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与创新思考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刘荣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房山高级中学 ,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中语文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旨在探讨这一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的创新与实践,通过分析传统教学与“互联网+”教学的碰撞,提出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的具体措施,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互联网+”;高中语文教学;教育观念

正文


引言:

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中,“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亦不例外。高中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技术优势,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传统与“互联网+”的碰撞

(一)传统模式弊端,单向灌输限制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中,“填鸭式”教学成为主导,即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传授知识,而学生则坐在座位上被动地听讲和记忆。这种模式的问题显而易见:它过于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特长和学习方式,然而在这种单向灌输的模式下,学生的这些差异被抹平,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得不到充分的满足。

(二)互联网+机遇,资源共享新平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翩然而至,高中语文教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互联网以其强大的信息存储和传递功能,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海量的资源和便捷的平台。无论是文本资料、音频视频,还是在线课程、互动社区,都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选择。

对学生而言,他们不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而是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料。这种自主、灵活的学习方式更符合当代青少年的学习习惯和需求。同时,互联网还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他们可以在这里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与同龄人进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对教师而言,互联网也是一个强大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创设更加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沉浸式的环境中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各种在线工具和平台,进行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学习进度的跟踪和反馈等,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理念转变: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一)生本化理念,学生主体凸显

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他们不再只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发现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同时,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要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从而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二)信息化融合,教学模式革新

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引入,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动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文本内容和思想感情。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互动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的交流和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此外,教师还可以尝试翻转课堂、慕课等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在课堂上则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实践。这种模式的转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合作。通过这些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教学策略创新

(一)课前知识储备与引导

1.网络预习任务,自主学习习惯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课前知识储备的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如班级微信群、QQ群或在线教育平台,提前发布预习任务。这些任务可以包括阅读指定文本、查找相关背景资料、观看教学视频等,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课前对新知识进行初步了解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和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还能激发他们对课堂学习的期待和兴趣。同时,学生在查找、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也能锻炼信息检索和处理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2.资源挖掘整合,知识广度拓展

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的资源意识和整合能力,善于从网络中挖掘出适合学生学习的优质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包括名师的讲解视频、专家的学术讲座、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等,它们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知识视野和学习体验。

在整合教学资源时,教师需要注意资源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和整合资源。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资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确保所提供的学习材料具有科学性和教育价值。

(二)课中辅助学习与互动

1.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境模拟再现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如投影仪、电子白板、音频视频设备等,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文本内容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古典音乐、展示古风图片或视频,营造出浓郁的古典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在讲解现代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社会背景、人物形象等,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的主题和意蕴。

2.互动平台构建,思维碰撞火花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在线工具和平台,如课堂互动软件、教育社交平台等,构建高效的课堂互动环境。这些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实时的提问、讨论和分享功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与交流合作。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通过提问和讨论,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拓展思路,并从他人的回答中获得新的启发和灵感。同时,教师也应该及时回应学生的问题和反馈,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3. 翻转课堂应用,学习模式转变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国内外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这种模式下,传统的课堂讲解和课后作业的顺序被颠倒,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阅读相关资料等方式完成自主学习,而课堂则变成了学生展示、讨论和深化理解的场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课前需要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这要求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通过长期的实践,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翻转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成为了主动的表达者。他们需要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演讲技巧,还能提高他们的思维逻辑性和条理性。

为了确保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指导工作。在课前,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和讨论,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三)课后巩固复习与提升

1.翻转课堂应用,学习模式转变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在线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复习材料和练习题。这些资源可以包括课程讲义、教学视频、习题库等,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复习习惯。

在建立在线资源库时,教师需要注重资源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薄弱环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复习材料和练习题。例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础性的习题和讲解视频,帮助他们夯实基础;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资源和思考题,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

通过在线资源库的建立和利用,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所需的复习资料,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同时,教师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2.实时反馈机制,学习效果监测

实时反馈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在课后巩固复习阶段,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如在线教育系统或学习管理软件,定期发布学生的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测验成绩等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在各个学习环节的表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针对反馈结果,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例如,对于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选择重复观看教学视频、做更多的练习题或寻求教师的个别辅导;对于学习进度滞后的情况,学生则可以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或寻求同学间的互助合作。

网络平台的实时反馈功能不仅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更为直观的认识,还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教师也能根据反馈数据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创新,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技术优势,教师能够为学生打造更加生动、高效、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汪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 2022(5):0136-0138.

[2] 张潭平."互联网+"背景下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 2023(2):145-147.

[3] 林碧芸.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策略[J].新课程, 2022(4):74-7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