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普通高职院校;体育锻炼;习惯养成
正文
引言
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有明确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是关乎国家及民族未来发展的大事。”普通高职院校作为体育教学重要阵地,自然要承担起培养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责任,这样才能为学生建设国家及社会打好基础。可是,就当下普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情况来看,其教学侧重点大多还是局限于学生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这促使不少学生缺少体育锻炼意识及习惯,与当下人才培养需求相悖。为了改善这一情况,笔者则就普通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展开了如下思考:
一、 普通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意义
“习惯”通常指的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并不需要特别受思想、意志努力,也无需他人监控的一种自发性行为[1]。习惯一旦养成,则很有可能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所以说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也可以将其称之为体育锻炼自动化行为,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及终身体育意识形成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健康可谓是国民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基,更是普通高职学生学习及成长的前提。可是,当下不少普通高职院校学生因为网络的丰富性而痴迷于网络,很少会运动,缺少良好的身体素质,而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则能改进这一问题,真正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体育意识及锻炼习惯,这样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从而助推学生长远发展、健康成长。
二、 普通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策略
(一)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体验体育锻炼乐趣
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会直接关乎其体育锻炼行为,所以普通高职院校要想真正有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自然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借助有效手段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让学生在运动中亲自体验体育锻炼乐趣,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更为理想的体育教学效果。首先,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挑选契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运动项目,尽量少选择一些竞技化、成人化的运动项目,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运动活动,这样学生就能在参与中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为学生后续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打好基础。其次,普通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也需尽量趣味化、多样化,借助寓教于乐的方式来点燃学生体育运动热情,这样学生整个体育锻炼自觉性与主动性自然能够得以提升,从而有效助推学生课后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及实践中,长时间下去学生自然能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2]。
(二) 改善体育环境,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求
普通高职院校要想有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还需要主动改善体育环境、体育设施,毕竟体育场馆及设施可谓是学生体育锻炼基础条件,若缺少相应的体育环境,学生整个体育锻炼热情也会大大降低,反之则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求,有效助推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为此,学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对体育设施及环境的建设,通过加大资投入来对体育场馆设施功能进行完善、扩建,这样高职学生课余时间自然能够有效利用这些体育设施及场地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例如,学校可以在学生宿舍内外、教学楼周边、体育广场等多个场地都为学生配备好相应的体育器材及设备,这样就能满足学生个性化体育锻炼需求,有效促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受体育魅力及乐趣,从而真正助推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养成。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体育环境建设过程中,加大对体育多媒体、文化环境建设的投入,像是可以借助学校内的多媒体资源及空间,然后再采用视频、音频、文化广场、展板等多种形式来为学生普及体育锻炼意义,这样学生就能在耳濡目染之下充分意识到体育锻炼必要性,以此来强化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及思想,从而真正促使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步入轨道。
(三) 借助各种体育社团,助推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
普通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工作在推进时,学校还可以针对当下高职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及爱好,来为学生组建各种体育社团,然后再构建社团微信群、QQ群里,让具有相同体育兴趣的学生能够彼此交流、相互分享自己的体育锻炼经验及习惯,这样就能让学生在体育社团活动参与中强化自身体育锻炼习惯及认识,从而有效落实养成工作[3]。在这一过程中,体育社团则需要针对团员实际情况,在课余时间为学生组织丰富多样的体育娱乐活动,这不仅能够增加学生体育活动时间,还能很好地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在有效助推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同时,避免学生沉溺网络,从而助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学校可以针对当下学生体育需求积极开展健走社团、篮球社团、羽毛球社团等,然后再结合学生运动能力、作息时间合理安排社团体育活动时间,这样才能真正为后续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打好基础。
(四) 开展多样化体育文化活动,强化学生体育锻炼动机
普通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时,还可以为学生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文化活动,这能进一步强化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及能动性,以此来真正助力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普通高职院校学生课余时间较为丰富,为了将其有效利用起来,学校即可在校园内为学生积极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文化活动,借由这一方式来建设全新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然后再让学生在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比赛中切身体会体育魅力,这样就能进一步强化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及兴趣,有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例如,学校可以积极开展校运会、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活动,这样就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体育锻炼及实践的平台,以此真正助推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养成。
(五) 借助运动APP,促使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
在现代科技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群众生活也因此而变得越发便捷,手机上更是涌现出了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类APP,这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人们生活中的运动模式,而且还能为普通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健身及锻炼模式。为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时,可以加大对运动APP的运用,借由这一类APP所具有的引导、辅助作用来指导学生正确锻炼,同时还能准确记录学生每日运动情况,这样就能起到一个督促的效果,以此来真正落实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目的[4]。以Keep为例,其就可以针对学生身体情况制定出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案,教师可以借此来引导学生课后体育锻炼,而教师则可以基于学生打卡情况进行检查,这样自然能够有效助推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健康和体育锻炼”也再次被拉回大众视野,普通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也在教育体系中受到了较多的关注,更是促使高职学生受益终身的重要环节。为此,普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及技能培养,还需重视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借助有效策略来强化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及体育锻炼行为,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高职学生身体素质,为其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苏娟.普通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策略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1):101-102.
[2]康雕.普通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策略研究[J].文存阅刊, 2021, 000(006):71.
[3]邢晓虎,林静,王建良.高职院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继续教育研究, 2009(6):2.
[4]龚永波.云南省高职院校学生终身健身习惯培养的路径研究[J].体育视野, 2022(19):125-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