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旅游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高洁

临沂市工程学校 山东 临沂 273400

摘要

围绕中职旅游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展开,分析旅游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中职教育现状,提出以“需求导向、分类施策、分类发展”为核心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阐述了怎样根据行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对现阶段模式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估,展望未来中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与改进建议。


关键词

中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求导向;分类施策;分类发展

正文


1 引言

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推进使得旅游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旅游行业的市场竞争加剧,服务标准不断提升,传统的单一技能型人才已无法满足现代旅游企业的需求。中职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紧跟行业的变化,探索新的培养模式,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需求之间的脱节较为明显,课程设置较为陈旧,无法及时反映旅游行业的最新动态。学生的技能水平不均,导致在毕业后难以满足行业多样化岗位的要求。部分中职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不足,学生缺乏在真实环境中锻炼的机会,影响了职业能力的提升。

2 需求导向的内涵与应用

2.1需求导向的理论概述

需求导向是指教育和人才培养应以行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符合市场和岗位要求的专业人才。在教育领域,需求导向强调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核心,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调整,学生能够具备满足社会和行业需要的技能和素质。与传统的供给导向模式相比,需求导向更加注重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教育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1]。对于中职旅游专业而言,需求导向意味着学校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应紧密结合旅游行业的发展变化,满足企业对旅游服务人才的要求。

2.2旅游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分析

随着游客个性化需求的增加,旅游产品和服务形式逐渐多样化,行业对服务人员的要求不光局限于基础服务技能,更加注重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传统的导游和餐饮服务岗位不再仅仅要求人员具备基本的讲解和接待能力,还需要具备文化素养、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解决能力。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旅游业中的数字化应用日益普及,行业对具备数字工具使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明显上升。人才需求变化要求中职旅游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进行相应的调整,保障学生能够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2.3需求导向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学校应根据旅游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导入与旅游行业数字化应用相关的课程,如旅游管理系统、在线票务操作等,提高学生的现代化操作能力。教学内容应当结合岗位实际需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模拟旅游服务场景、实地考察和实践训练,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行业需求,提升自身的应对能力。

为了更好地满足行业需求,中职旅游专业的课程设计还应针对不同岗位和细分领域的要求进行细化。针对导游岗位,课程侧重于讲解技巧、旅游文化知识、跨文化沟通能力等内容;针对餐饮服务方向,则应加强餐饮管理、服务流程标准化等方面的教学。行业需求的多样化也要求学校提供灵活多样的选修课程,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2]

3 分类施策的实践与探索

3.1分类施策的理论基础

分类施策的理念源于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即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能力和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这一理论基础在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因为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教育模式不能一刀切。在中职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方向、未来职业规划等都存在显著差异,分类施策能够有效针对这些差异,提供更具针对性、有效性的教学方案。灵活的教育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其学习和职业发展。

3.2不同层次和方向的学生特点

有些学生在学术理论方面表现突出,适合未来继续升学或从事管理层岗位;而另一部分学生更擅长动手实践,他们的职业目标集中在旅游服务的操作性岗位。针对这些差异,学校应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将学生分层分类培养,方便最大化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例如,对于理论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更多的管理类课程和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提升领导力和综合素质;对于操作技能突出的学生,应重点加强实操训练,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实际岗位需求。

3.3旅游行业的分类施策需求

不同岗位对员工的能力要求差异较大,旅游服务中涵盖了导游、酒店管理、展览讲解、餐饮服务等多个方向,每个方向的工作内容和所需的专业技能都有所不同。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内容也要根据这些岗位需求进行相应的分类和细化。例如,导游岗位要求员工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而酒店管理岗位则更侧重于管理技能、服务流程的标准化与客户关系管理[3]。课程的设置应根据这些行业需求的不同,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保障学生在毕业时能够具备符合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

3.4结合实际案例

一些中职学校将学生分为就业导向型和升学导向型两类,针对就业导向型学生,学校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甚至与企业联合开设定向培养班,保障学生能够在毕业后直接就业。对于升学导向型的学生,侧重于学术课程和考试辅导,帮助他们为高等教育做准备。

分类施策的实践与探索,中职旅游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更加灵活多样,有效地解决了因学生个体差异带来的教学困境。提升教育的质量,也为行业输送了更加契合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4 中职旅游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4.1“需求导向 + 分类施策 + 分类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需求导向 + 分类施策 + 分类发展这一综合性框架,力求解决当前中职教育中面临的教学内容陈旧、实践不足以及学生能力差异等问题。紧密结合了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还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和实践途径,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随着旅游行业不断变化,学校必须时刻关注行业的动态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调研、访谈等方式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向。近年来,旅游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对数字技能的需求急剧上升。学校根据这一需求引入与旅游业数字化应用相关的课程,如在线旅游系统、票务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化的工具和技术。课程设置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旅游服务和管理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的跨领域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适应行业多样化的岗位需求。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术能力和职业规划上存在差异,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例如,针对学术能力较强且有升学意愿的学生,学校提供更加深入的理论课程,帮助他们打好继续深造的基础。对于那些技能实践较为突出的学生,重点加强实操课程和职业技能的训练,保障他们在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学校职业倾向测试、学生自我评估等方式,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培养方案[4]

4.2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路径

除了更新和丰富现有的教学内容,课程的设置还应当具备层次性和可选择性。基础课程应覆盖旅游行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例如导游基础、旅游法规、餐饮服务与管理等,而专业选修课程则应根据行业需求和学生兴趣进行细化。例如,学校开设导游讲解技巧、跨文化沟通、旅游产品设计等课程,帮助学生在某一方向上深入发展。选修课的灵活性还体现在实践课程的增设上,学生根据个人职业规划选择相应的实训课程,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旅游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具备出色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应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如校内模拟、校外实习、现场观摩等方式,提供真实的行业体验。定期组织行业相关的技能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和检验技能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例如,导游技能大赛、餐饮服务竞赛等,学生锻炼实操能力,还能够得到行业专家的评价和反馈,提升职业素养。

中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必须与旅游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学校让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习,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为企业输送定制化的人才。

4.3实践效果评估与反馈机制

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实习表现以及就业情况进行跟踪,学校能够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行业专家的反馈和企业用人单位的评价也为课程优化和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依据。学生的自我反馈也是改进教学的重要来源。定期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学校不断完善教学方案,保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与时俱进。

4.4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与创新点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路径和实践模式,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了增强。学校与行业的深度合作缩短了教育与市场的距离,人才培养更加符合行业需求。这种模式的创新点在于它不关注学生的技能培养,还将职业规划、实践能力和行业需求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5 结论

构建了以需求导向 + 分类施策 + 分类发展为核心的综合性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在理论上提供了基于旅游行业需求的系统性指导,在实践中通过灵活的课程设置、分层分类教学和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助于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变化,为旅游行业输送了高质量的技术人才。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也强化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推动了教育与市场的无缝衔接。

参考文献:

[1]陈金念.政校行企协同,岗课赛证融合——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3,(12):172-174.

[2]杨茜.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二爱一技三强人才培养模式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探究[J].旅游纵览,2023,(23):53-55.

[3]许欣.1+X证书制度下中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J].亚太教育,2023,(19):175-177.

[4]易肖肖,罗瑶.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中职升本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基于学科竞赛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04):144-14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