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任务驱动策略在小学语文单元作业多元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司徒淑萍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北郊中心小学,广东江门 529000 )

摘要

在当前双减背景下,教师引进任务驱动策略开展语文单元作业多样化设计,需做到精细化调控,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当精确定位单元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设定作业大任务框架,并基于此来设计单元作业任务分支,做好对各环节的把关控制,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品质。此外,教师还应当引进过程性评价,对作业项目进行灵活调控。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予其过程性指导和帮助,使学生的整体学习品质和效率得到提升。本文对双减背景下的任务驱动策略在小学语文单元作业多元化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双减;小学语文;单元作业;多元化设计

正文


引言:当前,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单元作业设计环节,需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状况,整合丰富的作业指标、内容,引进多元化的研学活动,带动其参与单元整体学习探究,提高学生的综合研学品质和效率。

一、精确定位单元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设定作业大任务框架

小学语文教师在单元作业设计环节,应当精确定位单元核心素养目标,要求教师深入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学科强调的核心素养,如语言应用、文化意识、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相关核心素养是作业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教师在设计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在锁定单元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情况下,教师可构建完整的作业大任务框架,整个框架包含学生在完成单元学习之后所需要达成的能力、情感、思维、素质,引导学生参与综合性、全面性学习。而为了精确单元核心素养目标,教师应当做好严格高效把控,需通过剖析单元内的多篇主题文章,衔接单元导语,剖析出其中所蕴含的核心修养概念。并基于此,融合单元中的语言基础、语言思维、语言文化,划分一个明确的作业任务框架,该框架具备整体性、协调性、全面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方向和出发点。例如,在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业设计中,教师基于本文内容,需做出以下分析。

1.单元分析

语言应用:通过《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三篇童话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语句描述故事情节,表达个人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例如,学生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神奇”、“孤独”、“牺牲”等词汇,展现对童话中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的深刻理解。

文化意识:本单元童话作品蕴含丰富的文化元素和人生哲理,如《巨人的花园》传递的分享与包容的文化价值,《海的女儿》体现的为爱牺牲的崇高精神。作业设计中可引导学生探讨这些文化价值,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思维能力:通过“故事新编”的习作任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对原有故事进行创造性改编,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如让学生思考如果宝葫芦失去了魔力,主人公会如何应对,从而锻炼他们的逻辑推理和情境构建能力。

审美能力:借助童话中的美好形象、感人情节和生动语言,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作业中可以设计欣赏童话中优美句段的活动,或让学生绘制故事插图,通过视觉艺术表达对美的理解和感受。

2.任务设计

基于此,教师可以设计“童话世界探索”任务,要求学生阅读三篇童话后,完成故事梗概、人物性格分析及主题思想提炼的表格,以巩固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语言运用任务:“我是小作家”写作活动,要求学生根据单元主题,选择一篇童话进行“故事新编”,鼓励使用新词汇、新句式,创造性地改编故事情节或人物命运,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拓展任务:“童话背后的思考”小组讨论,选取童话中的某个情节或人物,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意义或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深度思考能力。

文化体验任务:“童话文化小报”制作,要求学生搜集与童话相关的文化背景、作者介绍、同类故事比较等资料,制作成小报,展示学习成果,增强文化意识。

审美提升任务:“童话插画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童话片段绘制插图,并在班级内展示,通过视觉艺术展现对美的追求和创造。

二、基于大任务框架,设定单元作业任务分支

在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师基于任务驱动模式设计单元作业项目也应当做好对任务的划分,其中,教师需根据前期所设定的一个大框架,剖析出任务中的多个小分支,包含基础知识掌握、阅读与理解、实践与探究、创作与表达,各任务分支之间具备必然的关联,可引领学生通过层次化、递进化学习,逐步增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比如,从基础知识掌握迁移到阅读与理解,再延伸到实践探究,最后以文本输出、创作表的形式,检验最终的学习成果。而作业量应当适中,且各模块、各子任务的作业比重,需得到适应性调控,并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各比重进行灵活调整,以提升作业项目的适宜性。

1.基础知识掌握任务分支

“词汇与句式探秘”任务:教师设计了一份包含《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三篇童话中关键词汇和特色句式的清单,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和课堂学习,掌握这些词汇和句式的用法。例如,学生需要能够准确解释“不可思议”、“孤独寂寞”、“化为泡沫”等词汇在故事中的含义,并尝试在句子中运用这些词汇进行造句。此任务旨在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为后续的阅读与理解打下基础。

