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教材的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汤梦羽

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港城第一小学

摘要

新版小学英语教材更突出问题主线、强调主题式教学设计、体现生活情境。为迎合新教材的转变,在新时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启用大单元与任务的融合教学法。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本文以人教pep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making friends”的教学为例,说说个人对此的意见看法,希望能为大家优化后续教学工作带去一定借鉴参考。


关键词

新教材;小学英语课程;大单元教学;任务型教学法;实施措施

正文


过去教师习惯于对标单章节展开小学英语教学,忽略了单元主题及其背后承载的育人价值,不利于学生关联单元内容,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影响新教材育人效力的有效发挥,这是在未来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后续教师要深入研究新教材,基于教材单元为基础组织教学或以教材单元为中心向外辐射,扩展形成更大体系,向学生布置任务引领学习,提高教与学的落地质量。

一、小学英语大单元任务型教学法的概述

小学英语大单元任务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具体、可操作性强的任务驱动学生学习,促进掌握语言,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任务教学法最早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得益于践行后的良好效果,目前它已经在全球语言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得到高度普及。该方法更注重学生的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期间教师主要发挥引导者的角色价值,从旁为学生提供辅助,促进学生完成任务,达成目标,感受成功,收获喜悦,进一步发展语言应用能力。基于大单元的任务教学要求,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语言项目打造任务,引导学生参与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类活动,达到学习的目的,上述举措的主要特色体现在能激发学生热情,强化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启发想象力,发展创造力,毕竟在任务型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翁,有独立思考及充分参与的机会。正是因为大单元任务型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强化技能,所以值得被推广。

二、基于新教材的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一)分析教材内容

人教pep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making friends”,涉及六个语篇。第一篇文章是小学生日常生活对话,子话题是“问候他人并介绍自己,以帮助结交新朋友”,讲述的故事是mikeWu Binbin在教室初次见面彼此介绍自己,并进行礼貌的问候。第二篇语篇也以学生日常生活为主,话题围绕“说出不同身体部位的名称,并用它们来表示友好的姿态”展开,MikeSarah第一次见面,Mike用手指指向自己并完成自我介绍,对方开心地挥手打招呼、同样也介绍了名字。第三篇语篇是语音课,话题是“读写说ABCD”,意在让学生感悟归纳字母ABCD的读音、它们在不同单词中的发音。第四语篇子话题是“向朋友提供帮助,表现出亲切感”,也是围绕小学生日常展开。在一堂美术课堂上,Chen Jie发现自己用来绘画的颜料不够了,Sarah大方地分享。放学后下雨了,Chen Jie没带雨伞,Sarah主动与其共享,双方对彼此的互助行为都表达了感谢。第五个语篇是词汇和项目活动的融合课程,话题是“描述如何做一个好朋友”,Chen Jie回忆她跟其他同学相处的方式,最终发现如果能以礼貌、微笑的形式与他人相处,耐心地倾听,积极地分享,往往可以更快与他人成为好朋友。语篇六是海报配图故事,子话题是“通过阅读识别友谊的关键词”。学生通过阅读海报明白了好朋友的判定标准,学生通过zip讲述自己的新朋友zoom的配图故事,学会用微笑问好表达善意,以此拉近双方距离,更快成为好朋友,明白成为好朋友后要善于乐于分享。

仔细研究该单元的六个语篇可以发现,它们都有同样的基调,从不同视角切入围绕着“如何交朋友”展开论述,各语篇贴合主题,同时语篇间又相互关联,之后形成一个完整框架。在设定单元任务时,教师要贴合“如何交朋友”的统领主题,“认识新朋友、展现友好”、“感悟朋友彼此关爱、相互帮助”、“树立正确交友观”三个子主题,在课上适当时机导出任务,驱动学生学习,促进学习活动由浅入深的展开,辅助学生同步发展理解性及表达性技能,打造结构化知识体系。

 

单元内容结构图

(二)明确单元目标

making friends”的教学目标体现在:1在语境中学生能与同伴相互介绍问好,可根据不同身体部位表达友好情感;2能读写说出字母abcd,根据字母发音拼读单词并阅读简单的短语和句子;3能以英语为载体,在学校生活中与他人相互提供帮助、表达对对方的感谢,在图片辅助下了解朋友间和平友好相处的言行体现;4了解如何与人成为好朋友,通过独立或合作等形式打造思维导图,将自己日常与好朋友相处的画面展现出来;5根据海报配图故事,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说说好朋友应该是怎样的,树立正确交友观,珍惜好朋友以及与他人的友谊。

(三)设定实施任务

单元大任务是组织、规划、实施大单元教学的基本框架,其本质是以一个需要完成的真实情境任务串起学习,教师要设定单元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后达成学习目标。以making friends”单元任务设定为例,教师可以这样安排:任务1同伴之间用语言、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表达友情。任务2朋友间彼此分享遇到的难题,相互倾听,尝试站在他人角度提出可行性意见。任务3朋友间友好相处,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知识技能的获得、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都需要借助践行来实现,在设定单元总任务及子任务后,教师要监督学生参与任务,认真完成。任务1:引导学生用热情的态度说出“Helloboys and girlshelloteacher”等问候用语,期间通过“握手、点头示意、勾肩”等动作传递对对方的认可和喜欢。任务2:学生回忆此前与朋友相处的过往、遇到的难题,如“与朋友意见相佐,双方都坚持个人意见,反复强调‘我的想法才是对的’,后来谁也不搭理谁、友情陷入冰点”这类问题,分享一下后来“破冰”的方法,借此开拓学生的交友思路。任务3:汇总并总结班级内不同学生与他人相处的优势和不足,尝试绘制思维导图,了解那些总是能与他人友好相处、交往同学身上的共同特点,明白好朋友不一定要性格、兴趣完全一样,但必须彼此信任,态度热情。为了维护友谊还要懂得沟通、理解、付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交友观。

(四)评价单元任务

为检验单元目标是否完成、更好把控任务实施成效,教师要制定与学生能力适配的评价指标,方便学生对照标准与教师共同完成评价,保证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最终实现“以评促学”。“making friends”的评价标准应该体现上文涉及的五个目标,建议教师可参考着打造如下标准:语言能力标准是评估学生是否能准确流利的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与他人完成基本交流;文化意识标准是点评学生是否能对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教育习俗、文化背景表现出理解和尊重的姿态;情感态度标准是评价学生对友谊的态度,在日常展现出来的社交能力,与同学相处时是否乐于助人、是否珍惜来之不易的友谊;学习能力标准是点评学生的自学、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以教师单向讲解,督促学生反复背诵记忆、大量做题的形式为主,导致学生陷入新旧知识的割裂,无法构建完善结构。新教材落地后,大单元任务型教学法得到了推崇,这是因为在新教材中强调问题主线、主题教学,为此教师要响应时代号召,基于“分析单元内容、设定单元目标、打造实施任务、评价单元任务”四大角度作为切入做好统筹性安排,借此构建高质量课堂,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逐步向目标靠拢,不断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李敏.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 [J]. 读写算, 2024, (30): 19-21.

[2]蒋晴. 小学英语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4, (04): 36-38.

[3]余艳. 《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探讨——以五年制师范小学英语教育专业为例 [J]. 科技信息, 2011, (34): 18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