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董书侨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富康路校区 224500

摘要

文言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有着较高的语言与文学教育价值。然而,由于文言文的语言结构与现代文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面临诸多困难。鉴于此,本文将基于新课程标准,深入探讨如何实现高效的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带来启示。


关键词

小学语文;新课标;文言文教学;创新策略

正文


引言

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将“核心素养”置于现代语文教育的核心地位,并将“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要素。基于这一背景,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更要加强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文言文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塑造道德品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立足于新课标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文言文教学的创新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知识,进而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

一、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对教学要求认知不足

在当前的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背诵和理解文言文,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文化意识。然而,许多教师对于这一教学要求的认知仍然不足,过于注重学生的背诵和记忆,而忽视了阅读和理解的培养。这种认知不足导致了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偏差,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难以真正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二)教学过度依赖教学参考资料

在文言文教学中,许多教师过度依赖教学参考资料,如教材、教参、教案等,而这些资料往往是对文言文内容的简单解释和翻译,难以满足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文言文的需求1】因此,在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去阅读和理解文言文,而不是简单地照搬教学参考资料的内容。

(三)教学以“讲”、“译”为主要手段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讲解”和“翻译”作为主要教学手段,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这种教学方式使得文言文教学变得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小学语文家教师应该更多地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并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解文言文,提高学习效果。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一)科学设计文言文教学目标

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可以学习到古人的智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不再仅是传授知识的简单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价值观的培育。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对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形成清晰的认知,并通过设计科学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通过文言文学习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首先,新课标要求要让学生通过文言文学习,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2】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设立语言教学目标。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现代汉语存在一定差异,如倒装句、省略句等特有句式,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结构进行系统化的学习,逐步熟悉并掌握这些语法特点。同时,文言文的词汇量虽然不及现代汉语丰富,但每一个词都蕴含着深刻的意蕴。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其次,新课标强调让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能够理解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因此,教师还需要设立文化学习目标。比如,在讲授《晏子使楚》这样的经典篇目,晏子的智慧、楚王的气度、以及故事中体现出的忠诚、智慧、礼仪等价值观,都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优秀品质。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积极拓展文言文教学资料

由于文言文学习存在较大难度,小学生在学习时极易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失去学习热情。因而,在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将基础的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外,还需要着重他们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需要利用网络资源、参考其他教材,拓展教学资料增加教学的丰富性与趣味性3】。比如,在教学《岳阳楼记》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中对这篇文章的解读,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全面、多角度的理解。例如,不同版本的教材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和观点,教师可以将这些解读方式和观点整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丰富、全面的学习资源。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岳阳楼记》。例如,教师可以查找关于岳阳楼的历史背景、作者范仲淹的生平事迹等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价值。

(三)持续创新文言文教学方法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事物往往难以持久关注,文言文学习也不例外,常出现“三分钟热度”的现象。鉴于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成效。首先,角色扮演是一种具有较强趣味性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因而,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言文中的角色和情节。例如,在教学《论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通过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思想和观点。并且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其次,教师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论语》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论语》中的思想和观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文言文。这样的话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效,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

(四)不断完善文言文教学评价

在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言文学习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升学习成效。例如,在教授《劝学》这一文言文时,教师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如朗读、背诵、翻译、讨论等,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学生的学习情况真实反馈出来。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朗读:评价学生的朗读是否准确、流畅,是否能准确表达文章的情感;(2)背诵: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背诵《劝学》这篇文章,背诵的准确率如何;(3)翻译:评价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是否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意思,翻译是否通顺;(4)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是否能够积极参与,提出有见地的观点,是否能够与同学进行有效沟通。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言文对于学生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对文言文教学价值有着清晰认知,并以新课标为导向,深度解读语文教材,不断创新文言文教学方法,提高文言文教学实效性,让学生在高效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文化素养也能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晓义.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4,(31):36-41.

[2]王丽芳.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J].江西教育,2023,(47):61-62.

[3]燕芸.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界,2023,(34):80-82.

[4]李文艳.小学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智力,2023,(28):72-7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