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赋能教育评价 创新改革探索育人新路—以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下册《手绘校园小报》课程评价为例浅谈初中美术评价机制的创新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刘晶晶

平远县河头中学 514000

摘要

目前,初中美术教育评价机制存在反馈不及时、方法和主体单一、缺乏数据支撑等问题,导致评价片面主观,无法有效辅助教学。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美术教师应与时俱进,紧跟教育评价改革,运用信息技术提供全面客观的评价平台,推动评价多元化、个性化、精准化,鼓励学生展现自我,以促进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美术素养。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质量课堂 互联网+ 初中美术 教育评价

正文


初中美术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任务,2020年10月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多维评价。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培养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师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赋能教育评价,推动美术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一、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美术教学评价的概况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美术教评价的简况

传统教学评价过于侧重课程建设及教师实施能力,评价内容缺乏全面性、科学性和区分度,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和个性化因素考量不足,且评价量表设计笼统,过于关注主观感受存在滞后性,无法对教学行为进行持续性追踪。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美术教评价得到了全新的赋能。这不仅技术与教学的简单融合,而是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的革新。这种变革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及综合素质,同时优化教师的教学管理流程,推动美术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美术教学评价的特

开放性。互联网的开放性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家长、教师和学生能够随时访问平台,实现教育信息与资源的即时共享,摆脱时空限制,更便捷地交换学习资源,提高美术教学评价的透明度和开放性。

交互性。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可以实现跨时空的深度交流与互动,这种交互不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美术作品背后的多层次意义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还能启发他们从多角度审视问题,进一步丰富认知结构,拓宽思维视野。

高效性。信息技术助力初中美术教学评价,实现伴随式、循证化、增值性的高效评价,推动课堂质量提升耗时、滞后人工评价转向高效、及时的自动化评价。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美术教评价的目的

信息技术在美术教评价中的应用旨在通过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提升评价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结合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记录和社交网络数据,打破传统教学的限制,实现更客观、全面的评价。对教师而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美术教学评价通过大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教学质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提高评价的精准度。对学生来说,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美术教学评价有助于促进学习,拓宽知识面,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的合理、发展性的评价语言和行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美育水平、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目的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美术教学评价的方法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美术教育评价的基本方法理论

1.1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重构主体结构

在互联网+时代,美术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精准有效地反馈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发展美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将评价主体从单一的教师评价扩展至学生、教师、社会和人工智能评价系统的多元评价共同体。通过增强各评价主体对评价信息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不断优化评价主体结构探索更具趣味性的评价方式,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注意力。

1.2与教学目标相结合重塑教育评价指标

教育评价应秉承“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学质量观,在《课程标准》中,评价方面给出了四条建议: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鼓励运用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 当前受新课程改革影响,美术教师逐渐取消分数评价制度,等级评定越发普及。尹少淳教授在美术学习中的定量评价列举出一个模式:相对精确的分值=教师的直觉和经验+评价对象的细化。因此,要重视学生学习成效的涨幅波动,不断更新教育评价指标,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并实施动态的、持续过程式的教学评价以促进师生协同,提升教学质量。

1.3加快信息技术与教学评价的深度耦合

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升美术教学评价的效果是使用网络技术软件,优化教育治理,丰富教育供给,构建基于数据、过程的精准客观教学评价方式。首先通过建立智能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教学过程中教学行为、教学互动效果、学生实践能力等数据,提高教学效果的反馈效率。其次,利用数智化技术开发数据分析工具,分析教学数据,提取教师授课特点、学生学习特点、课程教学难点等信息,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教学、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科学指引。再次,创建信息技术评价环境,构建指向学习共同体的多元评价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全方位、全程化地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认知发展、价值观、学习兴趣等多方面,建立学生个人的数据库,从而提升评价质量实现横纵向对比,为教育评价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在传统美术教学中,由于时间紧凑、学生众多,这一评价理念难以实现,但在信息时代,这一难题已得到解决。例如,学生可通过微信、QQ等平台展示作品,接受来自各方的直观评价,进行自我反思与优化,从而提升对美术的兴趣。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实施初中美术教评价的基本程序

