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理念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及体现
摘要
关键词
生活化理念;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作用;体现
正文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传统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较为滞后,学生的写作兴趣、思维、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对此,教师要想充分发挥语文写作教学的育人功能,应创新写作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教学造成的桎梏和困境。《新课标》明确强调写作教学要贴近现实生活,契合学生的认知起点。故而,教师应准确把握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内涵,将其全面渗透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进一步提高写作教学质量与实效。
一、生活化理念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从目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来讲,存在多样化的问题,如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甚至存在畏难、抗拒等情绪,又如学生缺乏写作素材,在写作过程中语言干瘪、内容空洞且缺失逻辑[1]。生活化理念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有效应用可以改善或消除上述问题,促进学生写作思维和能力提升,增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效性。首先,以生活化理念为指导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能够从学生生活出发,唤醒学生生活经历,引导学生将生活实践与语文写作相结合,让学生拥有丰富的且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其次,基于生活化理念的语文写作教学能够带领学生去真正地观察、体验、感悟生活,让学生基于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展开实践练习,使学生的写作技巧得到有效锻炼。最后,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基础时期,切实的生活体验能带给学生丰富的情感,让学生从生活百态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悟与体会,这既能够让学生在写作时融入充沛的情感,使文章更有思想有力度,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2]。
二、生活化理念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体现
(一)引导学生随笔记录生活点滴
以生活化理念为指导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关注点是“生活”,要将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生活感悟等作为学生写作的灵感和素材。故而,教师应鼓励与引导学生养成随笔记录生活点滴的习惯,使其能够将生活中令人感动、欣喜、悲伤、气愤的人、事、物用文字记录下来。相较于正规的写作而言,生活随笔是自由的、无约束的,学生可以在写作上放飞思维、放飞自我,不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压力。且随着生活随笔越来越丰富,学生能够意识到,生活中随着时间流逝而被忘却的人、事、物,会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下来,这大幅增加了学生随笔记录生活点滴的主动性、积极性。而当学生养成随笔记录生活点滴这一习惯后,学生不仅能够在大量的随笔记录过程中逐渐实现写作能力、生活观察能力提升,还将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丰富的生活写作素材,遇到相关的写作题材时就可以进行良好的运用[3]。例如,小学生身边所发生的事件多与父母相关,因此其随笔记录的内容中包含诸多与父母生活习惯、性格特长、兴趣爱好、外貌特征以及体现父爱母爱的内容,对此,当教师要求学生写一篇以“感恩”为主题的作文时,学生能够将自己随笔记录的内容融入作文中能够,并以此为灵感发散思维,进行创作。
(二)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发散小学生的写作思维
教师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或单一地开展生活实践教学皆不利于学生写作思维和能力提升,严重影响写作教学的综合效益,难以发挥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育人功能。对此,基于生活化理念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要注重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简而言之,就将引导学生将自己已经具备的生活实践与语文写作结合起来,能够运用写作技巧更加细致和具体地描写生活实践[4]。以“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开展写作教学时,教师先用“你有哪些感到生活很美好的瞬间?你认为什么能够让生活更美好?你觉得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意义有哪些?”等问题唤醒学生,激起学生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展示以“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优秀范文,从内容、结构、方法、情感等角度带领学生解析范文,以此培养学生写作思维和技能。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写作思维和技能完成写作,体现自己对“让生活更美好”的理解。
(三)丰富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写作素材
学生在写作时经常出现语言匮乏、内容空洞、泛泛而谈、逻辑缺失等问题,导致学生的作文质量较差。究其原因,学生缺乏写作灵感和素材,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大脑空白、无从下手。对此,教师应在生活化理念指导下,创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积累、扩容写作素材,让其迸发写作灵感。以“小小动物园”主题写作为例,教师先带领学生一同学习《蝴蝶的家》《蟋蟀的住宅》《麻雀》《牛和鹅》等课文,掌握描写动物的方式方法。完成课堂教学后,教师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入动植物公园,去真正地观察、触摸动物,让课文中静态的文字变为动态的、形象的、直观的、具体的生活经历。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后,学生作文创作时能够积极联系生活,进而言之有物。又如,教师要求学生完成以“推荐一个好地方”为主题的写作时,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观潮》《走月亮》《秋晚的江上》等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调动学生情感,唤醒学生生活经验。随之,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将自己心中最喜欢的地方用绘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在此实践活动中能够边回想边绘画、边绘画边在心中组织语言。待学生完成绘画实践后,教师顺势指导学生在画作上进行主题写作,此时学生不仅有着极大的写作热情,想要将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还会发现写作的乐趣与魅力,认识到文字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经教学实践发现,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绘画等实践活动,或者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既能够唤醒学生生活经历,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得到启示,并落实于写作当中,让学生在写作时侃侃而谈,最终创作出更多更优质的且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形成卓越的写作能力[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生活化理念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及体现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研究可知教学生活化理念在小学语文写作中的应用能够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将生活实践与语文写作相结合,实现写作思维和能力提升。教师为切实提高基于生活化理念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果,应从引导学生随笔记录生活点滴、加强写作理论与生活实际教学相结合以及丰富课内外实践活动等角度入手,让生活化理念与语文写作教学实现充分的、紧密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林昌凯.生活化理念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J].时代教育,2023(21):7-9.
[2]高生元.生活化理念下的小学写作教学方法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22(8):68-70.
[3]陈爽,蔺莉莹.渗透生活理念,拓展写作空间——谈将生活化理念渗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小小说月刊,2023(13):25-27.
[4]韦光姐.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策略探析[J].课堂内外(初中版),2023(36):27-29.
[5]杨可欣.“生活即教育”——浅析教学生活化理念在小学语文写作中的应用[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7):1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