,主题阅读还巧妙地促进了读写结合,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良性互动。在阅读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写作活动,将阅读所得转化为个性化的表达,不仅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更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的交织中,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与力量。

二、基于"主题阅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明确阅读主题精选阅读材料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一个明确、有吸引力的阅读主题。主题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阅读主题,教师应精心挑选相关的阅读材料,包括课内外读物、网络资源等。阅读材料应注重质量,既要符合主题要求,又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阅读兴趣。

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题阅读”时,以《少年闰土》一文为起点,我们可以巧妙地构建一个以“鲁迅文章阅读”为主题的深度阅读体验。这一主题的设定,不仅紧扣了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还深入挖掘了鲁迅作品的丰富内涵,旨在引导学生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教师在确定“鲁迅文章阅读”这一主题时,充分考虑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他们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社会寓意都充满了好奇。因此,教师可以选取《少年闰土》作为引入点,通过讲述闰土这个农村少年的纯真与勇敢,激发学生对鲁迅作品中人物命运的关注与同情。紧接着,教师围绕这一主题,精心挑选一系列鲁迅的经典作品作为阅读材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这些作品不仅与《少年闰土》在情感基调、人物塑造等方面有着内在联系,还展现了鲁迅在不同生活背景下的深刻洞察与独特表达。为了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鲁迅生平介绍、时代背景分析等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批注等,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体验中感受文学的魅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学会如何阅读鲁迅的作品,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人文关怀精神。

2.组织自主阅读,开展交流活动

在主题阅读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设置阅读任务,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目标,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理解作品。 开展交流讨论:交流讨论是深化理解的重要方式。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同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评价。

例如“爱国主题”的阅读,以《狼牙山五壮士》为核心篇章,教师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踏上了一场自主阅读与深度思考的旅程。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成为了学生探索爱国情感的引路人。具体过程:首先教师明确提出了“爱国主题”的阅读任务,鼓励学生带着对英雄事迹的崇敬之情,自主翻开《狼牙山五壮士》的篇章。通过预设的问题引导,如“五壮士面临怎样的绝境?”“他们的选择体现了怎样的爱国情怀?”等,学生带着目的阅读,不仅提升了阅读效率,也促使他们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深入理解作品所传达的爱国主义精神。随着阅读的深入,教师适时组织交流讨论环节,为学生搭建一个分享感悟、碰撞思想的平台。学生们纷纷讲述自己被五壮士英勇无畏、舍生取义的精神所震撼的瞬间,有的同学可能从五壮士的壮举中看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的紧密联系,有的则从他们的坚定信念中感受到了爱国之情的深沉与伟大。讨论中,学生们相互倾听、相互补充,形成对爱国主题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教师则需要在一旁细心观察,适时介入,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与肯定,同时也引导他们从更多元的角度思考问题,如将五壮士的壮举与当今时代的爱国行为相联系,探讨爱国精神的传承与发扬等。这样的交流讨论,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狼牙山五壮士》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让爱国主题在阅读与思考中得以升华。

3.注重读写结合

“主题阅读”的教学实践中,注重读写结合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学策略。它如同一条纽带,将学生的阅读体验与创作灵感紧密相连,让知识的吸收与表达在互动中相得益彰。

“梦幻的童话世界”这一主题为例,教师在引领学生遨游于《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经典著作的奇幻之旅后,可以巧妙地将其延伸至写作领域。比如设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写作任务,旨在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将阅读所得转化为生动的文字。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童话续写”为原本已结束的情节添上新的篇章。这些续写作品不仅可以展现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也体现他们对原作主题的深刻理解与再创造。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读后感”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童话背后的寓意与价值。

三、结语

主题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知识面、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主题阅读的价值,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努力构建一个开放、互动、高效的阅读课堂。通过主题阅读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期待学生们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体验,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施瑞云.联结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开放性主题阅读教学研究[J].新智慧.2023,(19).103-105.

[2]陈碧玉.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实践路径[J].天津教育.2023,(27).120-1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