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倾听在提升幼儿自主游戏深度学习效果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一对一倾听;幼儿;自主游戏;深度学习
正文
引言
在幼儿教育中,自主游戏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然而,如何在自主游戏中提升幼儿的深度学习效果一直是一个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在一对一倾听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师幼互动、游戏的自主性以及轻松的游戏氛围来提升幼儿的深度学习效果。
一、 自主游戏背景下幼儿的深度学习的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在自主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刻理解并遵循自主性的原则,确保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1]。这意味着游戏的设计和实施应该以幼儿的兴趣和意愿为中心,而非教师的预设。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通过一对一的方式,与幼儿进行深入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从而设计出真正吸引幼儿的游戏活动。这种沟通是日常的互动,如询问幼儿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对哪些活动感兴趣等,也是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来发现他们的兴趣点。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帮助幼儿发现和探索他们的兴趣和潜能,从而提升他们的自主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尊重幼儿的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游戏的内容、材料、伙伴以及游戏的进行方式等。教师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和工具,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选择,并鼓励他们自己进行探索和创造。在一对一的互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帮助他们发展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2]。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或挑战时,教师通过提问、建议等方式,引导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在一对一的互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性原则
在自主性游戏时,教师应该要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引导,使之进行问题的探究,继而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一对一的方式,与幼儿进行深入的互动和交流。在一对一的环境中,教师可以更加细致地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观察和参与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适时地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幼儿思考和探索[3]。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发现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或挑战,并适时地提供一些建议或线索,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问题和情境,引导幼儿进行深入探究。在一对一的环境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计一些有趣的情境和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一对一的互动中,教师还可以及时给予幼儿反馈和鼓励。当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取得进步或成功时,教师可以给予他们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和反思的方式,引导幼儿回顾自己的探究过程,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提升自我反思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不仅可以在游戏中提升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二、 自主游戏背景下的幼儿深度学习路径
(一)发挥游戏的自主性
在自主区域游戏中,教师担当的角色是智慧的引导者,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控制者。教师需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创意和探索未知。通过细致观察,教师能够洞察每个幼儿的独特个性与兴趣,并据此提供适宜的引导,激发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自发地思考和探索[4]。教师应积极鼓励幼儿进行多维度的思维活动,并支持他们勇于尝试新鲜事物。这有助于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新颖的发现。相较于过去教师主导的游戏模式,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幼儿作为主动参与者的角色,并尊重他们的选择与行为。
以建构游戏为例,教师应赋予幼儿主导权,让他们根据个人的想法和设计来构建作品。面对建构过程中的挑战,幼儿会变得更加专注和投入,深入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这种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深入思考能力,也促使他们在不断的调整和改进中找到最佳建构策略。此类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并激励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学习与探究。此外,建构游戏还能够提升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5]。在建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关注作品的美感和完整性,以促进他们的审美和欣赏能力的发展。对于幼儿在建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挫折和情绪反应,教师应以耐心和理解的态度进行安抚,帮助他们学会管理和调节情绪,培养情绪调节能力。
教师在自主区域游戏中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尝试,教师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和全面发展。
(二)营造轻松的氛围
在规划与指导幼儿的自主游戏时,教育者应采取幼儿的视角,深刻洞察并解读其行为与内在需求。幼儿天生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质,设计多样化的区域游戏活动,旨在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如“过家家”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扮演的角色。教师通过观察和引导,鼓励幼儿深入角色,“妈妈,我长大了想要成为一名宇航员,你能帮我准备一下太空服吗?”这样的情境激发幼儿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幼儿能够将生活实际与所学知识相结合,解决问题,实现自我成长,并提升多方面的能力。通过营造和谐融洽的游戏环境,教师教导幼儿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让他们在积极的人际交往中体验游戏的乐趣[6]。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丰富幼儿的常识,推动其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对于性格内向、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的幼儿,教师应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逐渐克服社交恐惧。游戏还能培养幼儿灵活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塑造其人格,为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高质量的师幼互动
在幼儿自主游戏的教育实践中,师幼互动对于提升游戏质量至关重要。实践中,一些教师遵循“让游戏回归幼儿”的理念,将幼儿视为游戏的主人,减少指导性干预。然而,这种做法有时可能导致教师过度放任,间接影响幼儿的深入学习。因此,教师需要适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增强与幼儿的互动,以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实现。
为了在自主游戏中构建高质量的师幼互动,首先需要营造积极的互动环境。近年来,“静待花开”成为教育领域常用的词汇,但部分教师可能将其误解为消极等待,导致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探索的兴趣和创意未得到充分关注,错失了经验积累的机会。因此,教师需要提高教育敏感性,迅速捕捉幼儿的需求,并给予充分的支持,创造和谐的互动氛围。例如,当几个女孩热衷于扮演公主的游戏时,她们各自穿着披风独自玩耍。教师可以引导她们将单独的游戏转变为合作游戏,让“公主”们共同享受茶点。教师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并提出引导性的问题:“你们都喜欢公主,能否给我讲一个关于公主的故事?”孩子们会主动分享动画故事,形成复杂的认知结构。幼儿开始讲述她们喜欢的公主故事,描述她们喜欢的情节。有的孩子甚至能概述整个故事。教师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提出建议:“我们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好不好?”这样引导幼儿进入游戏的新阶段,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开始一起编写小故事。随着游戏的深入,幼儿开始意识到角色分配的重要性,故事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角色服饰也更加多样化。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高阶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结束语
本研究发现,一对一倾听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深度学习。通过构建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发挥游戏的自主性以及营造轻松的游戏氛围,幼儿能够在自主游戏中进行深度学习,培养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和社交能力。教师应注重与幼儿的沟通和引导,提供适宜的反馈和支持,以促进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 隋玉玲,宁杨静.从难点切入,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以研制《幼儿自主游戏中深度学习的观测指标》为例[J].福建教育, 2022(20).
[2] 孔昕."玩中学"让游戏"活"起来——创造性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案例研究[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2(7):4.
[3] 陈怡.源于幼儿兴趣的户外自主游戏深度学习支持策略——基于"迷宫三重奏"的游戏案例[J].成才, 2023(4):86-90.
[4] 张雪.安吉游戏背景下4~5岁幼儿自主游戏故事中绘画表征行为的研究——以D市某安吉游戏试点幼儿园为例[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 2023(10):25-30.
[5] 左玉婷.游戏中学习, 游戏中发展——自主游戏促发幼儿深度学习的实践探索[J].爱情婚姻家庭:爱情故事, 2021, 000(010):P.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