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法在中职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史园女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 , 西藏林芝)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时代的变化,中职思政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与枯燥已难以满足当前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互动式教学法关注教师、学生的双向互动以及多维度交流,为中职思政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旨在探讨互动式教学法在中职思政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深入分析其价值及具体实施策略,旨在为中职思政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法;中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

正文


引言: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中职思政教学亟需革新,以适应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渴求与个性化学习特点。互动式教学法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推动中职思政课堂转型的重要力量。它倡导在教与学中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为思政知识的内化与运用提供了广阔空间。探索互动式教学法在中职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思政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动式教学法在中职思政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单向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需求,难以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而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构建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使思政课堂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思政理论的理解与认同,更能促进他们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学生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挑战[1]。思政课程作为连接学生与社会的重要桥梁,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学生的成长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互动式教学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如情境模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锻炼和思维碰撞的机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互动式教学法在中职思政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情境创设与导入

情境创设的精髓在于“贴近”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捕捉到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中的思政闪光点,将其巧妙地融入教学设计中。比如,教师可以关注校园内的诚信事迹、社会上的公益行动或是历史长河中的光辉篇章,通过这些真实而生动的故事,为学生搭建起一座通往思政世界的桥梁。这些故事不仅具有时代感,更富含深刻的思政内涵,能够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出发,逐步领悟到更为广阔的思政理念。

故事讲述,作为情境创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魅力在于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与角色同悲共喜。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的肢体语言以及适时的情感投入,将故事的每一个细节都刻画得淋漓尽致。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听到故事的内容,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与价值观,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而视频展示,则以其直观、形象的特点,为情境创设增添了新的活力。教师可以选取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视频资料,如纪录片、新闻报道、微电影等,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思政的力量和价值。视频中的画面、声音和情节,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其深入思考并产生共鸣。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视频中的空白点和争议点,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或讨论话题,让学生在观看后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对课程主题的理解和认识为后续互动式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问题驱动与讨论

1.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链

问题是思考的起点,也是引导学习的灯塔。在思政课堂上,教师需精心策划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链,这些问题如同阶梯一般,引领学生逐级攀登至知识的顶峰。这些问题不仅应紧扣课程主题,还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探讨“公平与正义”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从“你如何理解公平与正义?”这一基础问题出发,逐步深入至“社会中存在哪些不公平现象?其根源何在?”、“你认为如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等更为复杂和深刻的问题。这样的问题链,既帮助学生搭建了理解框架,又促使他们不断挖掘问题的本质,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2.组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

讨论是思想交流的盛宴,也是观点碰撞的舞台。在问题驱动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相互学习的平台。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围绕共同的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各抒己见,形成小组内部的共识或争议。这种小范围的讨论有助于降低学生的紧张感,鼓励他们更加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2]。而全班讨论,则能将各个小组的观点汇聚一堂,形成更为广泛和多元的思想碰撞。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他人的观点,同时也要勇于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见解。这样的讨论氛围,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教师适时引导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或缺。教师需密切关注讨论的进展,确保讨论始终围绕核心思政观点展开,避免偏离主题或陷入无意义的争论。当讨论出现偏差时,教师应及时介入,通过提问、澄清概念或提供新的视角等方式,引导学生重新聚焦到核心问题上。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讨论动态,及时发现并表扬那些具有创新性或深刻性的观点,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帮助他们梳理讨论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三)小组合作与项目式学习

1.围绕思政主题设计小组合作项目

项目式学习的核心在于“做中学”,而小组合作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路径。在思政课堂上,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挑战性的小组合作项目。这些项目应紧密围绕思政主题,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环保意识的社区宣传”、“法治精神的校园践行”等,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抽象的思政理论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在项目的设计阶段,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特点,确保每个项目都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能在其能力范围内得到有效实施。

2.鼓励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小组合作项目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每个成员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协作。在项目启动之初,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和兴趣进行合理分工,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在项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同时,教师还应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面对挑战、解决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定期组织团队成员进行进度汇报和交流讨论,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3]。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主动承担责任,勇于担当,通过共同努力,完成既定的任务目标。

3.注重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与反思

小组合作与项目式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反思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有效的沟通,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想法和需求,从而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在遇到困难时,团队成员应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共同寻找解决方案。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三、互动式教学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在实施互动式教学法于中职思政教学过程中,为确保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细致考虑并解决一系列关键问题。第一,确保互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是核心所在。互动不应仅仅停留于表面形式,避免成为一场空洞的“过场戏”。教师应精心设计互动环节,确保它们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深层次的交流与讨论。通过真实的互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思政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4]。第二,平衡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至关重要。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灌输者。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导讨论,并适时地提供反馈和指导。然而,教师的作用应止步于引导,不应替代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体验是实施互动式教学法不可忽视的方面。每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各不相同。因此,在设计互动环节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并在互动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结束语

在中职院校的思政教学过程中,互动式教学法的引入为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以及探索兴趣与主动性。它促使思政课堂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思考,在交流中成长。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学理念的持续更新,互动式教学法在中职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而深入,推动中职思政教学迈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杜宇.互动式教学法在中职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24):139-140.

[2] 刘晓芳.互动式教学法在中职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7):149-150.

[3] 黄菲.中职思政课有效互动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66.

[4] 谭思为.中职思政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实践[J].思政研究,2021:97-99,13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