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正文
1.引言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文教学作为语文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不仅是语言能力的考察,还能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在当前新课标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在写作中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想,成为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将围绕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意义、现状及新课标下的教学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与指导。
2.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意义
2.1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益处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作文不仅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还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作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将纷繁复杂的想法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提升了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作文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写作不仅是语言的运用,更是思维的训练。学生通过构思、组织材料,逐步形成了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此外,作文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悟生活中的美好,提升审美能力。
2.2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初中作文教学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培养,它更是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表达个性化思想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文字表达个人的情感、价值观和人生体验,逐渐形成对社会和生活的独特见解。例如,在写作中,学生可以通过反映自身的生活经验或思考人生问题,展现个性化的思维方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用语言表达思想,更学会了如何通过写作挖掘内心世界,表达真实的情感和感悟,促进个性化的发展。作文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了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桥梁与工具。
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3.1学生写作兴趣较低
在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高,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一方面,学生在面对作文题目时,常常感到无从下笔,缺乏写作的信心。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过于注重写作的技巧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导致作文教学效果不佳。
3.2语言表达能力不足
初中学生的语言积累较为匮乏,很多学生在写作中难以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来准确表达思想。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平时缺乏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另一方面也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有关。结果,学生的作文往往内容单调、缺乏深度。
3.3写作素材积累不足
初中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感到无话可写,原因在于平时生活中的观察与积累不足。许多学生平时不注重素材的积累,导致在写作时难以找到合适的材料。再加上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和阅读积累写作素材,使得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乏味,缺乏生动的细节描写。
4.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4.1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写作教学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写作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将写作教学引入日常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积累写作技巧。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将作文教学与其他课程内容割裂开来,学生在面临作文任务时会产生陌生感和畏难情绪。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将写作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的方式,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逐步积累写作经验。
4.2提高自身情感的表达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语文作文教学更注重情感表达与思想内涵的呈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思想,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因为缺乏情感的投入而导致文章空洞、缺乏深度。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情感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深入感受生活中的情感。例如,组织学生观看一部感人的亲情电影,让学生在观后感中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情感。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还能够增强他们在写作中运用情感的能力。总之,情感表达是作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生活相关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从而提升作文的质量。
4.3提高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
写作素材的积累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环节。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素材积累,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些素材。许多学生在写作时常常面临“无话可说”的困境,这主要源于他们平时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授课文《登飞来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描写登山过程中的感受,体会古人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登山为主题,写一篇关于自己在生活中遇到挑战并克服困难的作文,借此引导他们将生活中的经历与写作相结合。
4.4阅读与写作主题相关的文章启发学生灵感
阅读是写作的重要基础,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还能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和思维方式,从中获得写作灵感。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与写作应当紧密结合,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阅读与写作主题相关的文章,以便学生能够从优秀作品中汲取养分,提升写作水平。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更好地组织语言、运用修辞手法,并掌握叙事结构与情感表达的技巧。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还使他们能够更加自如地在写作中表达思想和情感。
以教学《山中避雨》为例,教师可以根据该课文的内容,推荐学生阅读更多描写自然景观和情感变化的文章。例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描写,以精致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物情感之间的微妙联系;《聊斋志异》中对自然奇观的描绘,通过神秘与现实的结合,使景物描写充满了情感和意象。这些经典作品中的描写手法能够为学生提供范例,帮助他们理解如何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以及如何在写作中实现情感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他们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还增强了对写作中景物描写和情感传达的理解。
5.结束语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如引入写作教学、注重情感表达、积累写作素材、结合阅读等,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写作技巧,还应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帮助他们通过写作表达内心的思想和情感。希望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能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助力学生在写作中获得更高的成就感和成长体验。
参考文献
[1] 刘映霞.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1(3):1.DOI:10.3969/j.issn.1004-8502.2011.03.129.
[2] 吴英萍.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6(34):2.DOI:CNKI:SUN:JYXD.0.2016-34-141.
[3] 陈大尚.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考试周刊, 2017(69):1.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7.78.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