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微课作业布置对学生运动技能掌握的影响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体育;微课;作业布置;运动技能掌握
正文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传统教学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微课以其独特的“短小精悍、重点突出”的教学特点,正逐渐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一股新势力。特别是在小学体育教学领域,微课的应用更是为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可能。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基础运动技能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更加高效、有趣的教学方式提升技能掌握程度,一直是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微课作业布置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尝试,正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有益的视角,本文将从实际出发,深入探究微课作业布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效果,以期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微课作业布置对学生运动技能掌握的影响分析
(一)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传统体育教学往往依赖于教师的现场示范和讲解,然而,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和课堂时间的限制,难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掌握动作要领。而微课视频通过直观、生动的展示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到每一个动作细节,从而加深对技能的理解,教师在视频中对易错点的重点强调,有效帮助学生规避了常见错误,提升了技能表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纠正的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练习往往局限于课堂,缺乏及时的反馈和纠正机制,微课作业布置则要求学生在家中自主练习,并通过拍摄视频上传至学习平台的方式,实现了练习过程的可视化。这一变化不仅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技能学习中,还让学生在观察自己的练习视频时,能更直观地发现问题并进行自我纠正。这种自主学习以及自我纠正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长时记忆和迁移应用
通过多次的练习和巩固,学生能将所学的运动技能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技能储备,形成长时记忆,微课作业布置的灵活性还允许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下进行练习和应用,多样化的实践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迁移以及应用所学运动技能。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还是在未来体育活动中的技能展示,学生都能更加自信、熟练地运用所学技能,展现出微课作业布置在促进学生技能全面发展方面的长远影响。
二、微课作业布置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强调作业布置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技能水平进行个性化设计,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学习能力、兴趣点和掌握程度各不相同。教师在布置微课作业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确保作业内容既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又能帮助他们在现有基础上有所提升。针对性的作业设计,能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二)适量性原则
作业的数量与质量需要达到一个平衡,既要保证学生能够充分练习和巩固所学技能,又要避免给他们带来过重的学业负担,过多的作业可能会导致学生感到压力和厌倦,反而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精心挑选题目,确保每道题目都能有效检验以及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控制作业总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作业。
(三)趣味性原则
设计具有趣味性的作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为实现这一原则,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将游戏、竞赛等元素融入作业中,或者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
三、基于学生运动技能掌握的小学体育微课作业布置路径
(一)结合微课视频的分解动作练习
微课视频以其直观、生动的展示方式,能够清晰地呈现出运动技能的每个细节,从而使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结合微课视频进行作业布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帮助教师有效进行技能指导。以乒乓球的正手攻球技能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制作的微课视频,详细展示正手攻球的每一个步骤,包括准备姿势的调整、引拍的角度和力度、击球点的把握以及随挥的流畅性。这样的视频教学不仅让学生清晰看到每一个动作细节,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动作表象。作业布置方面,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跟随微课视频,分步骤进行模仿练习,学生需要仔细观察视频中的示范动作,然后在家中进行反复的模仿和练习,为确保练习效果,教师还可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练习过程拍摄成视频并上传至学习平台。
通过观看学生上传的练习视频,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动作掌握上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纠正错误动作,还能帮助他们逐步掌握规范的正手攻球技能,学生也能在观看自己的练习视频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与纠正,从而加速技能的提升。
(二)利用微课进行技能挑战与测评
微课的灵活性和互动性使得其成为进行技能挑战与测评的理想平台,通过设定具体的技能挑战任务,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胜心,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技能练习中。
以跳绳技能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制作一节关于跳绳技巧的专题课程,并在课后布置一项“跳绳挑战赛”的作业,这项作业中,学生需要首先观看微课,学习并掌握各种跳绳技巧,随后,他们需要在家中进行反复的练习,以提高自己的跳绳水平。练习完成后,学生需要录制一段自己跳绳的视频并提交给教师,这段视频将作为教师进行技能测评的重要依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跳绳速度、技巧运用以及动作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鼓励。这种利用微课进行技能挑战与测评的作业布置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跳绳技能水平,还能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测评过程中也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
(三)基于微课的自主学习与探究
在当今信息化的教育背景下,微课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空间,尤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微课能够成为促进学生技能掌握和创新思维发展的有力工具。
以篮球运球技巧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微课,向学生展示运球的基本技巧和规范动作,微课中,教师可以结合图示、文字解说和实景演示,清晰地呈现出运球的每个细节,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运球技能框架。
在作业布置环节,教师可以设置一项自主探究的任务,要求学生通过观看微课,理解并掌握基本的运球技巧后,在家中尝试探索不同的运球方式,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个人兴趣和实际水平,进行个性化练习与探究。这种基于微课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模式,能够巩固和提升学生的运球技能,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不断尝试、反思和调整,有助于他们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四)借助微课实现家校联动教学
微课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教学资源,同样可以成为家校联动教学的重要纽带,通过微课,教师可以与家长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和发展。以体操技能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制作一节关于体操基础动作的微课,并通过学习平台分享给家长和学生,微课中,教师可以详细讲解体操动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为家长提供辅助孩子练习的具体指导。作业布置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家长协助完成的练习任务,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观看微课,帮助孩子理解动作要领;在孩子进行体操练习时,家长可以提供必要的保护和辅助;同时,家长还可以记录孩子的练习过程,与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反馈。借助微课实现的家校联动教学方式,有助于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体育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同时,还能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家长的参与和协助下,学生能更安全、规范地进行体操练习,更快地掌握相关技能,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动力,使他们在体育学习中更加投入和积极。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微课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将愈发重要。未来,我们有必要深入探索微课与其他教学模式的融合之道,以进一步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也不应忽视微课实施中可能遭遇的难题,如技术兼容性、学生参与度差异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诸如提升教师微课制作能力、优化微课平台交互设计、定期评估与调整微课内容等措施。通过不断创新完善,微课有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助力学生更全面地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质。
参考文献:
[1]魏廷龙.基于课改理念的小学体育微课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3):104-105.
[2]许爱娟,高军霞.微课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9):108-109.
[3]黄海钊.关于“微课”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实践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2):8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