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小组合作 优化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任务群作业设计
摘要
关键词
小组合作;新课标;小学语文;任务群;作业设计
正文
引言
《课标》对语文的核心素养提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在作业设计当中,许多作业都是学生独立完成的,很少会有需要小组合作的作业形式,机械的作业会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要创新作业设计的新模式,基于学习任务群进行作业设计,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也让班级当中基础较弱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提升班级整体学生的综合学习力。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不足
1、作业趣味性低
很多老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往往只停留在布置作业上,很少关注作业对学生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更忽略了语文作业的趣味性。比如很多老师在每天都会布置抄写、默写、听写等作业,学生在完成这样的过程当中不仅感到枯燥无味,更是难以体会到语文作业的乐趣,久而久之他们对语文作业就失去了思考的兴趣,更别说主动完成一些充满挑战性的题目了。
2、作业针对性差
很多老师认为学生作业做得多,语文能力自然得到提高,所以在布置作业时,希望通过题海战术来提升学生的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在“双减”政策下,对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更重视作业的质量,而非是作业的数量。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在整体的班级都布置统一的作业,对于程度好的学生,基础性的作业,题目较为简单,缺乏挑战性。而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他们难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导致作业针对性差。虽然大家都统一完成了作业,但却无法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也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作业合作性低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的作业大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教师过于强调让学生独立思考,在作业中提升个人的语文能力。而语文《课标》中强调的合作、探究模式,只是在语文课堂当中,让学生遇到一些难懂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所以,在对学生的作业错题分析当中,我们会发现当作业难度较大时,很多学生只会自己在座位上抓耳挠腮,苦思冥想,花了许多时间,还是无法思考出作业的结果。这时,有的学生会选择草草应付,有的呢,则直接空在那里不写。所以,看似作业的质量不高的背后,隐藏的却是学生作业合作性低,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学生对作业的积极性不高,不会合作,只会单兵作战。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任务群作业设计的意义
1、明确作业设计的目标
基于《课标》新加入的7个学习任务群,每个任务群《课标》都有明确的任务要求,教师从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出发,进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既可以做到不超标,明确本次作业设计的内容,还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群中要求的作业内容,对学生设置作业目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教师进行学习任务群设计语文作业时。需要结合《课标》对学段的要求,确立正确的作业设计目标,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当中不畏难,顺利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感受完成作业的趣味。
2、增强作业设计的水平
很多教师没有作业设计的意识,认为布置作业只需要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相对应的题目就够了。但新课标对作业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练习册上的很多题目并不适用于每一位学生,有些题目重复性太高,学生多次的练习,花时间又没有好的效果,有些题目难度太高,让学生难以完成,所以才需要教师基于学习任务群进行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对教师是一项全新的挑战,而任务群当中给出了明确的作业设计路径。教师了解每个单元对应的任务群,遵循任务群设计原则,设计出适合班上学生学情的作业。
3、提升作业设计的效用
学生完成作业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但大量的作业练习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容易让学生对作业产生抵触情绪。在学习任务群背景下,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为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灵活的作业。比如语文实践性作业,表达与交流作业,梳理与作业等。这些作业不仅能巩固学生本课所学的知识点,更是在趣味的实践活动当中,将语文和生活紧紧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完成兴趣同时,在完成部分作业时,学生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与他人一起合作完成作业,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从而提升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三、巧借小组合作,优化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任务群作业设计
1、构建合理小组,相互取长补短
设计小组合作作业的前提在于学生的小组分配合理,如果有的小组实力太强,或有的小组实力太弱,都不利于完成合作作业,只有小组成员,实力相当,既有程度好的,程度中等的,也有程度比较弱的,这样,才能够在小组作业当中相互取长补短。当然,合理的小组分配,只是作业设计的前提,教师依旧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以及作业的内容选择适合的合作形式,这样,才能满足每一个小组的需求。
