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思路——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翟军

江苏省宝应县城北初级中学 225800

摘要

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符合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有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学生思想,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并满足新课改教学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应努力探索新的教学路径,将"以读悟写"贯穿于读写结合教学的始终,认真选择阅读材料,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明确读写主题,鼓励学生自主写作,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紧密融合细读与精读,灵活理解写作,积极促进读写融合,高度重视学生自主阅读,传授学生仿写技巧,为学生的高效阅读和高效写作铺路。确保学生能够在"以读悟写"的过程中实现乐读善读和乐学善学,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

正文


引言

随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受到了应有的关注,教师理性分析阅读与写作的逻辑关系,高度重视"以读悟写",激活学生思维,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调动学生读写热情。学生能够在基本不受限的读写时空范围中认真阅读多元文本,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出色完成写作任务,通过"以读悟写"提升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基于"以读悟写"有机融合阅读和写作时教师应讲究方式方法,密切关注基本学情,结合学生的认知期待和兴趣爱好优化设计"以读悟写"教学方案,确保学生能够深入体会阅读和写作的乐趣。

一、"以读悟写"的基本内涵

"以读悟写"以有机融合阅读和写作为基础,以强化学生阅读和写作感悟为重点,旨在促使学生通过阅读积累素材,产生阅读感悟并从知识输入过渡到知识输出,结合自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认真书写[1]。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融合尤为关键,教师应将"以读悟写"的育人理念根植于心,正确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实现两者的紧密融合,逐步丰富语文活动形式及内容,全面激发学生读写兴趣。

二、有机结合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实现"以读悟写"的对策

(一)甄选阅读材料,发展学生综合素养

阅读和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较高的比重,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教师应分析阅读和写作的逻辑关系,从多个渠道整合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阅读的指导作用,为学生的高效阅读和自主写作铺路。

在正式授课时,教师首先应以阅读为基础,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和节奏,尝试多种教学对策,给予学生自主阅读和协作互助的机会。确保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阅读和资源支持,认真完成阅读和写作任务。比如在带领学生阅读《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经验科学罗列重难点知识,针对性地选择描写景物的材料,鼓励学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深度和效度,为学生的深度学习铺路。

其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学生的课内外学习表现,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阅读基础精心筛选阅读材料,用具有一定阅读价值和教育意义的阅读材料吸引学生眼球,锻炼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前期的充分准备尤为关键,教师应做好摸底工作,了解学生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打造理实一体化课堂,协调和平衡理论教学及实践应用,用阅读发展学生自主写作能力。确保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独立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优质文章。

再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逐步强化学生对阅读文本情感基调以及核心思想的理解及认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避免学生局限于文本浅层。比如在带领学生阅读《故乡》时,教师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联系社会现实自主品读文本并积极探索文本潜藏的思想情感。在确保学生完成基本阅读任务后,教师可以整合类似文章组织开展对比阅读活动,将课堂教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时,教师应适当拉长战线,将课堂打造成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及空间,不再完全按照主观意见全权包办,而是有机整合阅读和写作,让学生获得接触多元文本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的初中生阅读积极性不足,存在消极情绪,在写作时感觉无从下手[2]。教师则应结合学生的消极情绪和负面心理调整教学节奏,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习状态,适当降低写作难度,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重拾读写积极性和自信心,深入浅出地讲解写作技巧,在点拨学生、启发学生的过程中突破学生的写作瓶颈。比如在组织开展议论文写作系列活动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议论文,在反复品读和深入揣摩中初步了解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和方式,逐步提升阅读能力和议论文写作水平。为了减轻初中生的写作压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模仿阅读素材,降低写作门槛,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写作,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确保学生做到活学活用和轻松上阵。

(二)明确读写主题,鼓励学生自主写作

与传统单一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模式相比,基于"以读悟写"的读学融合教学模式比较考验教师的教学功底。教师应结合读写融合教学主题组织开展阅读和写作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写作,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首先,教师应正视初中生有限的生活经验,结合教学生成调整教学节奏。在刚步入初中校园时,很多学生因为缺乏生活经验而在读写结合时频频碰壁,在写作时偏题、跑题的问题比较明显[3]。基于这一现实问题,语文教师应带领学生深度阅读主题鲜明的文本,开拓学生视野,用题材广泛的阅读主题激活学生思维,丰富学生阅读经验并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忽略,在拓展读写主题的同时,教师还需要实现“让教与学”,用学生思维取代教师思维,高度关注学生的内心诉求,避免器械性地按照课前预设简单灌输理论知识。

其次,在围绕主题开展读写融合教学活动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度剖析阅读主题,做到各抒己见,大胆自信地说出个人的独到见解和真实体会,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融入作文中,尝试在作文中引用阅读内容并科学举例。

再次,在筛选阅读文本时教师需要积极屏蔽不利于学生成长的阅读材料,提升学生的阅读效度,培养学生阅读积极性,确保学生保持高涨的阅读和写作兴趣。比如在以“最善良的人”为主题开展"以读悟写"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留出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练习写作,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程,尝试多元阅读模式。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跳出课堂,带领学生在图书馆中自主选择书籍,独立开展阅读活动,然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刺激学生的多维感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文本素材,用主题鲜明、趣味十足的阅读素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具有一定深度的文章,形成独立自主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和意识。

