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和基本功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胡涵

湖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0

摘要

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习近平对“为何读、读什么、怎么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论断新观点,为新时代党员干部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供根本遵循。深入理解习近平关于党员干部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习近平;党员干部;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

正文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事一切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实践,并对如何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论断新思想新观点。深刻学习和领会习近平关于党员干部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论述,对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共产党人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

习近平指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要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首先就要从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开始。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地研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

第一,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党的优良传统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点和突出优势,理论联系实际地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读得最多的最精的就是马列主义经典。在刀光剑影的革命战争时期,能读到马列著作是很不容易的,长征路上,毛泽东身患重病躺在担架上还在读着马列的著作。刘英回忆说:“红军到了毛儿盖,没有东西吃,肚子饿,但他读马列书仍不间断。”毛泽东曾风趣地说,自己“是在马背上学的马列主义”。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反复强调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把学习马列原著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解决发展难题的本领。习近平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认真研读,他在与北京大学青年学生交流时说:“那时候我读了一些马列著作,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这种通过自己思考、认识得出的结论,就会坚定不移。”还特别告诫我们,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浮光掠影不行,浅尝辄止不行,必须专心致志地读、原原本本地读、反反复复地读,通过细嚼慢咽去感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历久弥新的思想价值”。可以说,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是每一个共产党人成长的必修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只有原原本本、认认真真地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才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才能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才能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涵的科学理论是党员干部做好工作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早已存在,他们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感,对理想社会有很多美好的设想,但由于没有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因而也就难以真正对社会发展发生作用。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开辟了人民实现自由和解放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既是人民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不仅是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也是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地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才能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第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优秀品质和人格力量是党员干部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为创立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他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不仅深入了解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各个方面知识,而且深入了解和研究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努力从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养料。正如恩格斯所指出:“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马克思在给友人的信中谈到,为了《资本论》的写作,“我一直在坟墓的边缘徘徊。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经典作家所汲取的人类探索真理的丰富思想成果,体现着经典作家攀登科学理论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艰辛历程。”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是培养高瞻远瞩的战略洞察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过程,也是向经典作家的优秀品质和人格力量不断看齐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平、实践、贡献和精神会无时无刻对党员干部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从而实现自身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坚持全面系统地读原著学原文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正如习近平所说:学原理、读原著是接触马克思主义的最佳方式,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最有效的方式。

第一,要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体系的重要前提。毛泽东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关键是要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重要哲学著作。习近平指出:“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现在我们依然要推动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努力把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先后多次就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等进行集中学习,“目的是推动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更全面、更完整的了解”。只有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才能把思想方法搞对头,才能从哲学的高度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才能从全局的角度解决问题、掌握主动。

第二,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理论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我们党历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研究运用毛泽东4次集中研读《资本论》,多次主持专题研讨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习近平“上大学前,他就三遍通读《资本论》,写了厚厚的18本读书笔记”2012年6月1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调研时,他特地考察了该校的“《资本论》教学与研究中心”,再次要求“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的代表性著作,追本溯源,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不断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我们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只有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著的才能弄懂弄透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并坚持和应用好,才能更好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立足于世情国情回答我国经济面临的重大课题,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

第三,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著作。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离不开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发展新要求,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学习好、实践好这一思想,就必须精研细读习近平的一系列重要著作,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著作选读》等著作真正读懂弄通做实。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把目标、恒心同方法、技巧统一起来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就必须讲求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读书方法直接关系到读书的质量和读书的效果在渴于求知的同时,要善于学习,做到‘善读’ 

第一,把尽可能把广泛性的大量阅读和有针对性的重点精读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卷帙浩繁,全部读完是不现实的。我们既要尽可能多的进行翻读通读,还要有针对性的对重点内容下苦功夫精读。延安时期,毛泽东就要求党内干部每人读一二十本、三四十本马列的书,并且还专门开列了《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思想方法论》等12本干部必读的马列主义著作。“如果要求大家读全部马列选集,也不现实,可以挑选一些,不然书那么多,读起来也是困难……五本不够就十本,但是不要太多,多则不灵。”邓小平说:“读马列要精,这个‘精’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导师们的经典著作。”2011年5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强调:“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已经出版发行,这两部文集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权威性教材,领导干部可以精读其中的代表性篇目。”这给领导干部初步研读经典著作指明了方向。总之,只有做到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才能经典原著学习和研究的效率和水平

