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深度学习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应用探索
正文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教师的大单元教学被反复提及,这两者存在异曲同工之妙。在大单元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了体现,学习深度迅速提升,成为了语文课堂中的主角,以较强的核心素养完成语文听说读写任务。为了顺利落实终极育人目标,高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学情优化设计大单元教学方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正视学生个体差异性,通过大单元教学为学生的深度学习铺路。
一、深度学习与大单元教学的基本内涵
深度学习以深入研究学习、吸收及运用学科知识为主导,旨在提升学习者个人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确保学习者拥有高层次认知,掌握核心技能,实现活学活用。学习目标的制定是深度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在指导学生深度学习时,教师应科学定位高阶目标,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任务单,驱动学生独立探究、深度思考、理性分析和创新实践。确保学生透彻理解学科知识的来龙去脉,灵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难题。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基于特定主题整合相似内容,发展学生多元能力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涉及多个子任务以及子主题,不同主题和任务相互独立且紧密联系。在积极探索单元主题并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迅速提升,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及成熟。教学经验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师结合深度学习的基本要求调整教学模式,将目光聚焦于大单元教学,高度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以学生深度思考为主导,优化设计教学方案,围绕单元主题引导学生自由发展,确保学生经历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的全过程。
二、核心素养下深度学习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确立教学目标,明确深度教学方向
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是开展大单元教学的前提和依据,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时,教师应做好前期摸底工作,科学确立教学目标,明确教育教学方向,保障最佳的教学成果。首先,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较强,教学结构较为多样,内容非常丰富。如果无视教学目标的科学设定就会导致大单元教学偏离主干道,严重影响教学秩序、节奏以及质量。教师应站在深度学习视角科学提炼大单元教学要旨[1]。结合教学标准以及教学要求优化设计单元总体教学目标,针对性地开展深度学习活动,高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弘扬是关键,是大单元教学目标中的一部分。教师应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以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站在历史和社会的视角积极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丰富学生文化底蕴并开拓学生文化视野,确保学生从浅层认知过渡到深层认知。
其次,教师应以学生自主积累语文知识为基础目标,鼓励学生认真梳理和整合所学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基本规律的理解,促使学生了解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再次,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创造思维、辩证思维为目标,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的思维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用可落地、可执行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深度学习,全面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确保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角。最后,教师应以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意识及高雅情趣。结合多元教学目标,教师应优化设计教学方案,实现学段目标、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的有效对应,抓住深度学习的起点,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确保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
(二)立足学科教材,深度剖析单元共性
不管是核心素养培养工作,深度学习指导工作,还是大单元教学都应以教材为依托,教师应站在深度学习视角深度剖析教材,主动挖掘单元共性,明确单元主题,针对性地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保障最佳的教学成果。首先,教师应理性分析教材的线索作用,积极发现和捕捉单元之间的逻辑联系,围绕单元共性优化设计大单元教学方案,提升教学实践质量以及层次。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材囊括了多元文本,知识覆盖范围较广,不同单元的主题、背景及情境各有不同。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积极挖掘单元共性,科学提炼单元联系,站在宏观视角整体推进教学活动。在研读教材时教师应抓住单元核心内容、情境主题以及重点,清晰把握教材整体结构,充分发挥单元教学的优势,为学生的深度学习铺路。
其次,教师应综合比较及分析教材,抓住单元间的共性联系,如相似语言的表达方式,相关语言之间的逻辑联系,围绕单元共性整合多种教学方法。确保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深入领悟单元主题,形成较强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把握单元共性的同时,教师还应拓展及延伸教学内容,更新学生知识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确保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2]。比如在以统编版教材为载体开展二年级上册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围绕单元共性设计大单元教学方案,针对性地提升学生学科综合能力。又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时,教师可以以学生自主品读古诗文,领悟传统文化魅力为起点,发展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讲解小说时,教师则可以结合文本故事情节共性指导学生分析故事潜藏的人生哲理,发展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全面拉近学生与语文知识的距离,确保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最后,小学语文教学单元比较多元,包含抒情记事主题、传统文化主题以及自然人文主题,大部分单元主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材范围广泛多样,传说、童话、谚语及名言所占的比重较高,这些选材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丰富学生语言知识积累大有裨益。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人文素养共性以及素质教育内容共性探索大单元教学路径,在全面构建大单元教学主题模式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确保学生领悟与大单元主题密切相关的语文知识,自主攻克学习难关。
(三)关注学生互动,鼓励学生自主构建
