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方法措施
正文
引言: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应用,促进所有学生的认知发展,使其体会到读写结合的最大乐趣,学生学科成绩可以有更大的进步,成为高素质人才指日可待。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中,应以丰富的教学内容,不断变换的教学形式,充分激发着学生兴趣,让他们的语文思维活跃起来,获取到不一样的认知体验,随之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后续教学计划的落实,就会变得异常顺利、更加到位。
1、优化阅读教学,完善学生知识储备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如何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学习与应用的能力是当前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需要首要思考的问题。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但是比较匮乏生活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对阅读理解的文章不够深刻准确。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非常优质且具有教育意义的,而想要发挥出读写结合的价值与效果,教师必须进一步优化阅读教学,保障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阅读学习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对阅读内容产生深入、准确、全面的理解,为后续读写结合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生动的描绘了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象。在第二段中,作者通过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写作手法对西沙群岛的美景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写作思路清晰,文章层次分明,有着极强的画面感与代入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这篇课文的写作手法与使用的修辞手法,让学生从文章写法的角度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训练任务,让学生学习文章作者的写法来描绘自己心中的美景。这种即学即练的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与印象,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
2、开展仿写练习,锻炼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语文知识与情感,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为优秀作家的名篇选段,这些文章不仅有着丰富的语文知识,还有各种寓意、道理等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除了要保障学生能够掌握文章中的基础语文知识以外,还要关注学生自身三观、认知的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要将文章中的写作手法以及文章的写作思路视作阅读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学习,并结合读写结合的模式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储备,使之能够在获得阅读技能的同时掌握更多写作技巧,从而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更多发展。为此,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灵活开展仿写活动,仿写在某种程度上属于阅读迁移,能够使学生汲取优秀作者的写作精华,通过自己的加工为文章赋予新的灵活。同时,仿写是一种十分适合小学生的写作模式,能够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加深学生对写作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有效积累阅读中的写作精华,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文章之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
例如在教学《燕子》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作者从燕子的外形特征入手进行描写刻画,突出了燕子的形态特征以及性格特点,在开篇就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以此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方法,并将其总结为写作方法与技巧,等课文阅读学习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开展仿写活动,让学生仿照课文中描写动物的写法,描写自己喜欢的动物。通过仿写训练,学生能够掌握描写动物的基本切入点与观察方法,进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可以成为学生写作借鉴的最佳参照物,按照课文句式、写作方法等进行描写能够帮助学生汲取文章的写作精华,在加深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同时还能不断完善学生对写作的认知。
3、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生活化教学
开展读写结合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还能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与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表达能力。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教师可以建立生活化教学理念,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实际生活出发,体会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性,学会从生活中积累、获取写作素材,从而使写出来的文章更具感染力与真实性,为学生语文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还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实际教学目标,灵活安排生活化教学活动,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荷花》时,可以发现,这篇课文着重描写了荷花的形态与特点,为了更好的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就可以借助信息教学技术,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生动的语文学习情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更多理解与联想,深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直观的展示荷花的外形与生活习性,使学生对荷花的认知更加全面深刻,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结合课文以及教师展示的图文资料,可以使学生对荷花的认知变得更加立体。在熟悉了荷花的种种特征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向他人介绍荷花,从形态、颜色、习性、分布地区等等方面进行介绍,在介绍中不断加深学生对荷花的认知。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回忆自己认知中的荷花与课文中的荷花有什么异同,并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从而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的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开展写作教学活动,让学生以“荷花”为主题,写一篇描写荷花的文章。在写作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查阅更多相关资料,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来描写荷花,写出自己的风格与观点,注入更多真实的情感,这样能够使学生的文章更具感染力与独特性。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其他以荷花为主题的文章,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更多写作素材,学习更多写作思路与技巧,从而为写作练习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提升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完善学生的读写学习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灵活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对阅读教学进行创新与优化,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有效发展。教师还要不断精进自身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让学生在更加开放、现代的语文课堂中实现有效学习,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从而使语文教学的质量更加理想。
参考文献
[1]田雅玲.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文渊(小学版).2019(03)
[2]沈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04)
[3]韦正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探讨[J],中外交流.201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