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文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初中语文;红色经典文学;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正文
引言
在当前阶段的初中教育教学过程中,语文学科一直都是学生的基础学科,也是核心学科之一。因此,在课堂上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当树立起明确的目标,让学生可以顺着目标的指引掌握课本上的语文知识,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可以重点挖掘其中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在整合课外丰富的资源给学生开展深度的阅读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在革命年代中无数英雄先烈的伟大事迹,并且让这些事迹对于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效促进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拥有更加健全的人格,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
一、红色经典文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树立正确价值观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还处于价值观建立的重要时期,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发育并不成熟和完善,因此,容易对一些事物和观点存在片面的认知。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应用红色经典文学中的内容给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引领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1]。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有利于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发挥潜移默化的启迪作用,让学生真正可以认知和认同红色文化,并且将其作为自己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准则,像无数的革命先辈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二)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在一直以来的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在给学生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维和理念层面上的培养,在此过程中不利于真正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因此,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上重视红色经典文学的阅读指导,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真正读懂课文中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的角度出发,更加深入的理解红色文化,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在具备家国情怀的基础上,更加努力刻苦地学习[2]。
二、初中语文红色经典文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深入挖掘语文教材,提取红色经典文学
在新时期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针对学生开展红色经典文学教学,首先需要从当前部编版教材中有效挖掘和提取其中红色经典文学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备课,将教学目标全面的融入其中,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红色经典文学的特点,并且通过阅读这些课文的内容,在其中获得不同的启发。教师在挖掘语文课本红色经典文学素材的过程中,可以将其按照不同的年代、主题、体裁等进行划分,然后给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课堂目标和课程规划[3]。例如,在部编版教材中,通过教师的科学分类可以发现其中的红色经典文学《黄河颂》、《沁园春·雪》当属于诗歌体裁;《芦花荡》等属于小说体裁;《土地的誓言》等则属于散文体裁。在这样根据体裁进行划分的背景下才有助于教师开展更加清晰鸣鸟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在其中能够梳理和总结出红色经典文学的特点,以及在思想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共通之处。除此之外,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还要认识到教材中的红色经典文学素材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还需要积极拓展一些课外的阅读资源,通过这种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红色经典文学,让他们运用课堂上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此同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收集资料来掌握这些红色经典文学的背景知识,在丰富知识储备的同时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和视野。
(二)深度剖析红色文学,全面体现人物形象
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之所以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红色经典文学,主要是因为这些文学作品中往往包含着深厚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因此,这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让他们明确自己学习和成长的目标。在此背景下,教师就要结合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的特点,带领学生深度剖析这些红色经典文学作品,通过作品的特点和内容进行逐字逐句地分析,从中可以更加全面的体现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一课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通读全文,在此过程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再鼓励学生对于文章内容进行段落划分,可以将其从自然段划分为不同的段落板块,这样方便学生在后期的阅读中进行快速的定位和分析。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些白求恩相关的人物资料,更多的了解他的背景和事迹,让学生对于白求恩这个人物形象刻画的更加鲜明。然后再结合作者笔下的内容进行解析,从中可以认识到白求恩在中国战场上为救死扶伤所作出的伟大贡献。通过这样的红色经典文学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深入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这些革命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从而主动向他们学习[4]。
(三)开展红色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共享阅读
在一直以来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都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主要重点面对的板块之一,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核心的知识,更要利用语文课堂给学生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提升语文阅读热情。因此,在红色经典文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结合课堂的目标给学生开展红色主题活动,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制定一个课后阅读的书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其中选择相应的书籍展开自主阅读。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阅读拓展任务,包括读书笔记、读后感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共享阅读,积极主动的分享自己所读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向大家介绍其中的主要内容,并且表达出自己推荐这本书的重要理由。这样的语文课堂活动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课外阅读量,也能够让他们更进一步的接触红色经典文学,从而在这些文学作品中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发挥对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启示,让他们在未来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重给学生开展红色经典文学阅读教学,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和红色文化,将红色基因深深地根植在学生的脑海中。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也有利于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切实培育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贺进."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展策略[J].世纪之星—初中版, 2022(8):0208-0210.
[2]杨巧兰.让红色经典融入书香 ——红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策略[J].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 2022(5):86-88.
[3]刘雨婷.初中语文红色经典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新作文:教研, 2023(1):0173-0175.
[4]张正宝.走进经典 润物无声——统编版语文教材红色经典有效阅读的研究[J].初中生写作(下半月), 2022(10):0033-0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