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刘海燕

山​东省临沂第八中学 276000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还能增强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初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正文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概述

1.1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英语学习者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据《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一书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掌握,还涉及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尊重。一项针对中国初中生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学生在与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时,由于缺乏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导致沟通障碍。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语,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1.2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与构成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个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互动的能力,它不仅包括语言的使用,还包括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适应。根据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该能力由动机、知识和技能三个维度构成。动机是指个体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内在驱动力,知识涉及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而技能则包括语言运用和非语言交际的能力。当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更多了解时,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更为出色。

1.3 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然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更侧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的融入和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一项针对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初中英语教师表示在教学中很少或从未涉及跨文化交际的内容。这种现状导致学生在实际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常常出现理解偏差和沟通障碍。学生可能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语法结构,却无法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从而在与外国朋友交流时产生误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失,不仅影响了学生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也限制了他们未来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因此,改革当前的英语教学模式,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核心,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2.1 文化敏感性的培养策略

文化敏感性指的是个体对不同文化特征的感知、理解和尊重的能力。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文化敏感性涉及对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化与女性化、不确定性回避以及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等文化差异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多元文化背景的英语材料,如不同国家的节日、习俗、历史故事等,来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感知。通过比较中国春节与美国感恩节的庆祝方式,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不同文化的节日习俗,还能学会欣赏和尊重这些差异。此外,案例教学法也是培养文化敏感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化冲突案例,如在国际商务交流中出现的文化误解,学生能够学习到如何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文化敏感性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2.2 跨文化沟通技巧的实践与训练

跨文化沟通技巧的实践与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更能让他们在实际交流中运用得当。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模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场景,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敏感性和适应性。研究表明,角色扮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因为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境之中,促使他们思考并解决实际交流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此外,案例分析法也是培养跨文化沟通技巧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化冲突案例,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在不同文化间进行有效沟通,避免误解和冲突。引用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化中沟通方式的差异,从而在实践中更加注重语境的把握和非言语信息的解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灵活运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

2.3 利用多媒体资源促进文化理解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如视频、音频、动画和互动软件,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文化体验。通过观看原声电影片段,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语言表达和非语言交际方式。一项针对多媒体教学效果的研究表明,使用多媒体资源的学生在跨文化理解测试中的表现比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高出20%。此外,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异国文化,这种沉浸式学习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感知和理解。

2.4 创设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景

通过模拟真实的国际交流环境,学生能够直接体验和实践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扮演来自不同国家的交换生,通过讨论、辩论或合作项目等活动,学习如何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沟通。研究表明,当学生在模拟的跨文化场景中进行互动时,他们的文化敏感性和适应性显著提高。一项针对中学生的研究显示,参与过模拟国际会议的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中的得分比未参与者高出20%。此外,教师可以引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从而更好地准备他们面对真实世界的跨文化挑战。

三、教师角色与专业发展

3.1 教师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上。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文化差异的桥梁和学生跨文化理解的引导者。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上对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和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接受度和理解深度。一项针对中国初中英语教师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融入文化内容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显著帮助。教师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和尊重。此外,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应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要他们不断更新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敏感性。

3.2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与途径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专业发展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还应具备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根据文化教学的三个维度模型,教师应从C文化(文化知识)向C文化(文化意识)转变,最终实现文化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研讨会或国际交流项目来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敏感性。此外,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如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手段,以适应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需求。一项针对中国教师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教师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英语教学至关重要,但只有不到30%的教师表示接受过相关的专业培训。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应包括定期的在职培训、校内外的学术交流以及与国际教育机构的合作,以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地在课堂上实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韩科选.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探讨[J].校园英语,2024,(32):151-153.

[2]刘艳.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J].校园英语,2024,(27):160-16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