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邹丽娜

兰州市城关区辅读学校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内涵丰富,培智学校应根据教育需求规划内容,构建特色教育体系。培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有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促进个体与团体的融合。故此,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及其相关工作者(以下统称教师)应从完善学校设备,辅助心理问题咨询;精准定位问题,完成心理问题疏导;构建特色课程,落实心理素质训练;家校合作教育,拓展心理教育空间四方面研究实施策略。


关键词

培智学校;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正文


引言:

就当前教育形势分析,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一门必修课程。培智学校是对智力障碍儿童和青少年实施普通教育、康复训练以及初级职业技术培训的特殊教育学校。相较于普通学校教育,培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难度更高。为维护特殊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将其以符合特殊学生需求的方式渗透日常教学课程以及实践活动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培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培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自我认知、人际关系、情绪管理与挫折教育等方面[1]。自我认知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品质、价值观和自身优势,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与认知能力;人际关系是指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包括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精神等;情绪管理是指引导学生学会表达与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心态和情绪管理能力;挫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会面对困难,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应主动解决问题,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与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由于各个学校实际情况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也会有所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学情与课程现状归纳与整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确保其与特殊学生的成长需求相契合,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二、培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培智学校以培养智力障碍学生为主,他们的整体心理水平低于普通学生。不同障碍程度与障碍类型的培智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教育需求各有差异。一般来讲,培智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多表现为对人焦虑、学习焦虑、自卑孤僻、情绪不稳、冲动倾向等,为营造好的成长环境,学校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点,助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宏观来讲,培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

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一样,具备多层次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交往需求与自我实现的需求。他们无法通过具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些基本需求在长期内难以得到满足,就会逐步出现焦虑、自卑与恐惧的心理问题或行为。心理健康教育可针对学生的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有益于根治一些萌发的心理问题。如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焦虑的症状,教师可通过游戏的方式缓解,设计一些关卡,在学生通过之后给予鼓励,使其个人价值得以体现;在人际交往中,应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善于倾听他人的想法与观点,并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在互动中感受到尊重、平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至不同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有积极作用。

(二)促进个体与团体的融合

培智学校与普通学校一样,肩负着育人的使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现阶段教育部门重点关注的课程,值得培智学校重视。特殊教育学校主要以特殊学生为主,这一类学生或智力不完善、或生理缺陷等,更容易在复杂的社会中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学校更应重视学生的成长,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教学关联起来,为学生后期的成长提供宝贵资源[2]。反之,培智学校学生的身体、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也会在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只有重点面对这一群体实施教育,才能改变特殊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负面因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也为了让社会群体接纳特殊学生,培智学校必须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对心理行为的辨识能力与表现能力。

三、培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实时渗透于特殊学生群体。不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各有不同,笔者以部分培智学校教育现状为例,从四方面论述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策略,希望对相关人员有参考价值。

(一)完善学校设备,辅助心理问题咨询

学校应提供个体或团体心理咨询,解决学生心理困扰和问题。学校在心理问题咨询方面,应从两部分完善:第一,完善学校物质设施与信息设备,如建立多个心理咨询室,构建线上咨询平台,学生可一键呼叫。创设良好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第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团体综合素质。包括心理教师、生活教师、管理层等,这些群体应具备专业的心理知识、教育能力、师德素养等,力求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在好的环境建设中,学生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将会及时求助,如此便于后期教育工作的实施。

心理问题咨询方法主要包括四方面:面对面咨询,是指教师与学生处于同一空间,双方在交流中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显而易见。这一种咨询方法更符合特殊儿童,便于教师观察其一言一行,判断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电话咨询,学生可通过电话联系心理咨询室,与服务者建立对话;网络咨询,包括视频通话、消息发送等,咨询相对便捷;自助咨询,通过书籍、文章、应用程序中进行心理调适。特殊学生更符合面对面咨询与网络咨询,学校应从这两方面完善,并尝试构建自助咨询系统,让学生通过阅读、小程序等方式答疑解惑。

