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摘要
关键词
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正文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进程中,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成为了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路径。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为板块进行编排,每个单元都蕴含着特定的主题与知识体系。传统的单篇教学往往忽视了单元的整体性,难以充分挖掘单元内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单元所承载的综合素养培育目标。
一、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目标
在知识方面,学生要掌握单元内的生字词。例如,学会正确读写、理解和运用生字表中的汉字,掌握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等词汇知识。对于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段落,学生要能够准确背诵、默写,并理解其含义。在阅读技能上,学生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如总分总、总分等结构。能够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描写人物的单元中,能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在写作技能方面,依据单元主题进行习作练习,掌握相应的写作手法,如描写景物单元要求学生学会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生动。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学生学习的体验和能力的发展。学生要学会自主预习,通过查阅字典、资料等方式解决生字词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在课堂学习中,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提高合作交流能力。例如在讨论课文主题思想时,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分析。
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特点
(一)整体性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整体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从教学内容来看,它将单元内的课文、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各个板块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口语交际环节可能会设置关于分享自然观察经历的话题,习作要求学生描写一处自然景观,综合性学习则可能是组织学生进行自然现象的调查研究。这种整体性的教学设计,使得各个教学板块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补充,不再是孤立的存在。在教学目标上也体现出整体性。不再是单篇课文教学目标的简单累加,而是从单元整体出发制定综合目标。
(二)系统性
从单元起始课的导入,到每篇课文的学习,再到单元总结和拓展延伸,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在单篇课文学习时,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易到难或者按照主题的递进关系进行教学。在学习过程中,会逐步渗透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像先学习字词,再分析文章结构、体会思想感情等。在知识体系构建上,单元整体教学呈现出系统性。它注重将单元内的语文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以修辞手法的教学为例,一个单元内可能会涉及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单元整体教学不会孤立地讲解每一种修辞手法在单篇课文中的运用,而是系统地对比它们的特点、作用,让学生在多篇课文的学习中逐步理解不同修辞手法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方式,从而构建起关于修辞手法较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综合性
在能力培养方面,它综合了多种语文能力的训练。在口语交际环节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准确地描述人物特点;在习作中运用所学的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创作,提升写作能力。这种综合性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在一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从教学资源的整合来看,单元整体教学体现出综合性。它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还会整合多种课外资源。在学习传统文化主题的单元时,教师除了讲解课本中的古诗、古代故事等内容,还会引入课外的民俗文化资料、历史典故、相关的视频资料等。这些课外资源与课本内容相互融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全面的学习素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资源学习语文的能力。
三、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明确单元主题与各篇课文的联系
单元主题犹如一条主线,将各篇课文串联起来,各篇课文则从不同角度对单元主题进行阐释和拓展。教师需要深入研读教材,挖掘这种内在联系。以“童年趣事”这一单元主题为例。单元中的课文可能包括描写作者童年游戏经历的记叙文、回忆童年独特生活片段的散文等。如《祖父的园子》通过描写作者在祖父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玩耍场景,展现了童年生活的无拘无束;《冬阳·童年·骆驼队》则以回忆童年看骆驼的趣事,表达了对童年的怀念。这些课文虽然内容和写作手法有所不同,但都围绕“童年趣事”这一主题,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童年生活的趣味与美好。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发现这种联系,让学生明白单元主题是如何通过各篇课文体现出来的,这样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单元主题的理解。
(二)将目标细化到各课时
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单元教学目标,结合各课时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合理分配教学任务。以“描写动物”的单元为例,单元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特点,掌握描写动物的方法,并能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可以是让学生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中描写的动物种类。教师可以通过生字教学、课文朗读等方式达成这一目标。第二课时的目标则是深入分析其中一种动物的外形描写,如学习《翠鸟》一文中对翠鸟外形描写的顺序和用词的准确性,通过精读、小组讨论等方法进行。第三课时可以聚焦动物的生活习性描写,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动物生活习性的差异,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来选择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如记叙文、说明文、古诗词等,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的学生,也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教授古诗词单元时,如果面对的是理解能力较弱的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法。例如在教学《咏鹅》时,教师可以展示鹅的图片、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鹅的外形、动作,帮助他们理解诗句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画面感。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如在学习《泊船瓜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妙处,让学生查阅资料、小组讨论,深入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结束语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这种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也有助于教师更加精准地把握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效率。在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积极推广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怀源.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24,(14):27-30.
[2]林珠妹.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4,(19):48-51.
[3]邹冬梅.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路径[J].亚太教育,2024,(08):27-29.
[4]郑楠.新课程标准视角下小学语文单元习作课堂教学的设计与构建[J].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2023,(08):42-44.
[5]李昕.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标准化实施策略[J].中国标准化,2023,(10):196-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