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信息素养探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刘玉林

包头市青山区少先路小学 邮编:014030

摘要

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时期。本文探讨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素养的培养方法,首先分析了信息素养的内涵及其重要性,明确了在小学阶段培养信息素养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接着,讨论了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如教育资源不足、教学内容单一、教师专业能力待提升等。随后,提出了一系列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策略,包括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校合作等多种途径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此外,本文还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这些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学阶段积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更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家校合作

正文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现代社会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素养不仅是学会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的基础技能,更是判断信息、评估信息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信息技术教育应在这一阶段开始并逐步深入。然而,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家庭信息素养教育缺失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研究如何在小学阶段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素养的培养方法,分析现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与重要性

 

 (一) 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指的是个体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及评估的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仅包括基础的信息技术技能,如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技能,还包括更深层次的能力,如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评估能力及信息使用能力。具体来说,信息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检索能力:能够使用各种工具和资源有效地检索信息。

2. 信息评估能力:能够判断信息的可信度和相关性,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 信息应用能力:能够将收集到的信息用于解决问题,创造新信息和内容。

4. 信息安全意识:具备保护个人信息及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

 

 (二) 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高速变化,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素养能够增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对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通过有效的信息检索与分析,迅速找到解决方案,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推动社会信息化发展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推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具备信息素养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环境,为社会的科技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尽管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 教育资源不足

 

1. 硬件设施不足

 

许多农村小学和一些城市薄弱学校硬件设施不足,学生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资源。这直接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和实施,也限制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2. 软件资源缺乏

 

教学软件和资源库的不足同样是影响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大因素。部分学校缺乏与课程配套的优质教学软件和资源,难以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技术学习体验。

 

 (二) 教学内容单一

 

1. 内容设置不合理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设置普遍注重基础操作技能,但对于信息素养的培养如信息检索、评估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较少。这种单一的课程设置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2. 知识更新滞后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部分学校的教学内容却没有及时更新。学生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滞后于社会实际应用,无法适应当前及未来的社会发展需求。

 

 (三) 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1. 信息技术素养不足

 

部分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高,尤其是在信息检索、评估和应用等高级技能方面。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 教学方法单一

 

多数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多媒体使用较少,互动性不强。这种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 家庭信息素养教育缺失

 

1. 家长意识不足

 

许多家长对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子女的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不够,缺乏系统性的指导。

 

2. 家庭环境影响

 

部分家长自身信息素养较低,难以给孩子提供正确的示范和指导,造成孩子的信息使用习惯不当,信息素养未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 优化课堂教学

 

1. 引入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包括基础操作技能、信息检索、信息评估、信息应用及信息安全等内容。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信息素养的基础。

 

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翻转课堂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设置“信息技术探究”课程,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和展示。

 

3. 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语文课中设计信息检索任务,让学生查找某个成语的来源与典故,并通过演示文稿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信息素养。

 

 (二) 丰富课外活动

 

1. 举办科技社团和竞赛

 

学校应组织信息技术类科技社团,定期开展讲座和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兴趣和能力。通过举办信息技术竞赛、编程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他们的信息素养。

 

2. 开展项目式学习

 

在课外活动中开展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合作完成信息技术项目。例如,让学生组成小组,利用Scratch编程工具合作开发一个小游戏,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信息应用能力。

 

3. 举办信息素养知识展

 

定期举办信息素养知识展,向学生普及信息检索、信息评估、信息安全等相关知识。通过海报、演示文稿、作品展示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三) 加强家校合作

 

1. 提升家长信息素养

 

组织家长信息技术讲座和培训,提高家长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信息安全意识,使家长能够更好支持孩子的信息素养教育。例如,定期举办“家长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邀请专家为家长讲解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及如何在家中引导孩子正确使用信息技术。

 

2. 建立家校互动平台

 

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如微信群、QQ群等平台,建立家校互动平台,及时分享信息素养教育相关资源和活动。通过平台,家长可以了解学校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进展,并参与相关活动,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例如,学校可以设立“信息素养小课堂”,每周推送一节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学习。

 

3. 家校协同开展活动

 

家校协同开展信息素养活动,共同创设信息素养教育环境。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安排“家庭信息素养提升日”,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信息素养主题活动,如信息安全知识讲座、信息检索比赛等,通过亲子互动,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提升家庭整体的信息素养水平。

 

 (四) 拓展教育资源

 

1. 建设信息化校园

 

学校应积极建设信息化校园环境,提高硬件设施水平和网络覆盖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条件。例如,建设多功能电子教室、建设网络图书资源库、购置必要的教学软件与设备等,为信息技术教育提供强大的支持。

 

2. 引入优质教育资源

 

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软件和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在线学习资源。例如,学校可以与教育科技公司合作,引入一些优质的在线编程课程、信息素养教材及互动性强的教育软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3. 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应与信息技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校进行讲座和实践指导,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企业组织的科技实习、创新项目等活动,使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更具实践性和应用性。

 

 四、案例分析:信息素养教育的实际应用

 

 (一) 案例一: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信息素养培养

 

在某小学的一堂信息技术课上,李老师采用了项目式学习法,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项目。项目开始前,李老师先进行了信息素养基础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和评估信息的标准。随后,学生们分组进行信息检索和资料收集,并通过PPT和视频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

 

 (二) 案例二:家校合作中的信息素养提升

 

在某小学,王老师通过家校互动平台组织了一次“家庭网络信息安全”主题活动。她制作了一个详细的网络信息安全指南,并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学习。在活动中,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网络安全的模拟演练,测试和评估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活动结束后,学生和家长都表示受益匪浅,对网络信息安全有了更深的认识。

 

 

结语

 

信息素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和多方协作的共同努力,可以将信息素养教育有机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信息素养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黄丽衡.信息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J].怀化学院学报, 2013, 32(6):3.DOI:10.3969/j.issn.1671-9743.2013.06.041.

[2] 李冬梅.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0(5):4.DOI:10.3969/j.issn.1673-0410.2014.04.252.

[3] 周建荣.小学信息技术指法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4(21):1.

[4] 刘慧.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J].  2021.

[5] 杨军娃.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 2020(32):2.

[6] 张学军.浅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 2019(8):1.DOI:10.3969/j.issn.1004-8502.2019.03.117.

[7] 见斌 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策略[J].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2020, 3(2):44.DOI:10.26549/jxffcxysj.v3i2.3526.

[8] 高雪峰.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科学时代, 2014(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