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探析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朱文倩

​东营市东凯中学 257000

摘要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求。聚焦于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旨在通过剖析当前教学现状,明确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探索具体实施策略。背景方面,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合作学习作为新兴教学模式,其优势逐渐受到关注。目的上力求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一套可行的合作学习实践方案,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等方法,结合理论与实践,深入剖析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期望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实质性的改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合作学习;初中;数学教学

正文


合作学习,作为现代教育理念下的一朵璀璨之花,其精髓在于通过团队协作与知识共享,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在初中数学这片知识的沃土上,合作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革新,更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深刻体现。它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倾听、沟通、协商与妥协,从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起宝贵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正处于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与应试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合作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此外,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明显,但传统的“一刀切”教学策略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或兴趣缺失的现象。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亟需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强调学生主体性、互动性和合作性的教学模式,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帮助,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合作中,学生需要主动思考、积极发言,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帮助学生树立团队协作意识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协调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种经历有助于他们树立团队协作意识,认识到团队的力量和重要性。通过团队合作,学生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并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作用[2]。这种团队协作的能力在数学学习中至关重要,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合作学习能够显著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一方面,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在相互帮助和讨论中快速解决疑难问题,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合作学习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三、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确保合作效率的提高

在合作学习中,明确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是确保合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合理分配小组任务,确保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和角色。可以设立小组长负责协调组内工作、分配具体任务;设立记录员负责记录讨论过程和结果;设立发言人负责向全班汇报小组观点。这样的分工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合作中来,还能避免责任不清、工作重叠等问题,从而提高合作效率。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时,教师组织了一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们分组后,每组负责设计并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小明作为组长,带领组员们热烈讨论,决定制作一个蝴蝶图案。小华负责画出蝴蝶的一半轮廓,并细心地标出对称轴。小李则负责沿着线条精确裁剪,过程中还不时与小华确认对称轴的准确性。完成后,全组共同验证,蝴蝶图形完美对称,他们兴奋地展示给全班看,收获了热烈的掌声。这次活动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概念的理解,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3]。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但不应过多干预学生的讨论和决策过程。通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时,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探索活动。学生分组后,每组获得平行四边形模型和测量工具。教师鼓励他们自主观察、提出猜想,如“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是否相等?”随后,他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测量,有的记录数据,有的则验证假设。学生间热烈讨论,共同解决疑惑,教师则在旁引导,确保活动顺利进行。通过实践操作与团队协作,学生们深刻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还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课堂因此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凸显,合作学习效率显著提升。

(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并不是孤立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与其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共同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推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数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十章“数据的集中趋势”时,教师融合多种方法,强化合作学习。学生分组处理不同数据集,如考试成绩,合作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组内分工明确,数据整理、计算与分析环环相扣。遇难题时,学生互助或求助教师,共同探索。此过程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更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资源共享与问题解决能力。多样教学让课堂生动,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结论: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潮流,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明确分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及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还深刻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展望未来,应继续探索和完善合作学习的实践策略,让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曾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世纪之星—初中版,2022(2):0037-0039.

[2] 黄海东.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进展:教学与科研,2023(1):147-149.

[3] 石帮兰."互联网+"视域下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解析[J].成功,2023(22):0073-007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