(三)引导阅读方法,融合细读与精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理性分析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扮演“学习顾问”的角色,在恰当引导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同时紧密融合细读与精读,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及技巧,立足学生的自主阅读过程正确引导学生自由写作、大胆探究。

首先,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表现,了解学生的阅读基础和兴趣爱好,引导学生细读精读,为学生的自主写作做好准备。在自主写作时学生需要叙述情节,尝试多种描写方法。有的学生阅读积极性不足,写作基础较为薄弱,所掌握的写作技巧非常普遍[4]。教师则需要结合阅读和写作的逻辑关系从学生认真阅读着手,带领学生深入研究阅读内容,分析文本的叙述过程,然后适当拔高阅读难度,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引导学生细致品读和反复揣摩文章的精髓部分。让学生在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深度解读作者的思想情感,领悟文本的表达意境以及整体思想。

其次,教师需要结合文本细读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要点,反复揣摩作者精心修饰文章语句的技巧,尝试将作者的写作技巧应用于个人的写作中。比如在带领学生阅读《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忆自己的家乡,想象家乡在冬天的景色,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促使学生细读、精读后,教师可以以“家乡的冬天”为主题开展写作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细读和精读体会自主模仿文本,完成该类型文本的写作任务。

(四)灵活理解写作,积极促进读写融合

在有机融合阅读和写作,真正实现"以读悟写"时,教师需要理性分析读写结合的基本含义,尝试多元教学对策,提升阅读和写作的融合度,促使学生灵活理解写作,独立完成写作任务。比如在带领学生阅读《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首先应打破教学常规,不再机械性地要求学生写读后感,而是结合初中生好奇心、求知欲较强的天性引导学生自主创编课本剧,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将文章改写成剧本并完成角色表演活动。在自主编写剧本时学生需要利用简练直白的语言展示文本的情节,做到清楚表述和逻辑清晰,教师可以借此机会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了解学生对文章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文章主旨情感的认知。学生的参与能动性比较足,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深度剖析文章主旨内容并自主创编剧本[5]。有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扎实,结合于勒写信的基本情节自主补充文本内容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的学生主动改编一家人周末到海边散步的情节,深入细致地描写菲利普夫妇的神态以及表情,还有的学生则增添了于勒认出菲利普夫妇,但是两者没有相认的情节。在自由发散和大胆预测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想象力越来越强。

其次,教师需要结合"以读悟写"的教学要求主动转变学练式、说教师的教学模式,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打造可视化课堂,活跃课堂气氛,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在读写融合中提升学生的认知高度,活跃学生的思维。比如在讲解《秋天的怀念》时,教师可以播放婉转动听的音乐,灵活利用语言艺术,创设音乐情境和语言情境,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认真感悟文章的故事情节以及思想情感。在唤醒学生的知识印象并确保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教师可以播放朗读音频,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最后,在带领学生阅读整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循环播放节奏轻快的音乐,调动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沉浸于教学情境中深度阅读,逐步实现内化于心。比如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作者向母亲发脾气的关键情节时,学生能够放松身心,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深入体会作者当时的悲伤、愤怒以及自卑和暴躁。在初步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尝试用笔展示自己的阅读感悟。很多学生提笔就写,能够在音乐的熏陶和浸润下写出情感深刻的文章。

(五)重视自主阅读,传授学生仿写技巧

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都应以学生为主导,在"以读悟写"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保驾护航,结合初中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共性问题调整教学节奏和思路,深入浅出地讲解仿写技巧,确保学生能够逐步从模仿过渡到创新。在"以读悟写"时教师首先应理性分析仿写技巧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高度关注仿写对学生阅读积累量的要求,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6]。大量丰富的阅读是学生自主仿写的基础,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阅读,定期开展仿写技巧训练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提炼和研究阅读文本中的优秀写作手法,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次,教师应指导学生摘录个人在阅读中遇到的优美文章语句,将文本语句与个人的知识储备相关联,及时更新知识库,尝试在写作中灵活套用优美语句,形成较强的写作能力。比如在引导学生阅读《背影》时,文章作者对父亲背影的描述非常形象和生动,描述了真实动人的画面,给人的感触较深。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品读和揣摩文章的细节描写段落,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引导学生大胆联想、自主探索,围绕“父爱”鼓励学生认真仿写。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有机结合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积极实现"以读悟写"时,教师应坚持创新导向,理顺教学思路,结合阅读与写作的逻辑关系调整教学节奏,选择契合学生认知期待的阅读材料,深度剖析教材,明确阅读主题,主动拉长战线,正确引导学生阅读方法,强化学生对写作的理解。在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的同时组织开展仿写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以读悟写"教学的优势,实现阅读和写作的无缝衔接,为初中语文教学注入生机及活力。

参考文献:

[1]朱翠欣.也谈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文的整合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 000(005):230-230.

[2]陈凌霞.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学思考 ——"以读悟写"[J].明日, 2019(12):1.

[3]叶晓莹.读写结合理念下"部编本"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D].喀什大学,2021.

[4]袁芳.初中语文读写结合式作文教学研究[J].课外语文, 2018(24).

[5]田庄.也谈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文的整合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 000(014):244.

[6]陈霞.读写结合,相得益彰——例谈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写作教学[J].考试周刊, 2015(93):1.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5.93.033.

 


...


阅读全文