如在进行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时,第二单元是一个寓言故事单元,其中的四则寓言有的来自中国,有的来自国外。此时此刻教师就可以依托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群,设置大情境学习任务“小故事中的大道理”,引导学生在阅读寓言故事的过程中,明白寓言故事的道理,同时关联本单元的快乐读书吧,让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先在小组当中自主阅读,找到你最喜欢的寓言故事,再到小组当中去进行寓言故事的分享,最后选出你们最感兴趣的寓言故事,在班级中分享,当然,在班级分享的过程当中,除了讲清寓言故事以外,还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这样学生在完成此项作业时,就不仅仅停留在阅读当中,而是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这则寓言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在小组当中相互分享,在聆听他人的过程中也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最后在整个班级的分享过程当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作业形式,既做到小组活动中每一位同学的参与,又在聆听他人的过程当中取长补短。
2、布置分层作业,尊重学生差异
统一的作业无法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班上学生的不同程度设置分层作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完成形式,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当中不断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例如在设计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基础性作业,巩固型作业和拓展型作业,基础性作业重点放在巩固本课会认会写的字,能够主动摘抄课文当中优美的句子。巩固型作业让学生去积累一些描写自然风景的古诗词,而拓展型作业,可以为学生设计,仿照课文片段,写一写自己印象深刻的美丽的画面。在设计三项作业过程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其中的两项完成,可以选择基础性作业加拓展性作业,也可以选择巩固性作业加拓展型作业,这样给予学生多重选择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也让小组成员在小组合作的过程当中能够分享自己不同的作业成果。分层作业在学习方法上也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同伴互助,如果你选择的作业难度较大时,可以请教小组内其他的成员一起协作完成,这样鼓励更多的人选择更有挑战性的作业,也让每一位学生在作业当中有所收获。
3、协作完成作业,感受集体智慧
在作业设计时,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设计需要学生写作完成的作业,让学生改变单兵作战的作业形式,走向协同合作,在合作中体会完成作业的喜悦,让每一项作业都能成为提升学生小组合作凝聚力的一个切入点。
例如在设计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作业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为班级元旦联欢晚会制作海报的作业,这一项作业学生单兵作战是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这项作业当中,教师可以让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海报的其中一项完成,例如拥有美术特长的学生就可以进行海报的线稿绘制,在色彩搭配有特长的学生就可以进行色彩搭配,而在海报主题的确定以及宣传标语方面比较擅长的同学就可以选择相应的作业形式……这样将一个大任务拆分成一个小任务,每一位小组成员都为了完成一项大任务而不断努力,最终大家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呈现的是小组成员的智慧。这样班级展示海报时,每一位小组成员都会有胜利的成就感和团结的喜悦。当然作业设计要为语文服务,教师在小组成员都展示完后,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组的海报,并写清楚理由。这样将语文与美术进行跨学科融合,也让小组合作更有意义。
4、互助评价作业,强调学生主体
《课标》强调评价嵌入全过程,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以往的作业评价,主体往往是只有老师,老师通过钩圈对错等方式,让学生知道自己作业的正确率是多少。在任务群的背景下,教师要将评价嵌入全过程,使学生在评价当中反思自己的作业,从评价中不断提升作业正确率。
例如在设计神话故事单元作业时,这一单元的基础性作业,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与同桌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在完成基础作业后先自我评价,看看正确率,在同桌之间互评,也可以看看同桌的正确率,从而不断提升自己。而对于巩固型作业,教师可以为其选择其他的神话故事设计阅读理解,并通过集体讲评的方式,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看看自己的正确率,同时关注到学生对阅读的体验,让学生说一说,做完阅读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你发现中国在创造神话故事时有什么相同点吗?这样将集体讲评与学生感受相结合,更加强调学生在这次作业中的主观体验。拓展型作业的评价可以更加趣味活泼,教师可以设计学生制作神话读书卡,或是给自己喜欢的人物做人物名片等。让学生将自己制作好的读书卡和人物名片粘贴到班级的语文展示墙中,然后鼓励每一位学生在自己喜欢的读书卡或人物名片下面打星星,通过班级集体互评的方式,选择出最受欢迎的读书卡和人物名片。这样的多元评价,发挥小组每一位成员的作用,也让学生参与评价全过程。
四、结语
总之,在任务群背景下,教师要明确现阶段作业设计存在的不足,通过小组合作,设计趣味多元的作业。通过构建合理小组,布置分层作业,小组成员协作完成作业以及互助评价作业等方式,真正改变学生对作业的看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胡海舟. 语文学习任务群:理解与落实[J]. 小学语文教学, 2022(13):3.
[2] 熊焰. 观照素养 整体架构——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作业设计原则[J]. 湖北教育, 2022(32):4.
[3] 谢仪雯.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J]. 天津教育, 2022(31):2.
[4] 刘涵婧. "任务分析"理论下的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以《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为例[J]. 语文教学通讯, 2022(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