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 背景下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探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韦红梅

​(广西省南宁市宾阳县露圩镇中心学校 ,宾阳露圩530422)

摘要

在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环节需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应当结合当地资源禀赋、课程项目进行特殊化设计;同时也需要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的负担;并且开展跨学科教学设计,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


关键词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

正文


引言:在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期间应当整合丰富的教育资源,带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条件状况,开展适应性学习,使学习品质和效率得到提升,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的难点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还存在多方面的局限,从宏观层面上讲,大多数农村学校经费不足,教学设备落后,缺少现代化教学工具如多媒体电子白板以至于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受到严重限制,无法提升教学效果再加上农村学校图书资源有限,学生很难接触到丰富的课外读物影响其学习兴趣此外,大部分农村学校往往缺乏师资力量,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部分教师教育理念方法落后,未深入研读新课程改革内容再加上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限制,采取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农村地区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受到教育环境教育条件的影响,大部分小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较弱,给低年级语文教学带来较大的挑战总体来说,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还存在上述问题,教师尝试重构现有的语文教学生态体系框架使教学品质和效率得到提升

二、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策略

(一)依托当地资源禀赋,进行特殊化设计

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在对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进行优化改进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如山川河流农田传说民俗风情手工艺文化传承人,相关资源作为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地方宝贵财富可提升教育品质和效率教师需结合优势资源来设计具备适应性的教学活动。比如可以引进丰富的农村自然资源设计教学项目结合课文内容带动学生参与实践探究,这是城市小学无法比拟的优势资源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文化教育环节挖掘当地文化传统历史习俗,融合地方方言在写作口语表达等多元化活动中增添教学趣味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当地农民手工艺人文化传承人作为客座讲师走进课堂,为学生讲述生动的故事和经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师需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使语文教学品质得到提升

例如,某农村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在教授《开满鲜花的小路》这篇课文时,充分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进行特殊化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其中,教师了解到学校附近有一条乡间小路,春天时两旁野花盛开,与课文中的场景极为相似。于是,她组织了一次户外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实地观察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学生们在观察中,不仅看到了课本中描述的景象,还亲手触摸了花朵,感受了自然的美丽与生机。回到教室后,学生们纷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感,写作练习变得生动有趣。此外,教师发现当地有一个关于“花神”的传说,讲述了每年春天花神都会降临人间,为大地带来生机与美丽。她将这个传说融入课堂,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们在了解当地文化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此外,她还引导学生尝试用方言来复述故事,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让他们感受到了方言的魅力。并且,教师邀请了当地一位擅长种植花卉的老农民作为客座讲师,走进课堂为学生们讲解花卉的种类、生长习性以及养护知识。老农民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让学生们对花卉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他还分享了自己种植花卉的心得体会,鼓励学生们要像爱护花朵一样爱护自然、珍惜生命。这次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设计了多种多元化的活动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成果。比如,她组织了一次“我心中的鲜花小路”绘画比赛,让学生们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美景;还开展了一次“我为小路添色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亲手种植花卉或制作纸花来装饰校园内的小路。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二)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负担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尝试对作业项目进行优化改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保证每一位学生均能够在最近发展区取得成长进步。其中教师可以引进作业超市理念,指导学生尝试从多个角度参与作业学习探究并且多结合非纸面作业,要求学生以实践探讨实践体验的方式参与语文学习,在做中学、学中做,一方面践行双减政策减负增效的思想理念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参与课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教师需严格控制作业总量,避免给学生带来过重的课业负担。例如,在《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的教学结束后,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减轻其课后负担,教师继续沿用特殊化教学的理念,对作业设计进行了优化改进。教师设计了一个“作业超市”,里面包含了多种类型的作业选项,如“绘制我心中的鲜花小路”(艺术创作)、“编写关于花神的小故事”(文学创作)、“记录一周内观察到的花朵变化”(科学观察)、“为家人介绍一种花卉的养护方法”(口语表达)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作业超市”中自主选择一项或多项作业完成。这种方式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作业设计中,教师特别注重非纸面作业的比例。例如,她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在家人或老师的陪同下,到户外寻找并记录下五种不同的野花名称、特征及生长环境,并尝试拍摄照片或制作植物标本。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让学生亲近自然,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学生们还需要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发现,进一步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此外,为了确保作业量不会给学生带来过重的负担,教师对每项作业都设定了明确的时间限制和完成要求。她强调,学生应在保证休息和娱乐时间的前提下完成作业,避免长时间连续学习导致的疲劳和厌学情绪。此外,她还定期对作业进行反馈和评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取得成长进步。

(三)开展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农村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也应当深入研读新课程改革对其中所蕴含的双减政策指标以及课程互动教学项目进行剖析。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基于教学设计重构现有的教学生态体系和框架,尝试在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环节引进多元活动项目,启发学生思维,通过多元学科的带动,指导学生在学习期间开展迁移性、适应性学习打开思路提高学习品质但是跨学科研学项目还应当具备主题意义以及核心价值教师需基于语言构建应用语言思维审美表达文化意识四个维度,将语文课程与多元学科紧密关联在一起,使低年级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需要在此过程中引进多元学科老师的评语,全面反映学生在跨学科学习期间的整体表现状况,以便为后续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提供更多具备参考价值和意义的信息

例如,上述教师深入研读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特别是关于双减政策和课程互动教学项目的部分。她意识到,要真正实现减负增效,必须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构建更加开放、多元的教学生态。于是,她开始尝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科学、艺术、社会等多学科元素,重构教学框架和流程。在《开满鲜花的小路》的跨学科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系列跨学科活动项目。例如,她组织学生进行了“花卉生长观察日记”的科学探究活动,要求学生记录花卉的生长过程,并尝试用简单的图表或文字说明其生长规律;同时,她还邀请美术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花卉写生”和“花卉创意画”的创作,让学生在绘画中感受花卉的美;此外,她还结合社会学科,引导学生探讨花卉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以及当地花卉产业的经济价值等。这些活动项目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还启发了他们的跨学科思维。此外,教师在设计跨学科研学项目时,始终围绕“语言构建与应用、语言思维、审美表达、文化意识”四个维度进行。以“花卉生长观察日记”为例,该项目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构建与应用能力(通过写作记录观察结果),还培养了他们的语言思维(分析生长规律)、审美表达(通过绘画展现花卉之美)和文化意识(了解花卉在当地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这样的设计确保了跨学科研学项目既有明确的主题意义,又蕴含了丰富的核心价值。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的表现,教师邀请了科学、美术、社会等学科的老师参与评价。每位老师都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对学生的作品和表现给予专业的评语。例如,科学老师会评价学生的观察日记是否准确、全面;美术老师会关注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意表达;社会老师则会评价学生对花卉产业和环境保护的理解程度。这些多元学科的评语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帮助她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后续的教学设计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双减政策的支持下语文教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环节应当引进一套丰富的教学流程依托当前的资源禀赋对教学活动进行改进优化,使教学的适应性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俞金菊."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 2023(18):22-24.

[2]蔡妍."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路径探究[J].语文课内外, 2022(1):178-18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