第二,“厚的读薄”与“薄的读厚”结合起来对于如何才能尽快地读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原著,习近平指出:“没有窍门,就是要反复读,用心读,要把马克思主义原著‘厚的读薄,薄的读厚’。” “厚”是指书的内容和信息量,“薄”是指要概括、统摄、提炼、消化。厚的读薄,主要指通过通过阅读,从浩瀚文本中读出其中蕴含的道理掌握精髓实质、核心要义;薄的读厚,主要指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不仅要做好读书笔记还要运用到实践,解决现实问题。要做到“厚的读薄”与“薄的读厚”,提高研读原著的功效,一方面,需要对理论知识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积累,需要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要一头钻进去,把深刻的原著内容读通、读透、读开,做到越学头脑越清楚,越学信念越坚定,越学书本越薄。另一方面,又要书本跳出来,融入生活实践中去,要带着思考学、带着问题学,做到以用促学、学用结合,越学书本越厚。如此“厚”“薄”结合、相得益彰,既“得其门而入”,又“悟其道而出”,主动思考、有所创见,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并开花结果

第三,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要善于利用好时间,养成坚持不懈的习惯。毛泽东曾说“工作忙就要‘挤’,看不懂就要‘钻’,用这两个法子来对付它,学习是一定可以获胜的。”从习近平的读书经历看,不管是在梁家河当知青,还是在基层的工作实践,读书几乎渗透到他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他总是利用零碎时间埋头读书,甚至是在干农活间隙、会议间隙,也不忘拿起书本吸取知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如饥似渴地学习,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蹬步以至千里。”这种见缝插针,随时随地有空就读的习惯让他的阅读量一直保持“每个月在30万字以上”习近平说:读书没有捷径,那就是勤奋;成功没有捷径,只能是‘自找苦吃’。“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这就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随着理论内涵精神的入心入脑,思考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有认识的升华。

第四,要善于通过互相印证、互相对比进行阅读。针对一个问题,阅读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所写的书,用不同的版本来互相印证、互相对比,是习近平倡导和强调的一个重要的读书方法。一本经典原著,要反复读、仔细品,甚至把相关书籍和背景材料找来对照读、比较读,才有可能切实琢磨清楚。不仅如此,有时还需要结合相关的知识点从不同角度来互相印证,提升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能力。三十多年前,在同当时厦门大学本科生张宏樑谈论如何尽快读懂马克思主义原著的时候,习近平就强调读马克思主义原著要重视原著前后的序、跋以及书页下面和书后附录的注释,还有马克思、恩格斯之间有关《资本论》的通信内容。“要想深刻研究学习经典原著,绝对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背景,所以你还要把当年的历史熟悉一下,甚至是把那一段时间的名著也要看一下。”也就是说,要深入理解经典作家的原始文献,就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面临的问题。这是因为,作品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生平活动紧密相关。这就要求我们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时,不仅要注重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时代、社会环境,了解这些经典著作创作的时间、背景、意图;还要搞清楚他们是在什么意义上提出来的、有什么样的具体含义、在其整个理论框架中占据怎样的位置、他们的观点具有什么特殊意义和时代的发展对其学说能做出怎样的检视和判断等。通过这些工作既可以使经典作家的真实思想及其意义得到澄明,同时也那个帮助把这些问题延展到当代的现实境遇和以感悟出新的内涵

第五,要读好“无字之书”。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本身就是一本大书、一本“无字之书”。领导干部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还要从实践中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学习融通中深化认知,提升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习近平反复强调,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他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领导干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千万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他告诫人们要汲取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的教训,把读有字之书与读无字之书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倡务实,反对空谈。读书不是为读书而读书,为理论而理论,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观察、认识、分析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本领

习近平提倡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过程就是一个把学习与运用、理论与实践、知与行辩证统一起来的过程。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读书与运用得到了良性互动,实现了有机结合。这种结合,是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与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有机结合,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有机结合。

 

株洲市社科联项目: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读书的重要论述研究ZZSK202305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