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铸就精彩人生 自律成就美好未来-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焦芳妮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逸夫小学 71130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德育教育是小学数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从一年级起贯穿于各年级的教学当中,我们每位老师都因把德育跟知识、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突出教育教学的德育性,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一、利用数学典型素材,培养孩子爱国情操。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教育贯穿于知识教学中。这样,学生在获取有效发展自身能力的同时,受到生动而自然思想教育,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才能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数学课堂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也一定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1收集数学历史素材增加学生自豪感例如,我国商代形成的十进制,比西方早2000年;公元3世纪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分数除法法则,给出了最小公倍数严格的定义;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了3.1415926<3.1415927.这项纪录保持了近1000年之久,现称“祖率”。这样,我们通过结合教材,以史为例,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的重大贡献,使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祖先以高度值智慧所创造的价值,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

2.通过相关数学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通过我们地大物博的数据反映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统计表,都是对其进行爱国教育的良好素材,这些教学内容对同学们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爱国主义思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挖掘素材中的教育因素,培养学生健康心态。

1、挖掘数学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教学乘法分配律(A+B)X=AX+BX时,我们可告诉同学们:A和B是两个非常好客的姐妹,见到X的到来很高兴,她们把门打开先与X同学拥抱后,然后一起快乐地做游戏。这样我们不但教会学生牢固地记住了乘法分配律,而且还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在学习时我们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同时,还教育孩子们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高昂的生命意识,明确人生的价值、意义,它不但是为了学习,生活中还有和学习同等重要的事。

2、挖掘数学例题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有几节课是专门学习求利息的,是有关储蓄的问题,此时,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对学生零花钱进行储蓄教育,鼓励学生把零花钱存到银行里会产生利息,不但杜绝了孩子们胡乱花钱的坏习惯,而且还使孩子们养成了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好习惯。这样,赋予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具有时代的气息,使学生容易产生共鸣,有新鲜感。

    三、关注个体成长,培养学生养成自律的学习习惯

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精益求精,讲解、板书和

批改作业要做到一丝不苟,讲解问题时不要拖泥带水,言行举止要稳重、大方、认真。如:大多数学生在解这类AX+B=C的方程时会经常出现(A+B)X=C这种错误,此时数学老师就应让学生将此类AX+BX=C的方程结合起来,通过反复对比练习是学生认识到两种方程的区别,先让自己总结规律,然后教师再通过最为准确、简练的语言告诉他们正确的解题思路、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德育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主要渠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通过数学课堂,从小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使其养成自律的学习习惯。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使其水乳交融,自然生长,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