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郝冬晓 冯月群 张慧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尚堂镇大郝小学

摘要

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从创设生活实践情境、构建多元互动情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情境以及结合学生认知特点设计符合年龄层次的情境教学模式四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实践策略和实施路径,旨在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实践;探索

正文


引言: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实践策略,以期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创设生活实践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在动力

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参与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应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与之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在动力。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语文的魅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1]。以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找春天》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观察春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气息。学生在实际体验春天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刻地领悟课文所描绘的春天景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此外,教师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以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表达,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生活实践情境的创设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更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在动机,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构建多元互动情境,培养学生语文表达与交际能力

语文学习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更要在实际运用中提升语文表达与交际能力。为此,教师应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元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相互切磋的平台。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在平等交流中增进理解、达成共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情景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习语言的运用技巧,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扮演小蝌蚪和各种水中动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小蝌蚪的心理活动和故事情节。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能够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角色的情感,提升语文表达能力。多元互动情境的构建营造了民主、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语文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为学生的言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途径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应积极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拓展语文教学的时空维度。利用多媒体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画面,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网上交流、资源共享等方式,则能够拓展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纳米技术的应用实例,如纳米材料在服装、运动器材等方面的应用,将抽象的科技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情境中,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纳米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前景,提升学习兴趣。此外,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情境体验,让学生在虚拟情境中感悟语文的魅力,也是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体现。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效果[2]

四、结合学生认知特点,设计符合年龄层次的情境教学模式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情境教学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设计富有层次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应创设趣味性、形象性较强的教学情境,采用游戏化、故事化的教学方式,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则应设计探究性、开放性较强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勇于质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学习风格、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情境体验,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断提升[3]。只有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特点,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设计符合年龄层次的情境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实现情境教学的实效性,推动每一位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高。

结语: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学生实际,创新教学情境,在生活实践、多元互动、现代科技等方面不断探索,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语文学习情境,引领学生在语文世界中尽情遨游、快乐成长。只有不断探索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不断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郭丽荣.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中的实践案例[N].科学导报,2024-08-23(B03).  

[2]洪丽芳.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C]//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素养教育成长计划.中小学语文素养建设与学科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二).鹰潭市第八中学;,2023:4.

[3]钱运忠.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J].华夏教师,2019,(27):70-7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