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谢莹

晋江市灵水中学362200

摘要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鼓励个性化表达,以及跨文化视野的拓展。这一背景下,传统的以应试为导向的作文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教育的需求,亟需通过创新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其综合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青年。因此,探索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策略,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策略

正文


一、情境创设策略

)生活化情境引入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生活化情境的引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通过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和经验积累而构建的。通过将学生的个人经历、日常生活场景与写作任务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写作过程中。这种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还能促进他们情感的表达和价值观的形成[1]

以初中语文“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作文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近期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或难忘经历,如一次家庭旅行、与朋友的欢乐时光或是学校生活中的小确幸。接着,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具体的写作任务:“请以‘那一天,我学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这样的题目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在写作指导环节,教师可以进一步细化情境,比如提供一些写作提示:描述那天的天气、心情、遇到的人和事,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影响了你的感受和思考。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五官感受去描绘细节,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引入,学生不仅能够在写作中找到乐趣,还能学会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最终,学生提交的作文往往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写作的热情。

)社会热点问题探讨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是一种富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的教学策略。这种策略基于问题导向学习的理念,通过让学生围绕一个具有争议性或时效性的话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论证能力和公民意识。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入能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立场。

“环境保护”这一社会热点问题为例,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新闻报道或纪录片,了解当前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环保方面的政策与实践。接着,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开放式的作文题目:“我们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并要求学生在作文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具体事例或数据支撑自己的论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环境污染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人类活动如何加剧了环境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实际行动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小组讨论或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交换意见,形成多元化的视角。例如,某位学生在作文中可能会探讨减少塑料使用如何帮助减轻海洋污染,或者分析某个社区成功实施垃圾分类的案例,展示其对环境保护的理解。这样的写作任务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研究和论证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对社会现象的敏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学生不仅能够在写作中展现出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还能够增强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公共道德观念,为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思维训练策略

)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和创造力发展理论,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探究性的写作任务,鼓励学生跳出传统思维框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构思独特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这种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2]

“发挥联想和想象”为主题的作文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本单元的文章《皇帝的新装》《女娲造人》《蚊子和狮子》等作为启发点,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这些文章,分析其中的神话元素、寓意以及作者如何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构建故事世界。接着,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挑战性的写作任务:“如果你是一位神话创作者,你会如何编写一个属于自己的神话故事或寓言故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选择一个主题,如勇气、智慧、友谊等;创造一个或多个具有特殊能力的角色;设定一个奇幻的场景或世界;编织一个包含冲突、发展和解决的故事线。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意写作的技巧,比如使用比喻、拟人化手法,或者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赋予特殊意义。例如,学生可能会创作一个关于一位少年英雄与巨龙斗争以拯救村庄的神话故事,或者编写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一只聪明的狐狸如何帮助森林中的动物们解决食物短缺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写作练习,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学会如何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以及如何通过故事传达深刻的道德教训。

)逻辑思维的训练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逻辑思维的训练是提升学生论证能力和文章结构组织能力的关键。基于批判性思维和逻辑学原理,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清晰地表达观点,合理地组织材料,以及有效地进行论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生涯奠定基础[3]

“人物描写”为主题的作文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背影》《阿长与〈山海经〉》等作为范例,指导学生如何在作文中运用逻辑思维进行人物刻画。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这些文章中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如何通过事件安排体现人物的成长变化,以及如何通过对比和转折增强文章的逻辑性。接着,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具体的写作任务:“请以‘我最敬佩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在写作指导环节,教师可以强调以下几个逻辑训练的要点:明确文章的主题和中心论点;围绕中心论点选取恰当的事例或情节;按照时间顺序或重要性排序组织材料;使用因果、对比等逻辑关系词使文章条理清晰;最后,确保结论部分与文章主体内容相呼应,强化论点。例如,学生可能会选择描写一位老师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的精神,通过讲述一个具体的故事来展现这位老师的品格。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故事情节,使得故事的发展合乎逻辑,人物的行为动机和心理活动得到充分展示。同时,学生还需注意使用合适的过渡语句来连接不同的段落,确保文章整体上连贯一致。通过这样的逻辑思维训练,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还能学会如何在生活中观察和分析人物,如何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三、个性化指导策略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是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原则。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和个体差异心理学,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风格、兴趣偏好、认知特点和情感需求。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和表达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从而在写作中找到自己的声音。在实施个性化指导时,教师可以采取多种策略。例如,针对喜欢绘画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在写作时结合自己的画作,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表达思想;对于擅长口头表达的学生,则可以引导他们先进行口头叙述,再将其转化为文字。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置不同的写作主题,如科幻爱好者可以写未来世界的故事,历史迷则可以尝试历史小说的创作。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教师也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不仅关注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还要重视学生创意的独特性和思维的深度。通过这样的个性化指导,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得到成长,同时在其他领域也有所挑战和提升。

(二)提供多样化写作话题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提供多样化的写作话题是激发学生创作热情、满足不同兴趣和需求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季节变化提出与自然相关的写作话题,如“春天的故事”或“冬日暖阳”;结合时事热点,让学生就“网络时代的友谊”或“环保行动我参与”等议题发表看法;也可以从文学经典中汲取灵感,鼓励学生进行创意续写或改编,比如“如果你是《西游记》中的一名角色”。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节日或纪念日,如“我的中秋节”或“给十年后的自己的一封信”,来设计写作任务,这些话题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引发共鸣。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写作话题,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切入点,这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写作动力,还能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如何从不同角度观察世界,表达个人见解。这种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同时也让他们在享受写作乐趣的同时,不断提升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策略,构建开放、互动、个性化的教学环境。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写作兴趣,社会热点问题探讨培养思维能力,以及提供多样化的写作话题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我们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晓凤.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对策探析[C]. //教育教学与管理论坛论文集. 2024:1-3.

[2] 王珍妮.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C]. //教育教学与管理论坛论文集. 2024:1-5.

[3] 王晓锦.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C]. //教育发展与科学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4: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