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在新的教育时期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要内容。初中英语教师需要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组织阅读教学活动,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积极性,教师必须为学生打造富有趣味性、意义性的阅读学习环境,才能稳步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主动性,在助力学生牢固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1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1.1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习英语离不开交流,如果没有交流,学生的语言能力就得不到提高。阅读是学生理解语言材料、积累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熟悉常见句型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在交流中感受文本的魅力、巩固语言知识、提升语言技能、积累语言经验,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1.2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通过长时间的英语阅读,学生会在阅读中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培养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能力,开拓国际视野,增强文化意识,提升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1.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之一。在英语阅读中,学生通过多角度观察、分析、比较、推断,他们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2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核心素养受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侧重于词汇和语法的讲解,以及对阅读材料的浅层理解,而忽略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的问题。一些初中英语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但对英语核心素养的理解较为浅显,对其性质和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此外,由于受到考试和工作压力的影响,一些教师无法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英语学科的基础教学和应用研究中,这也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2.2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及思维品质的培养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层次培养,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立场上思考问题;教师没有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提问;阅读课教学通常使用略读、细读等固定教学模式;课后作业以词汇和语法巩固为主要内容,以备考为主要目的;教师较少引入课外学习资源,没有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新知;课堂活动缺乏思维引导和趣味性,学生疲于应对,参与积极性不高;有关合作学习和举一反三的教学活动较少。
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3.1重视课前资源分享,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在开展阅读教学前,为了保证阅读教学成效,教师可以采取课前分享学习资源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预习阅读文本,以此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分享的课前资料中,教师可以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拓展知识的补充,帮助学生实现全面预习,以此让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获得有效提升。
3.2创设真实语境,发展语言能力
一是复述文章内容,积累语言素材。新课标提出“初中阶段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语言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使用语言材料的机会,逐步培养学生利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阅读教学应在发展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能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文章内容,完成对话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图片,并描述图片中的事物或人物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录音,复述文章内容;最后要求学生用英语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事物或人物的特点。二是通过对话练习,发展语言能力。英语的最重要功能就是交流,而交流必须通过语言表达才能完成,对话是语言表达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话能力的训练。同时《课标》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对话练习,以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三是进行课外拓展,提升英语素养。除了阅读教材内容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提升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进而培育学生的英语素养。
3.3创新阅读读后活动,渗透文化意识培养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读后活动,深入挖掘阅读文本的优秀文化元素,渗透文化意识,使学生深入了解阅读文本中的价值理念,进而在加深学生基础语言知识记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3.4开展分层教学,尊重个体差异
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开展英语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可设计一份试卷,涵盖词汇、语法和阅读理解等方面的试题,以评估学生的英语水平;或在课堂教学和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困难和优势。阅读教学开始后,对于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设计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如人物、地点、时间、事件等,培养学生的基础阅读技能,使其逐步适应英语阅读;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应设计一些需要学生理解文章细节和逻辑关系后才能回答的问题,比如,让学生对文章中某一事件的原因和结果进行分析,让学生解释某个单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等等,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应提出一些需要学生通过分析、评价和创造性思考来回答的问题,发展其批判性思维,比如,要求学生分析文章中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让学生从作者的角度提出观点和建议,等等。此外,教师还可以进行个别指导,对于阅读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为其讲解词汇和语法,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存在的困难;对于阅读速度较慢的学生,教师可以讲授有效的阅读策略,如预测、略读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3.5优化阅读教学的评价模式
科学的阅读教学评价能够为学生注入源源不断的阅读学习动力,在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而以往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取得的英语考试成绩,没有结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不利于提高学生对发展自身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为了转变这一现状,教师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素融入阅读教学的评价体系当中,不断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助力学生综合发展。
结语
在核心素养统领下,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教师要加强专业研修,以《标准》为依据,主动学习前沿的教改信息,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大胆革新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进而全面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梁河英.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3(36).
[2]宋友榕.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策略[J].学苑教育,2023(35).
[3]童爱平.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的策略与实践[J].英语广场,202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