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王美枝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星溪中心小学 353600)

摘要

小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新时代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积极与学生的社会发展相联系,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引导中融合减负增效的实践方向,从而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发挥出重要的教育价值。教师的教是多元融合状态,学生的学也变成了综合性的发展趋势,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德育品质以及法治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的探索相应的课堂教学实践途径,也是在与双减政策相融合的同时形成多种教学创新模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展现自我,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也是在散发社会正能量的同时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关键词

"双减” 小学道德与法治 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双减政策是对学生实施人文化教育的深入,也是在为学生打造减负环境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创造,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作用,也是在与家庭环境的相互联系中达到减负增效的实践目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转变教学的角度,在提升教育质量中更能让学生收获健康的身心以及正确的发展方向,以减为增的教育实践中教师探索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环境,学生提升学科素养,教与学的双向发展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变成立德树人的实践课堂。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途径

五育并举时代是教育发展的新环境,以德育为先的教育引导中需要教师积极的应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也是在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学生的课外压力中逐渐科学合理的为学生找到实施课堂教学的新途径。以往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呈现出快教和快学的状态,也是在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学生学习情感的同时,让学生在法治观念和道德素质形成中出现了阻碍。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层层提高,也是在参与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活动的同时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融入以及学生多元学习的综合实践中促进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向前发展。

(一)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善于互动

传统教学环境中学生是一位倾听者,被动的接受知识中逐渐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双减政策背景下改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环境,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给予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机会,也是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见解,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做出分析,课堂趣味互动是学生思维层次的有效延伸。趣味的教学空间内学生愿意进行思考和有效的交流,道德与法治课堂在以生活为重要的学习环境进行有效的学习体验中改变了学生敷衍学习的现象,解决了学生浅入浅出的学习表现,让每一名孩子都能重视自身的道德建设以及法治观念的形成。也是将理论较深的内容进行情境的转化中,与教师形成了针对性学习计划,比如教师自身的趣味语言以及生活问题的趣味互动,都将变成学生深化体验以及集中注意力去探索的前提,与学生的互动参杂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更能依据教材的主题内容提高学生的德育认知。

(二)线上平台的合理运用,积极引导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紧跟时代发展节奏,也是在与学生思维方式相一致进行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中运用线上学习平台,让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法律常识的认识,在新时代环境下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信息技术呈现出良好的动态学习新环境。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出有效的学习情境,教师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呈现出社会存在的不良问题,让学生有责任去探讨,有信心去解决。教师积极落实双减教育政策,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分层施教,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学情分析中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合理应用线上的共享学习平台,运用微课的方式将独有的教育案例进行有效的呈现,让学生拥有不同的评价角度以及学习观点,线上互动和实时的指导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家长的积极参与,以德为先

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以及未来的社会活动参与都需要以德育为重要的教育基础,新时代环境下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方向,也是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攀升中为学生构建课后服务的良好环境,关注学生整个思维发展过程以及综合实践学习活动的参与度,减负增效的实践环境中从课上教学向课后教学的有效延伸。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学生德育滋养的重要学科,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以及学习层次,积极挖掘课后教学实践的价值,也是在源源不断的进行道德方向引导和法律知识的深入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以及做人的标准。教师在双减政策环境下积极与家长达成教育方向的一致性,在家庭自主学习环境中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学生针对性学习的角度产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德为先,创新合作。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每一名学生看成创新的火种,也是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重新构建中让学生先行进行学习思考,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索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师与学生重新进行角色的定位,引导学生进行课上学习与课后学习的有效衔接中教师运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课堂教学。分层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他人,提高道德品质,融入社会,全新的综合性学习实践中学生主动展现潜能,树立远大的学习志向,实现自我学习目标。

(一)教师创建游戏,打造活力课堂

教师是学生心中的太阳,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观念以及道德素养中教师实施有温度的教育,倾听学生的心声,不断呵护学生成长的同时,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构建翻转课堂。学生步入自主学习的空间内产生疑问,并能在与其他同学的有效互动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探索意识。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的主题环境,让学生从学习中总结收获与不足,将学生的学习评价和学习疑问记录下来,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趣味合作和趣味探索中激发学习潜能,也是在自主实践中打造道德与法治的活力课堂。例如在学习《我学习我快乐》时,教师运用微课的形式构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翻转课堂,为学生呈现出学习的正确姿势,让学生在先行学习中产生疑问,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总结学生的共性疑问采用绘画游戏方式表达远大理想,快乐的合作以及思维的展开中打造活力课堂。

(二)课上与课后结合教学,学生善于反思

双减政策提出以后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主动与学生进行合作,这种合作来自于教师主动与学生探讨与生活相关的学习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类似的问题并能说出自己的感想,这种情感的不断激进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现代化教育环境是教师在教学拓展中的有利手段,道德与法治教学运用现代化手段对学生学情进行有效分析的,将课上教学与课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达成知形统一。例如在学习《说说我们的学校》时,教师在教学中创建线上交流平台,运用逆向思维总结学校存在的不足方面,也是在提升学生爱校爱国思想中联系生活进行《绿色校园行动》,接着教师对课后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评价中,让学生积极地对学习内容做出反思,在课后实践中的学习收获有哪些?在课堂学习中的疑问是否得到解决?针对学生的学习不足点进行社会实践的探索,运用现代手段进行反馈,为校园做贡献,学会保护环境,与实践结合中提升学习效率。

(三)家校合作,分层实践

双减政策环境是教师与家长共同进行减负实践的环境,在教育合作的状态下,家长发挥重要的教育作用,也是在减轻学生的校外补课压力中为学生构建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运用分层实践的方式,也是家长层次与学生层次的相互融合中构建适宜的教学方案,增强学生的探索主动性以及提升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不让父母为我操心》时,教师积极的与家长进行合作,分析家长层次和学生层次,运用沟通的方式开展《那一刻我长大啦》教学活动,综合实践中针对性的实施教育手段,也是在指导家长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进行分层实践,彰显学生优势积极评价和鼓励中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教育方案的有效调整中反馈学习效果,用实际行动让父母少操心。

三、总结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探索相应的教学途径以及教学策略,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化教学环境中呈现出趣味多元高效的教育新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提高法律理论基础以及道德素养中形成与教师互动探究合作的分层学习方式,与社会发展相联系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J].情感读本,2019,0(6):9-9.

[2]杨铭芳.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9,0(9):44-46.

[3]黄干雄.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4):9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