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小学体育作业创新设计与实践探索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蒙彩虹

(广西南宁市东葛路小学,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

在当今数字化背景下,微课这一教学模式正逐渐渗透到小学教育的各个方面。体育是塑造学生体魄、磨练意志的课程地位不容忽视。根据微课的小学体育作业创新设计与实践,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一次变革,更是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学生需求的必然选择。通过结合微课的灵活性与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力求打破陈规,以更富创意和实效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推动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为培养身心俱健、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奠定基础。


关键词

微课;小学体育;作业;创新

正文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以“微”为特征的信息化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例如,微信、微博等,它们根据网络化的移动技术,通过精炼的内容传递,实现信息的快速流通与共享。在该趋势下,移动学习模式应运而生,其中,“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形态,凭借其便携性和针对性,成功地将学生的学习空间从传统的校园课堂延伸到校外,实现从集体授课到个性化学习的转变。这种变革既彰显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更为学生提供更灵活多样的学习途径,有效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一、体育微课的类型

体育课程的魅力,源自其深厚的实践性基础,这也是与众多理论性科目微课的区别。相较于后者依赖课件、动画与音频的讲解模式,体育微课更注重实操与动态展示,教师的亲身示范与指导成为重要元素。这种差异,正是体育学科特性的鲜明体现,也赋予体育微课独特的教育价值。小学体育包含丰富的教学内容,从知识传授到技能培养。从教学形态上看,体育课程可概括为两大类别。第一类是体育与健康知识课程,注重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学生构建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及安全避险等方面的知识体系。如,为三年级学生定制的长跑安全与卫生课程。另一类则是实践性课程,细分为技术教学与战术教学两大分支,技术教学着重于阐释和演示各项体育运动的技能要点,通过细致的动作分解与要领强调,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运动技能。例如,在跳绳教学中,并脚跳这一动作的传授,是技术教学的核心。而战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竞技智慧与团队合作能力,通常以球类运动为平台,向学生传授各种战术配合与实战技巧。如,在篮球教学中,对侧掩护配合等战术要领的分析。

根据体育课程的特性和需求,体育微课可划分为两大类型。首先是理论型微课,主要是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系统传授,在该模式下,教师根据精心设计的课件,详细讲解体育理论、健康知识等要点,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此类微课与理论性学科的微课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教师的语言阐述和知识点的分析。其次,是体育技能型微课,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与提升。在这类微课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技能水平,精选适宜的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录制清晰、具体的技能学习步骤、方法视频,将复杂的运动技能分解为易于掌握的碎片化知识点。这些视频不仅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更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技能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利用这些微课资源,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预习,课后巩固,从而实现自主、高效学习。

二、基于微课的小学体育作业创新设计与实践策略

(一)技术型微课创意设计

技术型微课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展示教学技术动作为主,广泛应用于各类体育课程中。这类微课根据技术难度,被细致地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级,以此来满足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需求。初级技术型微课主要注重基础技术动作的视频阐释与演示,在于为学生探索中级和高级技术动作奠定基础。在设计这类微课时,教师要全面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程度、及学习环境,精心策划并组合各种难度的微课资源,最大化地提升学生技术动作的练习效果与掌握水平。同时充分发掘技术型微课的内在价值,这就要求在设计环节必须重视微课内容的系统性和教学步骤的逻辑性。

例如,在“跳跃”项目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构思一节初级技术型微课,在这节微课中,教师可以详细地阐释跳跃动作的基本要领,涵盖起跑、起跳、空中姿态调整以及落地技巧等多个方面,通过高清的视频画面与细致的解说,向学生展示每一个动作细节,从而帮助他们形成准确而深刻的动作印象。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在微课中加入一些创新元素,如,利用动画效果模拟跳跃过程,或配上激昂的背景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更积极地学习相关跳跃技术。

(二)家庭亲子运动挑战

家庭亲子运动挑战一种有趣味性的体育作业模式,在于引领家庭成员携手参与,共同体验运动的魅力通过开展多样化家庭体育活动,如有竞技性的家庭接力赛或注重身心和谐的亲子瑜伽,有效提升家庭成员的身体素质,更在运动的欢声笑语中加深亲子间的情感纽带。利用微课平台的强大功能,教师可以为家长和孩子提供详细的运动指南,包括动作技巧、安全须知等信息,从而确保每位参与者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也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另外,微课平台还能作为发布挑战任务的媒介,激发家庭成员之间的好胜心与合作精神,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运动带来的成就感。