(二)精准定位问题,完成心理问题疏导

心理问题疏导主要是针对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针对于这一群体需要提供支持与关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重新点燃对生活与学习的希望。学生因自身的特殊性,产生的心理问题各有差异,如情绪障碍、行为障碍、智力障碍等,都是造成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不同的疏导策略。以情绪障碍的学生为例,通常表现出来的是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一类学生的心理状态通常不稳定,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需要长期关注与支持,鼓励他们多参与社交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和情绪调节训练等方法,帮助学生控制情绪,减少焦虑、抑郁的症状。

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例,教师可组织公益活动,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应鼓励学校主动交流,舒缓紧张的心理。与社工、服务群体对话,在倾听、表达中掌握一些基本信息。在学生与社工建立信任之后,可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借用“功能失调想法记录表”,分析影响学生情绪的因素,并根据“认知概念化图表”了解到学生面对外界因素紧张的根本原因,并探究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方式,做好后期跟进工作[3]。不同心理问题疏导方式各有差异,学生行为表现各有不同,教师在心理疏导方面,应按需制定策略,体现心理疏导的针对性特点。

(三)构建特色课程,落实心理素质训练

心理素质训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需要教师以新颖有趣的形式体现。从特殊教育角度出发,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需要通过各种游戏、角色扮演、活动等方式,使其在实践中形成基本的应对能力。在心理素质训练方面,需要科学制定计划,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心理素质训练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与认知能力设置针对性的教育课程,或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课程结合起来,如生活语文、生活数学、运动与保健等。具体来讲,心理素质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压力承受能力等方面,教师可根据这些内容设计特色心理教育课程与活动。

课程方案如下:首先做好课前调研,初步了解学生的烦恼,并提供活动需要运用到的材料与工具,包括跳绳、漫画书、音乐、照片等。其次创设教学情境,播放熟悉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回顾快乐的时光。此时可融入小故事,构建语文、音乐融合的课程体验。接下来要求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如看漫画书、跳绳等。在这一环节中遇到问题,如跳绳100个的目标难以实现、漫画书的故事无法读懂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或出现负面心理,此时教师可引入一些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故事,并借助大屏幕播放,让学生学习他们的精神,敢于突破现阶段的困境,收获胜利的果实。最后要求学生分享交流,思考如何对抗生活与学习中的压力,在互动交流中实现心理素质训练。

(四)家校合作教育,拓展心理教育空间

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力度,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合作共育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结合现阶段部分家长的教育现状分析,依然存在过分关注学生的情况,而这对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是不利的,对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使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大打折扣。在家校合作中,教师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帮助家长掌握更多知识,并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合作教育需要构建线上互动机制,为双方的信息交换提供服务平台。教师还应定期家访,了解学生家庭环境,与家长合力制定针对性教育计划[4]。家长需要定期反馈,将学生在家中的表现记录下来,以报告册的形式体现,为教师后期的教育提供思路。生活中的细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如学生完成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家长应给予鼓励,培养其敢于实践的自信;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家长应语言激励、动作激励,或者借助学生喜欢的动漫人物引导,带领其走出困境,敢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提升自身抗压能力。家长的协助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机遇与优势,教师应探寻最佳合作途径,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指导在培智学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学校应立足于现状,完善硬件与软件设备,优化师资力量,加强心理教育课程构建与模式的研究力度,旨在为特殊学生创建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除了上述提出的四种策略,在后期教学中学校还应融入评价机制,对阶段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出评估,并根据评估数据重新规划教学程序。此外还应借助社会方面的力量,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共同守护特殊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新川,赵俊杰.关于培智学校智力障碍学生常见的问题及开展心理健康教学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2):96-98.

[2]吕秀娜.浅析培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J].成才,2023,(11):71-72.

[3]寇学,赵娣.信息技术背景下培智学校团体心理游戏开发的研究[J].中小学电教,2022,(06):45-47.

[4]沙鹏,梁雅楠.培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价值、问题与建议[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02):63-6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