2.阅读与理解任务分支

“童话世界深度游”任务:学生需完成一篇综合阅读报告,报告中包含对每篇童话故事情节的概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以及主题思想的提炼。例如,在《巨人的花园》的阅读报告中,学生需详细阐述巨人从自私到宽容的转变过程,分析这一变化对花园和孩子们的影响,并探讨分享与包容的重要性。此任务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3.实践与探究任务分支

“童话剧场”实践活动:学生分组选择一篇童话进行改编,并编排成短剧进行表演。在准备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探究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场景设置,通过角色扮演、道具制作和舞台布置等实践活动,加深对童话内涵的理解。例如,在《海的女儿》的表演中,学生需要探讨小人鱼为爱牺牲的动机和后果,通过表情、动作和台词展现其复杂的内心世界。此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创作与表达任务分支

“我的童话新篇章”创作任务:在完成了前三个任务分支的学习后,学生被要求以“奇妙的童话,续写新篇章”为主题,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童话进行续写或改编。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运用所学到的词汇、句式和表达技巧,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例如,有学生选择续写《宝葫芦的秘密》,讲述主人公在失去宝葫芦后如何凭借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实现梦想的故事。此任务旨在检验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通过文本输出的形式展现最终的学习成果。

三、引进过程性评价,做到灵活调控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单元作业设计环节也应当引进过程性评价,对任务进行灵活调控,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思维、过程、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在阶段性学习期间的目标达成状况进行点评,以分析学生存在的欠缺和不足,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干预。在引进过程性评价之前,教师需明确评价目标,相关目标与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核心素养要求紧密相关,能够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能力和素养。之后,基于观察记录表、学习日志、同学评价、自我评价,对学生的作业完成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点评。同时,基于学生在不同子任务中的表现状况,调整后续任务的比重。例如,在上述的四大子任务中,当学生在“基础知识板块”面临障碍时,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此部分的作业比重;同时,适当降低下一部分(阅读与理解)的作业难度。总之,通过引进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基于学生单元学习过程,对作业任务进行适当调控优化,可增强教学的适应性。

在设计第八单元《奇妙的童话》作业项目时,教师明确了评价目标,这些目标紧密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要求展开。例如,评价目标包括: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掌握童话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基础知识);是否能够有效理解童话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阅读与理解);是否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实践与探究);是否能够在创作与表达任务中展现出语言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创作与表达)。这些评价目标全面覆盖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能力和素养。

其中,教师在学生完成“词汇与句式探秘”任务时,通过课堂观察记录表,记录学生使用新词汇和句式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及时发现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上的欠缺,并给予个别指导。

并且,要求学生撰写学习日志,记录自己在完成各个任务分支过程中的感受、困惑和收获。例如,在“童话剧场”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日志反思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提出改进建议。

“我的童话新篇章”创作任务中,组织学生进行同伴互评,从创意、语言、结构等方面相互评价作品,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并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整个单元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方法和成果,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学习设定目标。

当教师在观察记录表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基础知识板块”的词汇掌握上存在困难时,及时增加这部分的作业比重,如设计更多的词汇练习和造句任务,帮助学生巩固基础。同时,为了减轻学生的压力,教师在设计与“基础知识板块”紧密相关的“阅读与理解”任务时,适当降低难度,选择更贴近学生实际水平的阅读材料,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到下一阶段的学习。对于在“创作与表达”任务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则提供更多的创作空间和挑战,鼓励他们尝试更复杂的叙事结构和更丰富的语言表达,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创作能力。

四、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双减任务背景下,教师引进任务驱动策略对单元作业进行多样化设计开发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当对作业模块进行灵活设定,结合多个任务群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品质,使其通过整体化学习之后,完成对单元的高效学习探究

参考文献:

[1]徐小青."双减" 背景下小学语文任务驱动型刚需作业设计研究[J].前卫, 2023(24):0050-0053.

[2]赵诗雅."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作业 多元化设计的策略——任务驱动的视角[J].文教资料, 2022(24):140-144.

[3]张孝玲.任务驱动,高效生成——"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施行路径[J].  2023(9):376-378.

 

 

修改建议:

论文多以六年级教学为例,而这论文用来评职称的评职称老师看到我没有六年级的任教经历,就会对我的论文存疑。不知道能不能方便一下,修改一下例子呢?1-4年级的例子为好。十分感谢!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