评价改革要求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与广泛的实践探索,同时需兼顾受众覆盖、操作实用性和评价的及时性,以确保实践效果。因此,可选择QQ平台来构建电子档案袋,利用其便捷的通讯功能,学生可在QQ群中提交美术作业,共享与获取学习资料,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美术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现以《手绘校园小报》课程为例,阐明本次教育评价的结构及实施步骤。

  例:《手绘校园小报》

教材版本:岭南版《美术》八年级下册

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2课时

1. 做好组织准备工作

1.1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电脑或平板统一安装 QQ 软件,并让学生注册账号、修改备注、添加好友、组建小组群聊与班级群聊。群内要求大家备注组号与姓名,教师选定课代表与班委作为本群的管理员,协助教师管理。

1.2组建班级群聊班级群为学生交流共享的平台,老师可以在群中发布《手绘校园小报》教学评价方案传送到班级群,让同学们在反馈中心提出修改意见,制定出学习评价表和评价方法(如图3.2.1)。

3.2.1

1.3课前教师通过QQ群发布群公告,发布本节课的相关信息,公布分组情况,布置作业。让学生按照小组任务搜集有关于报刊设计的相关概念,观看创意新颖独特、视觉冲击力强的海报,对自己喜欢的视频、文章、图片或教师发布的重要信息等收藏添加。通过翻阅收藏夹中的材料对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2.开展评价活动





2.1同学评价。各个小组分别展示设计草图和阐述各自的初步设计方案,让大家积极地参与探讨,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如图3.2.2),提出自己的看法。


3.2.2

2.2教师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QQ群展示的作业及师生评价,整合成教学课件。结合初步设计方案与学生发言,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同时,从电子教材中选取相关作品,精心创设学生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对比和反思,学生不仅能够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还能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并发现新的解决途径,从而深化对手绘小报的理解。

2.3小组成员、学生与教师通过学习网站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指导、评价。

2.4学生、教师填写和提交网络评价表:《手绘校园小报》学习评价表、观察记录表等(如图3.2.3)

3.2.3

2.5用网络美术教学评价软件作数据处理、统计与分析,形成评价结论,并分别反馈每一个学生,保存在个人成长电子档案袋里面。

2.6撰写学习日志学生对自己美术学习过程的记录,或是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可以利用图片、语音、视频或文字等形式记录并保存下来,“日志”可以分享给他人。

2.7学生可以在美术学习结束后用相机记录自己的作品,将作品上传至自己的“相册”中,也可以拍照记录下创作过程或拍摄一段创作过程的短视频发布于“相册”中。

3评价活动的总结

3.1举办“线上学生的学习成果展览”,强化评价的激励、改进、发展功能。在使用留言功能之前,教师在班级群中发布留言的相关规定,保证学生之间明确互相留言的要求。学生通过浏览其他人的 QQ 空间,对他人的作品进行留言、点赞或收藏。

3.2家长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参予学校的评价管理。

3.3对本节课堂教学的评价结果作出客观的分析判断,总结上节课经验,改进下一节课的教学方法、手段,确定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推动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本文以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下册《手绘校园小报》课程评价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初中美术评价机制的创新。通过实践与分析,明确认识到,数字化技术为美术教育评价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不仅提升了评价的精准度和效率,更在推动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方面展现出了显著效果,提升了学生美术核心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教师也能更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相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美术创新评价机制将在未来的美术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群, 邓子平. 网络环境下中学美术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验[J].教育导刊,2005(3).

[2] 徐辉, 甘亮. 美术教学评价在网络环境下的实践与应用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11).

[3] 张媛 . 网络环境下初中美术教学评价思考分析[J]. 知识库,2021(11).

[4] 王玉峰. 谈初中美术教学评价[J]. 美术教育研究 ,2017(6).

[5] 王昊. 信息技术环境下表现性评价在美术学习活动中的实施与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24).

[6] 彭斌柏.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3.

[7]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N]. 人民日报,2020-10-13(1)

[8]巫若婷.数字化教育环境下的新媒体美术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2)

嘉应学院 2023 年度基础教育研究重点课题:新课改背景下“互联网+” 与美术课堂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研究(JCJY2023100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