例如,乒乓球,教师组织一场家庭乒乓球挑战赛。在这场挑战中,家庭成员将共同踏上学习乒乓球技术的旅程,逐一掌握发球、接球、对打等基本技能。微课平台此刻化身为一位贴心的教练,提供乒乓球技术的详细讲解与高清示范视频,帮助家庭成员迅速把握每个动作的要领。在此基础上,家庭成员可以在家中展开实战对决,将所学技艺付诸实践,感受乒乓球运动的魅力。为进一步增添更多趣味元素,教师巧妙设置不同难度的挑战关卡,如连续对打不间断创意发球大比拼等,要求家庭成员携手应对,共同攻克难关。经过这样的活动设计,能有效提升家庭成员的乒乓球技艺,更在激烈的比赛中培养彼此间的默契与团队精神,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形成定期运动、追求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

(三)课题式日常作业

课题式日常作业代表一种创新的教学途径,在微课体育作业设计中发挥一定优势。针对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的素质进行设计,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这样的作业任务,能有效衔接课堂所学,更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帮助学生夯实并提升课堂中掌握的运动技能与知识。在设计课题式作业教师要考虑小场地、小幅度运动及简易器材等实际锻炼条件,确保每一项作业都具备高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同时选择那些锻炼效果显著且有趣味性的辅助练习或复习任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动力。为保障学习效率,教师将作业练习时间控制在约30分钟以内,让学生能在紧凑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锻炼。另外,还要引入目标管理方法,通过设定清晰、可衡量的作业完成目标,科学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这不仅为他们提供自我检测与评价的机会,他们能实时掌握自身的学习进度与成果,且目标导向的学习模式本身也对小学生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引导他们以更主动、自觉的态度去达成作业目标,逐渐减少对外部监督的依赖,塑造出诚信、自律的学习品质。在微课体育作业的创新设计中,课题式作业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多样化学习需求,更在推动课内外一体化锻炼体系的建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在一年级并脚跳短绳的教学中,教师坚持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课堂学习、课后实践、比赛评价相结合,全面深化学生对跳绳技能的掌握。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要强调并突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亲子互动性、安全性,注重个性化教学。围绕并脚跳绳的预习、复习技能拓展,构建融合学习、练习、竞赛的体育作业新模式。模式的核心在于充分利用学生柔韧和灵敏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结合家庭锻炼环境,设计出既灵活又多样的锻炼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在微课体育作业的设计方面,教师要重点考虑锻炼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合理安排每次锻炼的强度和频率,以此来帮助学生在巩固技术动作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体能水平。经过教师精心制作的微课视频,详细讲解并脚跳绳的技术要领,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跳绳的相关技巧。与此同时教师再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的练习方案,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和难度中不断进步和提升另外,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教师应该利用线上平台定期发布跳绳挑战任务和线上比赛这些活动不仅激发学生的竞技激情,也让他们在享受跳绳乐趣的同时,培养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从整体的角度来看。这种学、练、赛融合的体育作业设计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跳绳技能、增强体能及培养全面的体育素养具有显著效果。

结束语:

总之,微课这一数字化时代的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的框架,通过直观清晰的视觉呈现、有趣味性的内容设计,及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简化教学流程,大幅提升教学效果,在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提高学业成绩,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规划和设计微课时,应遵循科学的教学设计原则,明确先进的教学理念,广泛收集教学材料并精挑细选,确保微课的制作水平并根据微课设计的评价标准,对每一门课程进行课后反思与评估。更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实际学习情况,灵活运用理论讲解、技能实操、及错误纠正等多种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与成果。

参考文献:

[1]黄秀兰.大单元模式下小学体育作业的创新设计与实践——以篮球教学为例[J].试题与研究,2024,(10):54-56.

[2]董晓敏.“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设计[J].天津教育,2023,(18):7-10.

[3]张凯,芦鹏.简析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体育风尚,2018,(10):153.

[4]章婷.学习进阶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实践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24,(16):80-8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