深度学习高度重视学习过程的构建性以及交互性,以学生自主探索、大胆实践和理性反思为主导,促使学生积极构建知识结构。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将选择权交给学生,为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互动提供机会。确保学生在深度学习及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认知框架,更新知识库,形成较强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在正式授课时,教师首先应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度剖析素质教育和学科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始终坚持生本准则,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认真学习学科理论知识,在深度思考、大胆实践的过程中完善思维框架和知识框架[3]。其次,教师应抓住黄金教育契机理性分析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大部分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较足,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教师则应打造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先带领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开展合作教学活动,围绕大单元主题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比如在面向五年级学生开展统编版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有效整合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围绕“事物描写”组织开展大单元习作主题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最近发展区优化设计写作教学指导方案,理顺教学流程,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写作方法技巧,了解写作基本结构,用积累的字词句独立完成写作任务。在强化学生知识印象后,教师应讲解事物描写写作技巧,大部分学生习惯了利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完成写作任务,教师可以在表扬学生的同时鼓励学生尝试反复、象征、排比以及夸张等修辞手法,避免学生单一用词,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提升学生谋篇布局能力。
(四)坚持以生为本,发挥学生优势特长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学习能力、认知基础以及成长环境各有不同,为了提升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教师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课堂打造成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优势特长,满足学生认知期待,确保学生享受大单元学习的全过程,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4]。首先,教师应深度剖析深度学习理论,了解学生的个人心理、兴趣爱好及学习特点,根据基本学情设计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方案,高效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其中分层教学尤为关键,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布置层次化教学任务,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大部分学生的差异体现在思维水平、学习兴趣和理论基础上,在定位大单元主题时,教师需要根据整体教学水平开展教学活动,避免优等生吃不饱、差等生吃不消。
其次,在差异化、个性化教学中,教师还应遵循因材施教的育人准则,肯定和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避免“一刀切”,确保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主动释放天性并施展才华。最后,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内外学习表现,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结合学生的共性问题分层讲解重难点知识,组织开展趣味十足的教学实践活动,比如小组合作活动、游戏化教学活动和角色扮演活动,全面活跃课堂气氛。在初步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还应进行教学评价,尝试多种考核评价模式,比如综合阅读、写作以及口语表达,肯定学生的出色表现,确保学生获得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实现快乐成长、快乐学习。
(五)搭建导学支架,组织项目教学活动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深度学习能力有待提升,离不开教师的恰当指导。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尽量避免完全放任自流,主动为学生提供导学支架,成为学生的学习顾问,根据学生的认知期待和思维习惯针对性地开展项目教学活动,一步一个脚印地引导学生。首先,教师应分析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大部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遵从从浅表到深层的规律,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根据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组织教学活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其中问题导向教学尤为关键,教师应关注问题的驱动作用,精心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并形成问题链,用问题驱动学生自主思考、大胆辨析,活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认知高度及思维水平,确保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体验。
其次,教师需要定期组织开展项目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深度学习意识。项目教学以项目为载体,教师需要结合学情科学设计多个项目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按照学习方案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主动获取知识输入,掌握核心技能。相较于单篇教学,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较强,学科知识密切相关[5]。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教师应结合大单元教学特点优化设计教学项目,科学设置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部深度分析项目,协作完成探究学习任务,学会与他人通力合作、默契配合及互帮互助。最后,教师应在保障大单元教学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单元主题优化设计多个项目课题,促进学生深入研究,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回归教学正轨,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散,引领学生探索语文知识奥秘并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全面开启学生智慧大门并挖掘学生实践潜能。确保学生迅速内化和高效吸收语文知识,形成较强的语文核心素养和深度学习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深度学习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非常有必要,符合大势所趋,能够加快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程。语文教师应抓住大单元教学的根本以及核心要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指明道路及方向。确保学生能够在大单元学习中自主迁移新旧知识,逐步构建完善的思维框架和认知体系,实现深度学习、快速吸收和活学活用。
参考文献
[1] 金永.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探索[J].名师在线(中英文), 2023(14):13-15.
[2] 董秉球.浅谈深度学习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3(7):151-153.
[3] 李小峰.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索——以小学语文教材"神话"单元为例[J].陕西教育(教学版), 2022(6).
[4] 王金焕.基于深度学习下探讨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J].新作文:教研, 2020(3):1.
[5] 陈慧明.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